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楊 譚雨旋
【摘要】貝倫舞,是錫伯族民間舞蹈。由于地域限制和文化沖擊,貝倫舞發(fā)展緩慢甚至趨于停滯,其傳承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本文基于對貝倫舞的調查和傳承人的走訪,闡述了貝倫舞的基本概況,提出傳承貝倫舞的有效途徑,并借以探究傳承錫伯族貝倫舞的意義。
【關鍵詞】貝倫舞;傳承;意義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錫伯族貝倫舞基本概況
(一)錫伯族貝倫舞簡介
貝倫舞廣泛流傳于新疆察布查爾縣及霍城等錫伯族聚居地。錫伯人稱“瑪克辛”和“貝倫”皆為“舞蹈”之意,前者指宗教、編創(chuàng)和外族之舞,后者則是民間舞的總稱。它是錫伯人的靈魂之舞、生命之舞。其形成與錫伯族的人文地理、民俗宗教等息息相關,通過音樂、詩歌、服飾、雕塑等形式記載并流傳至今。
(二)錫伯族貝倫舞特點
貝倫舞最初為獨舞形式,后逐漸演變成男女對舞,現(xiàn)代常見的是集體舞形式并搬上舞臺,使其更具藝術性。貝倫舞的主要特征總結為“下身少步,上身多動,表演即興”,前八個字即腳下的動作相對較少,上身動作繁多。跳舞時身體重心放低,偏于穩(wěn)健,舞蹈動作幅度較小。但是過程中每個關節(jié)都在蓄力,手臂的活動剛勁穩(wěn)健,觀者也能感受到舞者跳動的力度和美感。貝倫舞經(jīng)舞臺改編,觀賞性和美觀度增強了不少,但動作力度明顯下降,缺少了錫伯族特有的民族氣息。而貝倫舞在男女雙人共舞的時候也具有不同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是男子先獨舞,而后女伴出場。兩人共舞時身體不能有任何接觸,否則會被視作舞技低劣。男舞者豪爽、強勁,而女舞者則柔和、優(yōu)雅、嫵媚。因此男女貝倫舞還被稱作硬貝倫和軟貝倫?!氨硌菁磁d”是指貝倫舞的表演不受時間、地點和場合的限制,無論勞動間隙還是節(jié)慶、廣場還是家院,男女老少都可以在東布爾響起的時候載歌載舞。
(三)錫伯族貝倫舞分類
貝倫舞有十余種,獨立命名又互相關聯(lián),從貝倫舞的產生、創(chuàng)作和功能對其做出如下兩種分類。
1.民俗生活類
主要有行禮貝倫、拍手貝倫等。這類舞蹈受日?;顒拥膯l(fā),結合貝倫舞基本動作逐漸演變流傳。行禮貝倫也稱行禮舞,其表演背景就是在婚慶或迎賓等時刻,男女兩人一組對舞,以行禮為重,腳下動作以踢踏為主,腳后跟先點的同時重心向上全腳再落地,左右腳相互交替,需要注意身體上下起伏不能太大,六拍節(jié)奏型,在第七拍行禮。這種舞步自由、優(yōu)雅,既顯幽默又給人尊重好客的印象。行禮貝倫流傳至今還加入了藏傳佛教和其他元素,如雙手合十、敬禮等動作。拍手貝倫又稱拍手舞,此處“手”并不局限于手這個部位,它可以代表上身的其他部位,如拍肩、拍腿、拍臀、兩人對拍等。拍手貝倫節(jié)奏歡快活潑,三拍節(jié)奏型,前三拍主要以行進動作為主,之后一拍兩次的拍手,即1234,但是第四拍的時候切分成了一拍兩小節(jié),所以舞者平時跳拍手舞喊的節(jié)奏是“123噠噠”,“噠噠”即拍手!
2.模仿娛樂類
主要有走馬舞、蝴蝶舞、烏蘭克等。走馬舞又稱“著羅莫林”貝倫,主要模仿馬的走步,手上加貝倫動作,節(jié)奏碎而快,展現(xiàn)了駿馬疾奔的畫面,輕快靈巧,極受錫伯族人喜愛。烏蘭克則是對動物模仿的舞蹈,也稱“烏蘭赫”或“仿形舞”。烏蘭克對舞者動作的要求更大,從臂部、腰部到腿部、腳部都需要大幅度的或搖或抖,且不能缺少相應的面部表情。一段舞蹈中,舞者會對某一種動物及其動作進行模仿,下一段舞者就會換另一種動物模仿,動作滑稽夸張,極具趣味性。這類貝倫舞的產生源自錫伯族以獵牧漁為主,以農林為輔,飛禽走獸自然不在少數(shù),烏蘭克應運而生。
二、錫伯族貝倫舞的可傳承性
(一)貝倫舞本身
貝倫舞具有其他民族舞蹈沒有、普及程度不高或看似相近實則迥異的舞蹈動作和特征,貝倫舞的節(jié)奏形式和蒙古族的“薩吾爾登”、哈薩克族的“卡拉角哈”都十分相像,但從動作上可以準確區(qū)分。貝倫舞動作重心向下,以腿部力量為主,雙手上不過眉,下不過胯,短小精干,給人利索干凈的直觀體驗。其節(jié)奏一拍一個動作,肩部脆而有力,胯部靈巧運動。貝倫舞沒有固定形式,舞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感覺來舞,但主要動作還是以肩部、跨步和腳下為主。
如“阿和蘇爾”這種貝倫主要以腳下動作為主,即“跺腳”,舞者雙腳交替,三拍為一句,前兩拍弱拍動作向上跳起,第三拍向下踩。雙手則主要是以錫伯貝倫動作為主,大氣爽朗,飽含激情,“多呼倫阿和蘇爾”的步伐也用于一種叫“合和呼拉貝倫”的貝倫里面,又名“招妻舞”,男在后追女,以此步伐行進,兩人交錯互看!因此,貝倫舞在自成一派的基礎上衍生出許多表達方式,其本身的動作和特性足以為它增色并成為可被傳承的理由之一。
(二)基于民族特性上
貝倫舞是錫伯族的特有文化,因游牧民族少用下肢,其體型自然多膀大腰圓。在舞蹈的過程中更傾向于使用臂部和肩部,舞蹈動作飽含著錫伯族文化標志。另外貝倫舞在服裝、化妝、背景音樂等諸多方面與其他民族不盡相同,通過貝倫舞展示本民族文化,其服裝和道具都成為了一種動態(tài)美。早期錫伯族人民的服裝材料為獸皮,兼具防寒、保暖兩大功能,上身著長袍,下身著套褲,根據(jù)時令的不同更換棉套褲或夾套褲。群居在新疆地區(qū)的錫伯族人仍穿著改進后的民族服飾,即男子穿對襟短衫,女子則較為講究些,根據(jù)年齡的不同從長至腳踝的旗袍到大襟長衣都有。
錫伯族在跳貝倫舞時,多以東布爾為伴奏樂器。錫伯族人從東北盛京西遷至新疆伊犁,以部落的形式居住、生活,并基于漢族三弦和哈薩克族阿肯東布拉,衍生出東布爾。錫伯族在保留了東北習俗和特性,同時吸取了蒙古族、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等民族文化,逐漸形成了符合極具錫伯族色彩的貝倫舞。可知,貝倫舞的可傳承性還要依存在錫伯族的民族特性之上。
三、錫伯族貝倫舞的傳承途徑
(一)貝倫舞的危機
貝倫舞始終受著內部、外部因素雙重影響。從外因來看,現(xiàn)今我國正處于經(jīng)濟穩(wěn)步上升期,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錫伯族的母語環(huán)境與生產生活正在發(fā)生變化,由傳統(tǒng)過渡到現(xiàn)代,原本與傳統(tǒng)文化相輔相成的貝倫舞面臨著被沖擊甚至淘汰的險境。尤其是長期的多元文化影響并侵蝕著傳統(tǒng)錫伯族貝倫舞,使貝倫舞面臨著傳承危機。從內因看,貝倫舞的群眾基礎甚好,但其范圍卻只存在于新疆伊犁,對貝倫舞掌握程度較好、能表演各類貝倫舞的舞蹈人才為數(shù)不多。一是貝倫舞傳承人已到耄耋之年,如國家級傳承人月香老藝人年近八旬。二是年輕一輩對貝倫舞的形式、動作和表演都浮于表面,略顯單薄。錫伯族貝倫舞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刻,所以亟需有效途徑以傳承錫伯族傳統(tǒng)藝術。
(二)傳承貝倫舞的三方面途徑
1.保護貝倫舞傳承人
貝倫舞是無形的,只有融入技巧和情感才能得以流傳。一旦貝倫舞的傳承人們相繼離世,傳統(tǒng)貝倫舞就將歸于歷史,不復存在。保護貝倫舞傳承人應該由察布查爾縣率先著手,立足貝倫舞發(fā)展現(xiàn)狀,成立傳承人名錄體系,系統(tǒng)地對傳承人按照其所會貝倫舞類別或所作貢獻進行分類,便于日后協(xié)調管理。要注意資料收集,以期具有極大影響力和極大貢獻的傳承人可以與錫伯族貝倫舞多脈相承,使傳承由搶救逐步過渡到保護和發(fā)展的軌道上來。
2.口傳心授帶新人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鼓勵年輕人擔負傳承使命。正式確認為傳承人并列入傳承人名錄,有資格也有責任對其他有意學習貝倫舞的后人進行教學。且錫伯族的貝倫舞文化應當屬于整個華夏大地,老一輩的傳承人要摒棄“傳男少傳女,傳內少傳外”的守舊思想。傳承人應采取傳、幫、帶的方式將新疆錫伯族貝倫舞現(xiàn)有的影視資料和舞蹈技藝對貝倫舞新人傾囊相授。
3.提高社會關注度
錫伯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如西遷節(jié)、祭祖節(jié)、抹黑節(jié),和傳統(tǒng)民俗如搶千燭、祭月、祭地等比比皆是,政府應與社會媒體相接軌,充分錫伯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推廣貝倫舞,提高其關注度。此外相關組織可以成立貝倫舞培訓機構并適時舉辦貝倫舞大賽、貝倫舞知識普及等活動,使整個社會都能參與其中,擴大貝倫舞的宣傳范圍,促使新人投身其中,真正做到傳承發(fā)展。
四、傳承錫伯族貝倫舞的意義
貝倫舞的風格自成一派,再現(xiàn)了錫伯族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生產生活、民俗習慣和社會活動,全面地展示民族思想、民族心理、生活追求和審美水平。傳承錫伯族貝倫舞不只可以傳承和發(fā)展錫伯族的民族文化,還可以為舞臺創(chuàng)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并為民間舞教學錦上添花。
首先,錫伯族貝倫舞經(jīng)新疆察布查爾縣申報于2008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盡管如此貝倫舞仍處于不斷發(fā)展中,傳承錫伯族貝倫舞既是民族精神的展示,又是民族之魂的傳承,使其經(jīng)久不衰并釋放出旺盛的生命力是各民族共同的責任。
其次,將錫伯族貝倫舞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民間舞搬上舞臺,并在縣區(qū)乃至全國獲獎,亦是對舞臺創(chuàng)作的尊重和保證。民間舞教學是對種類紛雜的民族民間舞資源的梳理和挖掘,錫伯族對貝倫舞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本民族藝人對貝倫舞進行教材整理時,會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最大可能減少對貝倫舞文化形態(tài)的改變。傳承錫伯族貝倫舞是為少數(shù)民族民間舞教學增色添彩,既填補了貝倫舞在民間舞教學方面的空白,又極大地宣揚了錫伯族文化。
五、結語
錫伯族貝倫舞的歷史源遠流長,展示了錫伯族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錫伯族人民在民間文藝方面的堅持探索。貝倫舞的傳承任重道遠,且阻力較大,加強貝倫舞傳承與保護對舞臺創(chuàng)作和教學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