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霞
G633.6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提高學生自尊,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及學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可在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刷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么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怎樣才能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呢?經(jīng)過近一年的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參與氣氛
合作學習是以大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的,所以在課堂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課堂上教與學氣氛的和諧必須建立在師生互相信賴的感情基礎上。教師用眼神、語言、動作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縮短師生心理距離,使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開始積極的討論,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組織和指導合作學習
1.優(yōu)化組合,增強合作信心
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間合作交往互動來達成目標的,教師應在深入了解全班學習情況之后,根據(jù)接受知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將全班學生分成“快而準”、“快而不準”、“慢而準”、“慢而不準”四種類型。再在組建學習小組和座位安排上進行合理搭配,讓每個學習小組都有四種類型的學生。組建的合作學習小組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開競爭。通常每個小組以四至六人為宜,小組內(nèi)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各一名。組內(nèi)成員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2.選拔并培養(yǎng)小組長
小組長一般是學習成績較好,樂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口頭表達、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合作前,小組長要分工明確、合作中各負其責且靈活互補,使他們都能在合作群體中擔當起應盡的職責,逐漸體會到群體合作的氛圍中學習的樂趣與收獲。例如實踐活動課《量一量》中,教學中要求學生量出教室、黑板、講臺等的長和寬,計算出它們的面積。這些測量看似簡單,可一個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因此,在測量的時候?qū)W生必須互相配合------兩人測量,一人讀數(shù)據(jù),一人做記錄,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3.及時把握合作的時機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教師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時機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在教學內(nèi)容的重難點時,當學生思考問題意見發(fā)生分歧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時,學生回答不全面時,學生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都應該及時組織合作學習。
4.給予充足的合作時間。
合作前,要先留有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避免出現(xiàn)反應敏捷、思維活躍的學生唱“獨腳戲”,而其他學生只能“人云亦云”的現(xiàn)象。在小組合作中,要給學生留有松緊適度的時間,既不要時間太緊,形成“假合作”,又忌讓學生漫無邊際地合作下去,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合作后要有足夠的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發(fā)言、補充、更正甚至辯論。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的能力和習慣。
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習慣卻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長時間精心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會收集
合作學習最終要讓各小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那就需要課前收集一些資料。例如實踐活動課《可怕的白色污染》,就需要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什么是白色污染?自己家里一天大約要丟掉多少個塑料袋?本校有多少名學生?每天大約要丟掉多少個塑料袋?一個星期?一個月呢?一年呢……等這一系列問題。通過這一系列的主動收集過程,使學生學會用什么樣的工具,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收集什么樣的資料等技能,同時還為課堂上學習與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是合作的前提。小組成員必須聽清教師的提問,聽懂小組分工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隨意插嘴,也不敷衍。學會傾聽,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自己的判斷,豐富自己的理解,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同時還能使學生萌發(fā)靈感,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3.學會表達
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都必須學會表達。“說”是表達的一種主要形式,合作中,一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總是充當重要角色,他們發(fā)言機會多,而一些基礎差的同學和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同學,他們“說”的機會是少之又少。教師要調(diào)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yǎng)他們敢說的勇氣,要把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讓他們說,并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當眾發(fā)言的信心。久而久之,相信他們也會自信地主動參與到小組討論交流中。
4.學會反思
反思學習是智能發(fā)展的高層次的表現(xiàn),通俗地說就是指在完成一項任務后回顧一下自己和智能活動過程,及時總結(jié)所學知識和學習策略。例如學生可以這樣問自己:別的同學是怎樣想出來的?我為什么沒想到呢?下次再遇到這個問題,我會這樣思考了嗎?計算有沒有錯誤?推理是否嚴密?方法能否改?我都明白了嗎?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嗎?還能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有價值的問題嗎?
5.學會總結(jié)與評價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及時回顧學習歷程,總結(jié)成敗得失,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jié)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不僅要關注數(shù)學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總結(jié)與評價:經(jīng)過這次合作,我們組有哪些收獲?這些收獲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得的:在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各起了什么作用?哪里表現(xiàn)好?哪里還不盡人意?現(xiàn)在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小組里誰的表現(xiàn)最棒?棒在哪里?這樣有助于完整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為下次合作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深扎實干的努力。21世紀,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只有學會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個人的潛能。我們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學生將來都能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