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名稱從何來(上)
夏 原為黃河流域一個部落的名稱。傳說是黃帝的后代,禹和他的父親鯀都是這個部落的首領(lǐng)。公元前21世紀,禹的兒子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以自己所在部落的名稱作為了朝代的名稱。
商 原為黃河下游一個部落的名稱。公元前16世紀時,湯為這個部落的首領(lǐng)。湯打敗了夏桀之后,建立了商。顯然,這個名稱也是來源于首領(lǐng)湯所在的部落名。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所以后人又稱商朝為殷商。
周 原為渭水流域一個部落的名稱。周武王滅商以后,建立了新的王朝,都城在鎬京,這就是周。這個名稱也是來源于周武王原先所在的部落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因為鎬京在西邊,洛邑在東邊,所以歷史上把周朝在鎬京做國都的時期,稱為西周;遷都洛邑以后,稱為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zhàn)國,因各諸侯連年相互戰(zhàn)爭而得名。
秦 原為諸侯國名。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陸續(xù)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這就是秦朝。嬴政便是眾所周知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漢 劉邦曾被項羽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統(tǒng)一中國后。便定國號為“漢”。公元25年,劉秀稱帝。由于劉邦定都為長安,后來的劉秀定都洛陽,洛陽在長安以東,所以歷史上稱劉邦建立的政權(quán)為西漢,劉秀建立的政權(quán)為東漢。
魏 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等,曹操的兒子曹丕在公元220年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將國號叫“魏”。
蜀 劉備占據(jù)四川后,在諸葛亮的支持下,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因為四川古稱蜀,所以歷史上稱其建立的國家為蜀國。
吳 公元222年。孫權(quán)稱帝,國號吳。他之所以把國號叫吳,原因是他的統(tǒng)治區(qū)域在長江下游江南一帶。這些地方,古代屬于吳王夫差所建的吳國。
(閆會才/文,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