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養(yǎng)龍
【摘要】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一個以身立教的人,一個有愛心、童心的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虛榮。讓愛走進孩子的心靈,以一顆欣賞的心去悅納他們、引導他們,用理解呵護他們的成長。
【關鍵詞】愛心 童心 尊重 理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3-0215-01
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使我感到作為一個教育者,首先要以身立教,用你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愛,點燃學生內(nèi)心的愛,以一顆欣賞的心去悅納、引導孩子,讓愛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其次要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理解學生的需求和虛榮,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成長。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怎樣做一個好的班主任。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以身立教,做孩子的榜樣。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班主任是學生人生路口的領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潤物細無聲”般地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由于學生對班主任特有的信賴和期望,往往使班主任的言行在學生中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一個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欣喜;一點小小瑕癖,則會使他們產(chǎn)生巨大的失望。例如:老師俯身撿拾班級地面的紙片,整理班級潔具、圖書,給生病學生及時的關心、照顧等等,哪怕是黑板上認真的板書都會使孩子受到教育、感染,引起他們共鳴和仿效。反之亦然。因此,這就要求一個好的班主任除了有淵博的知識之外,還應加強自我修養(yǎng),經(jīng)常反思教育教學中的得失,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孩子的好榜樣。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以情育人,尊重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種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特的個性。因此,班主任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能怒而濫罰,喜而濫賞,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唯有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使學生悅納我們,接受我們的教育。
我?guī)н^一個六年級班,班上有個學生叫岳峰,一次語文課,因為前面的同學座位過于靠后,擠得他地方很小。上課時他不停地推動座位,班主任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當時就和老師頂嘴,認為老師偏袒,很不服氣,為此和班主任發(fā)生了正面沖突。又一次因為與別的班學生打乒乓球,為了爭奪乒乓球臺,打了兩個學生,事情交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因為打心里厭惡他,一頓批評,叫來家長領回去教育,從此,這位學生對班主任抵觸情緒很大,成了班級的刺兒頭,語文課經(jīng)常不聽講,成績直向下滑。
原班主任上調(diào)后,我接手班主任工作,我有意接近他,了解他的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經(jīng)常和他談心。我發(fā)現(xiàn):這孩子性格爽直,遇事講理,但脾氣比較急躁,好與人爭斗。當你的真情感動了他,教育就有了抓手。漸漸地他變得樂于與老師交心,好動、急躁、愛動手的毛病改掉了很多,并他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還提出過很好的建議。同學們信他、服他,他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覺得做一個好的班主任要以情育人,要用對待孤品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用對待廢品的心態(tài)對待有缺陷的學生。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以愛育人,關心每一個學生。
丁蓉老師說:“老師的愛不求回報,不求目的,是優(yōu)化生命的過程。老師對學生的愛不同于母愛、情愛、友愛,是溫暖的愛、寬容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快樂的愛?!睂Υ宋曳浅UJ同。
我曾經(jīng)教過一個四年級學生,她父母離異,父親癱瘓在床,母親遠走,杳無音訊。孩子跟姑爺、姑姑生活,孤單無靠,情緒低落,經(jīng)常默默地坐在一隅,很難看到她的笑臉。老師和她談心,一接觸到她的家庭,她就流淚不說話。這樣的學生迫切需要老師和同學們溫暖的關愛、需要真誠的理解和平等的尊重。為此,我們經(jīng)常從生活上關心她、照顧她,發(fā)動同學和她交朋友、結對子,和她一塊學習、一塊做游戲;此外,我們與她的姑爺經(jīng)常溝通,讓他從家庭方面多多關心、給予溫暖。漸漸的,她變了:臉上有了燦爛的笑容,愿意與同學說話了,上課發(fā)言了,課間愛玩了,人合群了。還經(jīng)常能夠看到她主動幫助學困同學,一起探討問題、爭論問題的身影。
用愛來教育,讓愛走進心靈。作為一個班主任,只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能煥發(fā)出鮮活靈動的生命力,才能綻放如花笑靨。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長存童心,理解孩子的需求。
李鎮(zhèn)西教授說:“兒童的嘰嘰喳喳聲是世界最美的聲音。教育者要做有童心的教育者,要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大腦去思考,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這是金子般的語言!
一堂科學課上,老師要同學們談談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學生們談著談著,話題便引到了春游上。孩子們強烈建議去外面世界看花、看綠、看水、看山、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玩耍、長知識。課由此轉入了孩子們對自然世界的熱情向往,他們說,我們就像寵物一樣年年被關在校園里,要悶死啦!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如果我們教育者沒有一顆童心,不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不用“孩子的情感”去體驗,我們就不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了解孩子們的需求,也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成為他們信任、尊敬的一員。如此,我們的教育怎能不隔靴搔癢!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理解孩子的“虛榮”,激發(fā)他們的動力。
每個人都會有虛榮心,按常理來說,虛榮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追求名利、自私自利的負面形象。但如果不損害他人、集體的利益,甚至有利于人的進步,那么,滿足一下個人的虛榮心又何嘗不可呢?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允許并盡量滿足孩子正向的虛榮。四(一)班一個叫魯丁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作業(yè)馬虎,紙面經(jīng)常弄得很臟。一次他把遲交的作業(yè)放到我的桌上,要我面批。我打開一看:作業(yè)是下功夫?qū)懥?,并且涂改的地方也比較干凈。我表揚了他,正準備給一個“良好”,他說“老師您給我一個‘優(yōu)秀吧,下次我會認真寫,爭取多得優(yōu)秀。”看著他期待的眼睛,我滿足了他,后來他的“優(yōu)秀”果然多了起來。
獲得肯定和贊揚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天性。因此,我很理解孩子們對贊賞和表揚的渴望,所以我也很喜歡把贊揚送給每個孩子,讓他們體會有所“成就”的快樂,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助力!
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讓我體會到自己對孩子們來說很重要。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足,內(nèi)心充滿著對未知世界的新鮮感、不安全感,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分享他們的快樂,讓愛走進心靈,用理解呵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