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蕾
“快于意者虧于行,甘于心者傷于性。”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將敢說敢做、寧折不屈視為至高的英雄精神。于是,便有了高喊“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兮尤未悔”的屈原流芳百世,悲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楚項王世世代代為人敬重......他們犧牲了自身利益甚至生命,他們寧折不屈、決不讓步......
誠然,這是一種令人震撼與感動的精神。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更理智的選擇呢?雪松能在狂風暴雪中傲然挺立,而其他樹木卻只剩光禿禿的樹干深埋于漫天飛雪中。怎會有這番景象?雪松面對無法承受的暴雪時,彎曲了樹丫,積雪滑落,這才不至于壓斷枝干,因而也避免了遭受其他數(shù)目所遭受的災難。能屈能伸,不失為大丈夫。有時候,退一步真的會海闊天空。
固有越王勾踐受盡胯下之辱,卻并沒因此一蹶不振。臥薪嘗膽三年搏一戰(zhàn),終于贏回了屬于自己的榮耀和驕傲,不也被人世代稱頌嗎?還有孫子,嘗遍臏刑的苦痛后,反而冷靜下來,期年之后,《孫子兵法》震驚了世人。孫子的退步,不也創(chuàng)造出如此的輝煌?而大義凜然的司馬遷,更是為了文化、為了歷史,選擇了忍耐和退讓。遭受宮刑是何其大的恥辱,他承受了常人不堪之重,并沒有拋下一切一死了之,二十為了尚未完成的使命,為了完成《史記》,面對內(nèi)心的掙扎痛苦與奇恥大辱,他終究還是退讓了,這是何等偉大的千古佳話?
文革時期,錢鐘書先生及楊絳夫人也經(jīng)歷過一段黑暗的歲月。他們被人謾罵、嘲諷,為了生存去擦地板、刷馬桶;尊嚴被踐踏,人格被挑戰(zhàn)......他們是多么驕傲的人?又有誰能明白他們心中酸楚的淚水?可他們咬咬牙忍了過去,退一步,終于將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熬出了頭,等到了安穩(wěn)的生活。這也是一種大智慧吧!
反觀項羽,面對數(shù)不清的追兵與上天賜予他新生的小船,他心一橫,自刎在烏江之濱。是啊,他有他的尊嚴,他有他的驕傲,自愧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伤@種英雄精神是否會略顯極端?杜牧曾評價: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如果那日他乘船離去,重振旗鼓,或許歷史會有所不同也未可知。
無論如何,對于不會變通、不能退讓的英雄精神,我們真的該松綁了。不是說他不可取,他的堅持與驕傲在歷史長河中確實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只是在更多時候,我們也應該思考:是否有更好的選擇?稍作退讓是否會有更好的效果?
愿你我都能做能屈能伸的人,理智而驕傲地生活。
(作者單位:宜昌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