侯軍亮
(廣東理工學院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廣東肇慶526100)
論先秦儒家人權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侯軍亮
(廣東理工學院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廣東肇慶526100)
現代人權概念是西方的舶來品,進入中國之后未必適應中國的國情,因此有必要從我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中發(fā)掘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思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發(fā)展第一次高峰期的先秦無疑是研究我國人權思想的重要歷史階段。對先秦儒家“三圣”的仁政、人性、民生等具有人權性質的理念進行分析,提煉出中國早期具有特色的人權觀,再通過移古易今的方式,以期為當代中國人權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先秦儒家;仁政;民本;人權觀
(一)孔子“仁愛”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梁啟超先生有言:“凡思想皆因時代之要求而發(fā)生,不察其過去及當時之社會狀況,則無以見思想之來源。”因此,要探究先秦人權理念的由來及形態(tài),必須從先秦時期儒家民本思想入手。先秦儒家對人的重視首先體現在對人的生命的尊重上,因為生命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人權之一。尤其是儒家“愛人”為核心觀點的立場和觀點。
孔子關于人權的理論性表述大多數記載于《論語》之中,在《論語》中我們可以讀到很多具有人權性質的內容,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論述當屬于孔子關于“仁”的論述上。其實,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本身就是為了回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在社會中如何安身立命等諸多關系??鬃诱f:“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而仁的本質就是要互愛、愛人,這是孔子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標準?!胺t問仁,子曰:愛人?!保ā墩撜Z·顏淵》)“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親也?!边@種愛其實是親人之愛,是建立在血緣關系之上自發(fā)流露的愛,其中沒有任何的功利主義目的或其他私人目的。當然,孔子也強調“節(jié)愛而用人”“泛愛眾”,即要首先愛自己的親人,然后將這種愛擴展到他人,孔子對于他人的愛主要體現在對普通民眾的關心以及對君主暴政的鞭撻,即使是下賤之人或者奴隸,孔子認為對他們的生命都要予以保護和尊重。
孔子還提出要尊重每個人的人格,以人為本,他提出“天生萬物,唯人為貴”“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兩句話充分肯定了人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人的志向和才能,不可侵奪之。“夫仁者,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薄爸俟瓎柸?,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兩句話前者體現了孔子對于君子的要求,要求君子當先修身正己,方可指導別人。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體現了當代國家之間交往的準則,即互相尊重各國各自的利益關切,不強加自己的意志給別的國家。
由孔子的思想所體現的對人的生命的尊重和重視,直接決定了孔子反對殺戮,“善人為邦百年,亦可勝殘去殺矣”(《論語·子路》)。所以當季康問孔子“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時,孔子給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保ā墩撜Z·顏淵》)可見,孔子反對殺戮。
(二)孟子“重人”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孟子非常尊重和重視人的作用,認為人本善,孟子敬愛那個“惻隱之心”歸之于“仁”,并推出其為“仁之端也”“人皆有之”,他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正是孟子提出的這種“惻隱之心”的理念使得每個人對于他人的生命都顯得格外尊重:“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泵献舆@句話就是要告知他人,對他人的尊重應該是發(fā)自內心的,無功利的,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上的,即建立在人的“惻隱之心”之上,對于別人遇到困難,生命遇到威脅時,應當及時伸出援手,幫助他人,這種行為就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
孟子不僅重視人的作用,而且還提出了“普愛”的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種“普愛”的主張要求人們不僅要愛自己、愛親人,也要把這種愛推及到他人身上,使每個人都能夠得到愛,并能夠愛天下所有的人。孟子也提出要尊重一個人的人格,他反感那種無條件迎合君主、唯命是從之人,為此還說“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顯然這樣的人值得每個人尊重。孟子還反對輕視他人生命,濫殺無辜的無道行為,他認為“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這句話是說,一國之君如果不問是非曲直,濫殺普通民眾或者士,百姓都可以拋棄他,離他而去。這就是說在生命權面前,沒有階級等次之分,每個人的生命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且應該予以保護和尊重,沒有正當理由不可剝奪他們的生命,即“行一不義,殺一無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由此看出,孟子“普愛”思想對于人、人的生命以及人格的關注與關愛,認為人的權利高于一切,人是萬事之本,凡是以犧牲人的生命來獲取利益的行為皆不可取。
(三)荀子“人最為天下貴”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荀子認為,人“最為天下貴”,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人能群”,“群”是指人們能夠按照一定的社會秩序組織規(guī)則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中。為了維護人們之間和平相處,利益不受侵害,保護這個“群”,荀子又提出“明分使群”,即通過禮儀制度確定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以維護人們的利益。為了踐行“人最為天下貴”的理念,荀子為此提出了很多理論[1]。又如,荀子提出的“選賢良,舉篤敬,收孤寡,補貧窮”的理念,體現了他對于國家選人用人的關切。尤其是對老弱鰥寡等社會底層人命運的關心,認為老弱鰥寡底層人的利益應該一體保護,對他們要給予幫助。為此他提出了“故奸言,奸說,奸事,奸能,遁逃反側之民,職而教之,須而待之,勉之以慶賞,懲之以刑罰……上收而養(yǎng)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無遺”等主張。他認為對于那些曾經作奸犯科之人要根據他們每個人的特長給予職業(yè)技能培訓與教育,讓他們定期進行學習;對于那些身體不健全的廢疾之人,政府要統一收養(yǎng)他們,給予基本的生活照顧和補貼,并根據人員的特點為他們尋找生存之路,安排工作等;對于那些賢良之人要不拘一格地提拔選用,使之能夠發(fā)揮才干,為人民服務。綜上觀之,荀子的這些思想具有很強的前瞻性與預見性,其理論對象和現在社會的公共事業(yè)管理、公共產品惠及全社會、健康保障以及對社會底層無業(yè)人員進行免費職業(yè)技能培訓等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種超前思想雖然在戰(zhàn)國時期不可能得到實現,但卻是很先進的思想,其思想本質體現對弱勢群體的生命健康福利給予充分的尊重,做到人人平等而無差異。
(一)孔子“性相近,習相遠”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孔子在日常授課中很少和學生提及人性的問題,通讀《論語》一書發(fā)現,孔子只提出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這么一句話來論述。然而就是這句話為后世幾千年來的學者留下了關于“人性為何物”的無限思考空間,以至于到后來出現了“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等理論學說[2]?!抖Y記·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性是先天就有的,是人與生俱來的,無太多差異,“習相遠”則強調了后天的經歷和社會影響,認為后天的客觀世界環(huán)境對個人的品行影響很大。宋代朱熹認為,孔子所說的“性”包含了“氣質”,其本身是包含了善惡的,由于人們剛剛來到世界上,善惡顯示并不明顯,只是后來到了社會上生活,接觸到了社會不同層次的不同人員,使得其本身的善惡彰顯出來,可能是惡的一面突出顯現,也有可能是善的一面突出顯現。孔子說的是“性相近”而非“性相同”,宋代的二程對此解釋說:“此言氣質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理,理無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也?”由此觀之,朱熹和二程將孔子所說的“性”認為是“理”。“理,善也”,所以朱熹和二程認為“人之初,性本善”。
從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人出生時本質上并無太多差別,只是到了后天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因人不同而“習相遠”[3]。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視人的教育,尤其是人的后天教育,還主張“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因材施教,而且孔子所強調的后天學習不是一時或幾年,而是強調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即“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鬃右髮W生后天和他人交往也要有選擇,要謹慎,不可濫交友,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此外,孔子還主張“均無貧”的思想、言論自由權、平等的政治參與權等??梢哉f,孔子關于人性的論述雖少卻精,意簡卻思遠,體現了孔子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包含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樸素思想。
(二)孟子“性善論”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孟軻繼承孔子關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說法,將其進一步清晰化,提出了“性善論”的觀點,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边@是孟子對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觀點的進一步淬煉,也是孟子關于人性的基本觀點。其實,將孟子的這種性善論表述與人人平等的現代人權理念相提并論,是有其深層原因的。孟子將性善看作是每個人生而俱來的品質,不因每個人后天出身階層的差異而有所區(qū)別,性善之品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不因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正因為人類都有這種天賜之善,所有人們生來均是平等的,即“人皆可為堯舜”,這種說法也給予了每個人后天追求平等的機會。
孟子的“四心說”也體現了平等的思想,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献拥倪@“四心”說無疑是“性善論”的延續(xù),而此“四心”屬于“人皆有之”,“非由外鑠我也,吾固有之也”,也就是說,人人生來都具有此“四心”,人與人之間應是平等的。為此孟子進一步給予了說明:“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肢也?!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故而,如果人沒有了此四心、四端,人就不成為人了,所以,人生而平等,并無差別,至于后天出現了差別,并非是人之本性所為。
正因為每個人在人性上是平等的,所以,人與人之間本質就是平等的,至于凡人與圣人之間也是沒有差別的,“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于人而疑之,圣人,與我同類者”(《孟子·告子上》)。當孟子的學生問學于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時,孟子回答“然”,并進一步解釋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通過以堯和桀為比喻對象,提出了人人不僅可以為堯,也可以為桀,之所以后世很多人為桀不為堯,是因為其人生價值取向發(fā)生了變化。據此孟子解釋說,是因為這些人拋棄了“仁義禮信”的價值觀念,有些人秉持“仁義禮信”的價值觀念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這類人言行不一,舍本逐末,最終下場如桀一樣。
(三)荀子“性惡論”思想中的人權理念
荀子在孔孟基礎上提出了“性惡論”,并以“性惡論”為理論基礎,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其實與孟子基于“性善論”得出人人平等的思想一樣,荀子也是從人的本性角度出發(fā)的,可以說二人是殊途同歸。荀子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共同的屬性,這種屬性是所有人先天都具有的,不是后天學習而來的,這也是其人人生而平等思想的基礎,是謂“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又如,人們餓了就要吃食物,渴了就要飲水,累了就要休息,困了就要睡覺,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等等,這些都是人先天而來的本性,即“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荀子·非相》)。荀子之言具有樸素平等思想的性質,因為人們的這些屬性是可以看得到,體驗得到的,人皆有之,并不是后天教育而來。據此,荀子提出了基于人們原始的好利惡害生理本能的“性惡論”?!叭酥詯好饕印保Υ俗隽诉M一步的闡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辫b于人們生而性惡,如果放任人的本性,任由其隨性而為,人們之間就會基于趨利避害的心理,互相攻擊,互相殘害,喪失誠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荀子提出了解決之道,“其善者偽也”,即通過后天的學習,通過對其進行禮義廉恥的教化,使之棄惡從善,遵守社會規(guī)則。
荀子還認為,凡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后天學習的生存技能就是“性”,需要后天進一步學習才可以獲取的技能是“偽”,故有“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荀子·禮論》)。由此觀之,荀子認為人們與生俱來的“性”需要經過后天的改造學習,才能夠達到“美”的狀態(tài)。荀子也說,雖然后天學習的環(huán)境不一樣,但是人只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還是能夠“化性起偽”的,具體方式就是“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注錯習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無二,所以成積也……并一而不二,則通于神明,參與天地矣”?!案?、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易俗,教使之然也?!蓖ㄟ^分析荀子關于人的本質屬性之“性”“偽”,可以看出,荀子堅持“性”又重視“偽”,這也是注重先天之質與后天教育相結合的典范,體現了荀子樸素的平等觀,既注意到了人們的同質性,也注意到了人們后天的差異性,避免人們性惡的方式就是對人們進行教育,使之去惡從善。
(一)孔子“養(yǎng)民也惠”的人權理念
孔子也很關注百姓民生,這些理念主要體現在以“養(yǎng)民也惠”為主的一系列惠民主張之中,孔子認為人們有權追求物質利益,渴望獲得財富,渴望生活富足安逸是人固有之本性?!案慌c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但人們須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古訓,不能一味追求財富,他建議政府對人們追求財富的行為進行教育引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使之不損害“仁”心,可見孔子贊成人們努力追求財富,但是反對通過不當手段獲取的不義之財,“不義富且貴,與我如浮云”(《論語·述而》),如果二者之間失衡,孔子則主張放棄財富而尊“義”,因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為了達到“養(yǎng)民也惠”的目的,孔子還主張國君應該實行輕徭薄賦的利民政策,孔子周游列國,看到很多國君橫征暴斂,使得廣大民眾因為苛政重賦出現“耕也,餒在其中已”的慘狀??鬃又鲝堓p徭薄賦其實就是要求減輕民眾的負擔,應該“使民如承大祭”“省力役”,同時統治者還要注意“使民以時”。例如,《論語》中有這么一處記載,孔子的弟子冉有,成了貴族季氏的宰,負責為季氏在其封地征稅,孔子見此情況異常憤怒,認為冉有不該如此對民眾橫加重稅,助紂為虐,大呼“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為了強調其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了最具民本思想的觀點,也是最具普世性、最具人道主義關懷的“均無貧”理念??鬃釉唬骸扒鹨?,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保ā墩撜Z·季氏》)孔子認為,一個國家不在于大小和人口多少,關鍵在于分配公平與否,一個國家也不是看財富的多少,而是看社會穩(wěn)定與否,如果國家對百姓公平對待,公平分配,那么國家將會大治,民心會大安。當然,這里的“均無貧”,并不是強調絕對的平均,并不反對有差異、有等級的分配,在此處孔子強調的是社會財富分配應該有所傾斜,照顧到普通群眾的利益,做到國家發(fā)展成果與民共享。
(二)孟子“制恒產薄稅斂”的民本思想
孟子所處的時代與孔子相比,百姓的生存更加艱辛,他更深刻地認識到,如果連最起碼的生存都無法保障,那么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所謂的倫理道德教化更是空中樓閣。是故,根據孔子“養(yǎng)也惠民”的惠民思想,并據他所目睹的戰(zhàn)國混戰(zhàn)亂況,孟子總結認為,老百姓最渴望的是衣食足并有積余,人民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如果一個國家連人民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都達不到,那么人民就會離她而去。如何避免這一現象的發(fā)生呢?孟子順勢提出了“制恒產”的民本思想。他認為,使老百姓安心的第一要務是為之“制恒產”,人民有了恒產,才會有恒心,如此“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人民才會有恒心,國家才會穩(wěn)定強大;如果“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睱治禮義哉!”顯然,這種情況下老百姓連衣食都解決不了,怎么和他們談論禮儀、倫理道德呢?解決此問題,就需要讓老百姓有“恒產”。具體而言,就是要給他們分配土地,有了土地,就會逐漸積累恒產,故“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吏必使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余夫二十五畝;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這里孟子提出了按照統一的標準為老百姓分土地,要根據土地肥瘦、旱澇、高低等特點區(qū)別對待,讓老百姓均有良田,這樣不僅可以消除貧富差距,也可以提高老百姓種田的積極性,加大土地產出,為國家多交稅,可謂一舉多得。
孟子也主張對民眾要輕徭薄賦,向民眾征收賦稅要節(jié)制,不能取之五度,為此孟子提出了“薄稅斂”的主張,即稅賦要從輕,有限度地征收。孟子關于賦稅的思想在當時可謂是理性而先進的。具體措施以及實施“仁政”的效果孟子在《孟子·公孫丑上》中有說明。
(三)荀子“節(jié)用裕民”的民本思想
荀子承認“人生而有欲”,并對人的欲望進行了肯定。認為吃飯、穿衣、休息等生存欲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欲望,人人都是相同的,此外人還有追求享受的欲望,甚至認為“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如若一味地放任欲望,就會產生許多不合理的訴求,從而導致許多問題的發(fā)生,“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荀子·禮論》)。于是,他提出要通過“禮”來“道欲”和“節(jié)欲”,“先王惡其亂也,故志禮儀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所起也”(《荀子·禮論》)。由此,為了使人正當的合理訴求得到滿足,“禮”的“止爭”作用不可或缺。只有寓“養(yǎng)”于“禮”,才能建立起“群居而無亂”的社會,這方面天子也不例外。
由以上可見,荀子非常重視對人的各種合理訴求的滿足,這樣就為其“富民”的思想奠定了基礎。只有做到“節(jié)用裕民”才能出現“富民”的結果。荀子不僅要求老百姓,也要求統治者不可奢侈浪費,而且要盡可能少征稅,“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節(jié)用以禮,裕民以政”。要求統治者應該節(jié)儉,不要給人民增加無謂的負擔,這樣國家才會富足。這就是所說的“以政裕民”,才能達到“裕民”之目的。老百姓富足之余,其積極性就更高了,“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國家亦就強大了,反之則愈貧。
縱觀“三圣”思想中關于人權的思想,從現代人權的發(fā)展來看,先秦儒家對權利的重視不僅僅是保障生存權,還關涉人的發(fā)展權。因為只有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權,人的發(fā)展才有最根本的保障。西方講到人權往往是從個人與生俱來所享有的個人權利,即是從自然權利角度來定義生存權、發(fā)展權等,而先秦儒家卻是從人的道德權利、社會權利等角度來定義,這就更加強調人之為人的權利,而非作為動物的權利。
當代社會是一個逐漸走向開放、包容的社會,為傳統思想文化的回歸與復興提供了廣闊的社會空間。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其自身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絕不僅僅在于民族認同和文化自豪感、優(yōu)越感,更在于是一種資源和財富。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面對出現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以及新問題,只有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精神超越、轉化出適應時代需要的當代文化,才能夠真正做到面向當代,服務于人民。當今,傳統文化雖然失去了曾經與之結合的小農經濟、皇權體制和宗族結構等歷史形態(tài),但卻有機會在今天面對更多的、全新的社會結構和組織方式,并與之結合解決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包括人權問題。對人權的理解和認識也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現代,中西方人權理論的碰撞與交流越來越頻繁,通過分析傳統文化中的人權內容,以此為基點和背景,借鑒西方些許人權方面的有益理念,來完善我們自身的人權理論,無疑對解決當前面對的人權問題更加有利。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與社會和時代緊密相關的理論在不斷完善。當前,國際人權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從早期注重個人的權利轉向注重集體(群體)的權利,從注重人的自然權利轉向注重人的社會權利,從注重人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轉向注重人的發(fā)展權利[4]。而這些變化也可以看作是國際人權研究向中國傳統人權思想的一個回歸過程。當然,毋庸諱言,萌芽于先秦時代的儒家人權思想也存在著結合現代社會具體背景向現代人權思想的轉化問題。但通過對先秦儒家人權思想的人權思想理論研究可以發(fā)現,先秦儒家人權思想作為中國人權思想的源頭,也是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之下的一種人權思想,可以為現代人權理論的發(fā)展與完善提供有益的補充與借鑒,從而豐富現代人權理論。
[1]俞榮根.中國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龐樸.郭店楚簡研究[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3]焦國成.中國倫理學通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4]汪習根.發(fā)展權全球法治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吳強
On the Confucianism Theory of Human Rights in Pre-Qin Dynasties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s
HOU Junlia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ories,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Zhaoqing Guangdong 526100,China)
The concept of modern human rights is absorbed from the western world,yet it may not adjust in Chinese legal context.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s to explore the related concepts.The Pre-Qin Dynasties which play a role in history as the first climax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age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Thus,an analysis is undertaken with the concepts and ideas like“Renzheng”(benevolent politics),“Renxing”(the characters or properties of human beings),“Minsheng”(the living of people)proposed by the Confucius,Menfucious and Xunzi, and then a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iew on the human rights is summarized with the hope to make a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contribution of contemporary human rights of China.
the Confucianism school in Pre-Qin dynasties;benevolent politics;people-based;view on human rights.
D601
A
1673-8004(2017)03-0082-06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3.012
2016-12-12
侯軍亮(1987—),河南林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民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