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露, 付賀飛, 李 陽, 張 茜, 張 冉, 吳 哲
短篇與個案報告
副腫瘤性小腦變性1例報告
劉曉露, 付賀飛, 李 陽, 張 茜, 張 冉, 吳 哲
副腫瘤性小腦變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又稱為亞急性小腦變性(subacute cerebellar degenerateion),是經典的神經系統(tǒng)副腫瘤綜合征。由于小腦癥狀常出現(xiàn)在癌腫發(fā)現(xiàn)之前,尤其當腫瘤位置特殊時,使診斷率偏低。現(xiàn)就我院收治的副腫瘤性小腦變性1例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53歲,因“頭暈,惡心、嘔吐20 d”于2016年1月14日入院?;颊哂谌朐?0 d前出現(xiàn)頭暈癥狀,伴有惡心、嘔吐。改變體位時,頭暈癥狀加重,不敢睜眼,數(shù)秒后可緩解。病來說話變慢、舌頭發(fā)硬。于中國醫(yī)大四院住院治療,行頭MRI示:左側腦室旁可見斑點狀長T2信號影,DWI未見早期梗塞灶。行腰穿檢查:壓力220 mmH2O,腦脊液常規(guī)未見明顯異常。按急性腦梗死予以改善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清除自由基、甲強龍等治療后,頭暈、惡心、嘔吐癥狀不見緩解,來我院就診。查體:神志清,查體合作。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光反應靈敏,雙眼向各方向運動充分,雙側水平眼震。四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雙側病理征(+),深、淺感覺未見異常,左上肢指鼻試驗略欠穩(wěn)準,雙側跟膝脛試驗欠穩(wěn)準。完善腫瘤系列、肺CT、腹部彩超等未見異常,考慮患者為腦干腦炎,給予甲強龍160 mg及營養(yǎng)神經治療后患者頭暈,惡心、嘔吐癥狀明顯好轉,出院。
2016年2月15日患者因頭暈,惡心、嘔吐癥狀及出現(xiàn)言語不清、視物成雙再次入院,體位改變時頭暈加重,伴有雙手精細活動變差,走路不穩(wěn)。查體:神志清楚,構音不良,雙側病理征可疑,深、淺感覺未見異常,指鼻試驗雙側欠穩(wěn)準,跟膝脛試驗雙側欠穩(wěn)準。復查頭部MR平掃+增強未見明顯異常(見圖1)。行腰穿檢查:壓力150 mmH2O,腦脊液常規(guī)未見明顯異常,Yo抗體(+)。行陰式盆腔彩超:子宮肌層低回聲結節(jié),考慮為肌瘤,宮頸那氏囊腫。行乳腺彩超及腹部彩超未見異常。按腦干腦炎給予人免疫球蛋白、甲強龍80 mg治療后,患者癥狀較前略有好轉,出院。
出院后患者病情逐漸加重,2016年5月于沈陽陸軍總院就診,行PET/CT:(1)直腸-乙狀結腸交界區(qū)代謝增高灶,考慮惡性病變可能性大,建議腸鏡檢查。(2)盆腔內骶骨前方見小結節(jié)灶,代謝增高,考慮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大。(3)子宮多發(fā)肌瘤。(4)子宮后方囊性混雜低密度灶,代謝減低,考慮良性病變,卵巢囊腫伴出血可能性大,請結合其他相關檢查。(5)右腎內小結節(jié)。(6)左側腎上腺低密度灶,代謝未見異常,考慮良性病變,腺瘤可能性大,余部位未見明顯異常代謝。腸鏡:見結腸息肉樣隆起。腫瘤標記物未見明顯異常。患者同月于盛京醫(yī)院就診,行子宮附件陰式三維彩超:宮區(qū)低回聲團,注意子宮肌瘤;左卵巢囊腫;宮頸囊腫。行全腹、盆腔CT平掃:(1)子宮多發(fā)肌瘤。(2)子宮后囊性包塊,巧囊?囊腫合并出血?其后部小結節(jié),請結合臨床。(3)左側腎上腺結節(jié),小腺瘤?(4)膀胱結石。(5)右側腎盂、輸尿管略擴張。未行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2016年10月12日患者因頭暈,惡心、嘔吐及言語不清、視物成雙癥狀明顯加重,不能行走再次入院。查體:神志清楚,小腦語言,病理征未引出,深、淺感覺未見異常,指鼻試驗雙側欠穩(wěn)準,跟膝脛試驗雙側欠穩(wěn)準。行頭部MR平掃+增強示小腦萎縮改變(見圖2)。肺部增強CT示雙肺間質性改變。盆腔增強3D-CT示盆腔囊實性占位病變,附件來源?子宮多發(fā)異常強化灶,子宮肌瘤可能性大。行全腹增強CT示左側腎上腺結節(jié)影,腺瘤?盆腔囊實性占位病變,卵巢來源腫瘤?子宮多發(fā)異常強化結節(jié)影,子宮肌瘤可能性大。行右附件區(qū)包塊穿刺活檢,病理結果支持為低分化腺癌,卵巢漿液性癌可能大(見圖3)?;颊哂谶|寧省腫瘤醫(yī)院就診,予以手術切除治療,術后頭暈癥狀較前緩解。
副腫瘤綜合征為癌腫的遠隔效應,是癌腫對機體遠處組織及臟器非轉移性損害的總稱,屬于臨床少見的癌腫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小于0.1%。副腫瘤性小腦變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最多見的副腫瘤綜合征。近年研究證實,該病發(fā)病是由于機體對于原發(fā)腫瘤的免疫反應,產生自身抗體,如抗-Yo抗體(乳癌、卵巢等癌腫)、抗-Tr抗體(Hodgkin病)、抗-Hu抗體(小細胞肺癌)和抗-Ma抗體等,從而產生小腦癥狀,其中以抗-Yo抗體對PCD 最具特異性,抗-Yo抗體陽性常提示存在婦科腫瘤,但抗-Yo抗體導致PCD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1]。
PCD的癥狀和體征多種多樣,常亞急性或慢性病程,以小腦損傷的癥狀和體征為主,與其他類型的亞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很難鑒別。 以共濟失調癥狀為重,僅少數(shù)可自行行走,約40%患者以不對稱性共濟失調起病,很快進展為對稱性。腦干癥狀如構音障礙、復視等常見,也可見認知障礙及精神癥狀,使該病難以確診[2]。MRI和CT早期正常,晚期可有小腦萎縮,腦脊液檢查可有輕度淋巴細胞升高,蛋白和IgG也可升高,可出現(xiàn)寡克隆帶。血清和腦脊液中可查到Hu、Yo、PCA等自身抗體。通?;颊叩男∧X癥狀出現(xiàn)在癌腫發(fā)現(xiàn)之前,癥狀出現(xiàn)到癌腫發(fā)現(xiàn)的中位時間為2~3.5 m,診斷較為困難。但凡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具有進展較快的小腦癥狀和體征,無顱內壓增高表現(xiàn),在排除其他疾患(小腦卒中、感染及中毒性小腦病變、小腦腫瘤、遺傳性小腦變性等)后要考慮PCD的可能[3]。
圖1 腦溝池裂無明顯增寬,腦內未見異常信號影
圖2 小腦腦溝明顯增寬,腦內未見異常信號影
圖3 病理顯示為低分化腺癌,卵巢漿液性癌可能大
本病例中,患者第一次因頭暈,惡心、嘔吐住院就診時,我們即針對腫瘤方向進行了相關篩查,腫瘤系列、肺CT、腹部彩超等未見異常。但患者第二次入院查出腦脊液Yo抗體(+),進一步完善乳腺及子宮附件彩超,僅見子宮肌層低回聲結節(jié),未見其他異常,考慮為子宮肌瘤,未行進一步檢查出院。出院后患者病情仍有進展,于3 m后行PET/CT考慮直腸-乙狀結腸交界區(qū)代謝增高灶惡性病變可能性大,隨即行腸鏡,未發(fā)現(xiàn)腸內病變。為除外腸外病變,行腹部CT,見子宮多發(fā)肌瘤,子宮后囊性包塊,巧囊?未行進一步檢查及治療?;颊卟∏橹饾u進展至不能行走,再次于我院住院,此次入院后進一步請婦科會診,內診后仍不考慮附件來源腫瘤,進一步完善全腹增強CT提示卵巢來源腫瘤,最終經病理檢查診斷卵巢漿液性癌。回顧患者病史,由于腫瘤位置特殊,發(fā)現(xiàn)過程曲折困難,腹部CT發(fā)現(xiàn)子宮后囊性包塊時應引起足夠重視,應盡快完善腹部增強CT,以盡快發(fā)現(xiàn)腫瘤。針對本病例特點,我們對副腫瘤性小腦變性的診斷應提高認識,結合病史及其臨床表現(xiàn),對影像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選擇適合準確的影像學檢查如肺部及腹部增強CT篩查腫瘤,以提高腫瘤的檢出率,及時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該病神經系統(tǒng)癥狀常發(fā)生在腫瘤被發(fā)現(xiàn)之前,診斷較為困難,應囑患者3~5 m定期復查,動態(tài)觀察患者狀態(tài)及影像學改變,以防誤診或漏診。
副腫瘤性小腦變性的治療包括抗腫瘤及免疫治療,通過綜合抗腫瘤治療,部分患者的抗Yo抗體滴度減低或者轉陰,但神經系統(tǒng)癥狀?;謴筒幻黠@。同樣,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和血漿交換等免疫治療的效果也不甚明顯,個別病例經過抗腫瘤和免疫治療后神經功能改善。該病總體預后不良,有文獻報道,抗Yo抗體陽性 PCD患者保留行走能力者僅占21%,患者的中位數(shù)生存期為13~22 m,主要死因為神經科或者腫瘤病情加重[4]。盡管如此,仍應積極采取綜合治療手段,控制腫瘤的轉移及復發(fā),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存率。
[1]Sakai K. 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J]. Brain Nerve,2010,62(4):357-364.
[2]Venkatraman A,Opal P. 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 with anti-Yo antibodies - a review[J]. Ann Clin Transl Neurol,2016,3(8):655-663.
[3]王鎖彬,賈建平. 副腫瘤性小腦變性與抗神經元抗體的關系[J].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0,10(1):44-46.
[4]關鴻志,任海濤,彭 斌,等. 抗Yo抗體陽性的副腫瘤性小腦變性分析[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2):89-93.
2016-11-12;
2017-01-20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遼寧 沈陽 110001)
吳 哲,E-mail:zhe_wu@sina.com
1003-2754(2017)03-0271-02
R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