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熠 李莉 崔田 喻毛艷 鄧黎
摘要:唐宋時期是中國士人隱逸文化發(fā)展的高峰期,嚴重影響了中國士人園林的發(fā)展,導致唐宋時期成為中國園林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發(fā)展時期。以研究小隱園的四要素:地形、植物、水體、園建為前提,通過對小隱園進行復原設計,總結隱逸文化在士人園林中物質(zhì)方面的運用。
關鍵字:隱逸文化;復原設計;士人園林
1.概述
1.1隱逸文化
隱逸,在中華民族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化現(xiàn)象,它主要是以老子和莊子的思想作為文化基礎,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有著獨特的色彩。通過從園林建筑、植物、水體、地形等要素詮釋著宋代士人回歸大自然,在山水中放縱情感以及用冷漠態(tài)度對待這個世俗世界,想要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理想、喜好。在中國的古代藝術發(fā)展史上,隱逸文化有著無法撼動的作用,只要是跟自然藝術有關,都離不開隱逸精神和隱逸文化。士人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典型代表,就是在隱逸文化的影響下發(fā)展,它表現(xiàn)出一種瀟灑、淡泊、自然的隱逸色彩。
1.2士人園林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作為中國古代獨特的知識階層——士,是處于皇家貴族和平民百姓之間的中間階層。他們來自民間,通過官學一體的科舉之路走上仕途,在不同的社會層次上形成了一個松散不定而又內(nèi)在統(tǒng)一的文化人群。園林為士人提供一個精神的庇護所,使他們在進退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園林中,士人可以雅集聚會、修道習禪、避暑納涼、療疾養(yǎng)病,還可以治學讀書。士人園林崇尚自然山水,追求“芥子納須彌”的藝術境界,與士人隱逸文化精神氣質(zhì)息息相關。小隱園這個宋代私家園林中的一朵“奇葩”,坐落在美麗的江南,它以一種極小極隱極精致的園林姿態(tài)展示在世人面前,這是宋代私家園林中的杰作,也是中國古典園林史上的經(jīng)典一筆。
2.宋代隱逸文化與小隱園
2.1私家園林的締造者
中國宋代士人園林的發(fā)展已經(jīng)完全達到了十分成熟的階段,從園林體系看,它的規(guī)模和形式上都已經(jīng)定型。其造園手法和藝術表達也達到了最高水平,小隱園在南宋時期建成,這一時期是中國古典園林史發(fā)展史上的成熟期。宋代園林以臨安為代表,臨安府是南宋都城,歷史上它匯聚各大名園。從西漢代到南宋的幾千年間,這兒的園林都一直處于全國的前沿地位,南宋時期臨安被定為“行在”,皇親國戚、達官貴族都在這里建造府邸、園林。所以,南宋時期的臨安私家園林完全可以代表那個時期私家園林的發(fā)展趨勢。小隱園就是這一時期士人園林的代表,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根據(jù)這一時期私家園林的地位,很有必要通過研究這一時期的園林了解中國園林史,這一時期的造園技術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最高水平。通過復原小隱園,可以非常直觀地表現(xiàn)出當時園林的景觀布局,總結這一時期的園林特點,對宋代隱逸文化在士人園林中的運用起到關鍵作用。
宋代提倡“以文化成天下”,實行文官政治,隱士受到宋代當政者的空前禮遇,于是宋代隱風相當流行,隱居成為了許多文人騷客的向往,其范圍和規(guī)模也是無比之大之多,具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隱士就是那些城市周圍、山野之中私家園林的締造者。小隱園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建造而成。陶淵明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之一,其詩文對后世文學影響甚深,在宋代尤為突出,對宋人來說,幾乎每個人心中都烙著一個陶淵明。在文學上,他影響到宋人的詩歌和詞創(chuàng)作,在生活中,他影響到宋人的衣食住行。
2.2瀟灑、淡泊、自然
近年來,人們一直在為研究中國隱逸文化與士人園林不斷探索著,特別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成熟期的唐宋士人園林,研究的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小隱園作為這個時期一所特殊的園林存在著,可能是其比較隱蔽,且園林面積并不大的園林之一,研究的人屈指可數(shù)。當代人張建庭的書《自然與人文的對話-杭州西湖綜合整治保護實錄》中有記載小隱園的來源。古人造園要進行這樣一些分析:一方面是對其目的分析,為何要造此園,該園造出來的目的。宋人的私家園林多為有錢的員外亦或官員所擁有,他們的造園目的大多為休憩游玩之所。宋崇尚以文治天下,因此,這些園林多為為文人墨客寫詩作賦之所;另一方面要分析其造園手法,有各種造園手法營造一種自然之美。會運用9大造景手法將5大景觀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自然之美的景象。
3.隱逸文化在小隱園中的藝術特征
小隱園以木色為主色調(diào),園內(nèi)長廊環(huán)繞,植物生長茂密。主入口十分樸素簡潔,一如洗盡鉛華。小隱園主旨表現(xiàn)明確,亭、堂、榭、廊建入其中,再配有特有的人造池和假山。宋代國力不比唐強,因此,園林的規(guī)?;径急容^小,但園林內(nèi)的設計無處不精巧,小隱園就是這些精細園林的例證,表現(xiàn)出了一種瀟灑、淡泊、自然的隱逸色彩。陶淵明在詩《飲酒》中描繪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在小隱園中就營造出來了。小隱園在造園時運用了主景升高的造景手法。建筑之間形象都各不相同,從文獻資料中可以看出,倚山臨水是小隱園的基本模式,充分發(fā)揮襯托周圍環(huán)境的效用。造景手法上看,小隱園還運用了傳統(tǒng)的題景、隔景、障景等手法,特別是題景運用非常之多。
3.1選址與定位
根據(jù)小隱園所居住主人的情況,其選址必須為一適合隱居之地。南宋臨安府為今杭州地界內(nèi),西湖東南邊,南宋時期,私家園林眾多,特別以西湖為景,依山而建的更是比比皆是。如何在這樣一個看似山林茂密,實則五步一樓的地界上,修一座以隱居為目的園林實屬不易。有這樣一個地方,三面環(huán)水、山林環(huán)抱,在西湖西北角的一座山林里,有些許寺廟,但私家園林甚少,正是造小隱園的最佳之處,人之罕至,多為僧侶,遠離鬧市,不為人所知,甚好。小隱園雖然為宮中才人菊夫人居住之所,但是其規(guī)模并非有皇家園林之大,其內(nèi)部布置也不像皇家園林之盛,就像這臨安城外許許多多的官宦家私有園林一樣,因此,其應定位為江南私家園林。
3.2纖巧秀麗、層次分明
小隱園中建筑有5處:“菊隱小筑”、“清心茶室”、“匙管瀟灑”、“玉英凝素”和“天蒴延年”。小隱園東、西兩側皆為水環(huán)抱,在溪上有2座平石橋,看上去樸實不華,與山間小橋無甚區(qū)別,十分不起眼,但是他們有2個十分文雅的名字,東橋名“心遠”,西橋名“地偏”。小隱園建筑纖巧秀麗。小隱園的建筑同其它南宋私家園林一樣,十分具有年代表現(xiàn)感,可以從建筑的形式看,便知道為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這個時期的建筑一改唐代時期雄渾的特點。通過查找文獻資料分析,小隱園建筑纖巧秀麗,特別注重裝飾。建筑組合空間層次分明,主建筑被襯托的十分明顯。
長廊是古代私家園林的重要元素,基本上在古典園林中都存在。小隱園中的長廊占整個建筑的一大半,整個院落都是由長廊圍起,由于小隱園本身就是一個以觀賞為目的的園林,因此,園林的內(nèi)墻由長廊包圍著,這樣園林的主人無論在長廊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停留,映在眼前的都是美景。
3.3清新淡雅
小隱園植物不可勝數(shù),清新淡雅,特別以菊花見長。從入口分析,進入小隱園的園路是從側面修建的,周圍有大樹包圍,看不見園門與整個園林的外觀,門口有5棵柳樹,更是將園林遮擋的嚴嚴實實,這種隱的感覺從入口處就表現(xiàn)得十分濃烈,而正好陶淵明又號“五柳先生”,證明了造園者是一個陶淵明的粉絲。南宋時期的臨安私家園林都以栽植花木聞名,小隱園也不例外,但小隱園中有一種突出主題的植物,同時也是園中最多的植物——菊。根據(jù)《臨安志》中描述,小隱園幾乎被菊花包圍著,從建筑及花園的命名可見一斑。資料顯示,園中種有大量菊花,種類繁多,有大立菊、懸崖菊等,利用菊花營造氣氛。
3.4百轉千回、曲折含蓄
小隱園水流百轉千回,根據(jù)《吳興園林記》譯文及其它文獻所述,園中應該有一個大水池,水應該是從西側的小水渠引來園外的西湖水,在園林的中心匯成一片水池,再從東南角穿墻而出,又與西湖水交匯,將整個園林圍成了—個半島形。此外,建造小隱園的人還充分利用水體造景,引人人勝。看上去樸實不華但卻不入俗套,這也能點明“隱”的意境。相反,園外隱蔽樸實,但是小隱園里卻是另一個天地,就如同進入陶潛詩句中的“桃花源”—陣。園內(nèi)菊花滿地,庭院分布錯落有致,植物生長參差不齊,有水從西邊引入,流向東南,在園中構成一個湖,接天然之美,園中之水就活起來了(如圖1)。
3.5依山傍水、層次豐富
小隱園地形形態(tài)多樣,層次豐富。小隱園是在一個十分有利于新建私家園林的地方,其園內(nèi)地勢平坦,園外南北各有大山,正好將其包圍,自然之中就能顯現(xiàn)其“隱”(如圖2)。同時,還照應了古人造園“依山傍水”的說法。這種園外樸實隱蔽,園內(nèi)華麗優(yōu)美的景就是小隱園“隱”的最佳體現(xiàn)。
4.結語
士人園林中無處不體現(xiàn)著宋代時期的隱逸文化。小隱園就是這一時期士人園林的代表,也是在這個時期建成。根據(jù)這一時期私家園林的地位,很有必要通過研究這一時期的隱逸文化了解宋代的士人園林,這一時期的造園技術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最高水平。通過復原小隱園,可以非常直觀地表現(xiàn)出當時園林景觀的布局,總結這一時期的園林特點,對宋代隱逸文化在士人園林中的運用起到了關鍵作用。
(責任編輯 王蔓)
現(xiàn)代園藝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