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秋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
習近平“四個自信”的內在邏輯關系
黃靜秋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
“四個自信”的建構有助于培養(yǎng)中國人民的自我肯定心理,彰顯中國人民的主體覺醒意志,激發(fā)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情感。“四個自信”具有一種辯證的邏輯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道路自信是自信之根,是建構其他三個自信的根基、根本和根源。理論自信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思想引領,能夠更好地形成理論自覺,更有效地引領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正確方向。制度自信是建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現(xiàn)實保障。文化自信是自信之基,是建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石、基本和基礎。
習近平;四個自信;內在邏輯關系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了“四個自信”,即“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盵1](P7)自信是一種價值,是一種具有向上性的態(tài)度、意志、情感?!八膫€自信”是對國家和社會的一種高度認同感、信任感和擁護感。由于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西方較中國更快地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居于落后地位,導致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中喪失了自信,自卑基因和崇洋心理等消極因子隱性地契入了中國人民的身心,解構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而“四個自信”的建構有助于培養(yǎng)中國人民的自我肯定心理,彰顯中國人民的主體覺醒意志,激發(fā)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情感,進而消解中國人民的自我否定意志,解構中國人民的客體屈從性,破除西方權威的至上性?!八膫€自信”能夠從內生層面建構人們的自信心,使中國人民的真正的站立起來,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道路自信是指對中國發(fā)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F(xiàn)今世界多元性邏輯彰顯,每個國家都有著具有自身特色的發(fā)展道路,國家發(fā)展道路的多向度趨勢凸顯?,F(xiàn)今中國的發(fā)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自信就是強調中國人民對中國道路的認同感、肯定感、滿意感,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夠建構起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社會,進而充分滿足人們的需要,為人們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固保障。由于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滲透和中國在發(fā)展進程中滋生的問題導致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fā)展前景持有懷疑感,缺乏自信感,而道路自信的建構能夠消解道路自信的空場化,破除中國發(fā)展道路的爭議性、動蕩性、停滯性和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合理性、權威性、合法性,進而最大限度地組織人們朝著共同目標奮斗,強化中國人民的聚合力,整合中國人民的固有能量,將其釋放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之中。可見,道路自信為中國道路的發(fā)展提供了深層次的助推力,促進其合法性的建構,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的現(xiàn)代化。道路自信的建構不僅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且對其他三個自信的建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構其他三個自信的根基、根本和根源。
道路自信是建構理論自信的根基。理論的建構需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來加以實現(xiàn)。道路自信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的確立,對中國的發(fā)展道路達到澄明,能夠為理論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中國道路是中國理論的形成、發(fā)展和實踐證明的始基。道路自信的形成能夠使人們充分明確中國道路是契合中國實際、符合歷史發(fā)展、滿足人們需要的發(fā)展道路。只有人們對道路充滿自信,對其具有深刻的認同感,才能夠使人們更好地認同理論體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信服感,進而對制度充滿自信。其次,道路不是固化的、僵化的、恒定的,而是根據(jù)社會現(xiàn)實不斷地加以調整變化,因此中國道路是不斷漸進、演化、發(fā)展的道路。理論根據(jù)道路的變化情況,不斷地調整自身,使理論的發(fā)展軌跡符合道路的演進軌跡。因此,當人們對道路的發(fā)展充滿自信,對其具有強烈的認可度,就能夠進一步強化人們對理論的認可度,進而推動理論自信的建構。最后,理論的真實性、正確性、科學性需要通過實踐進行檢驗,而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理論體系的最大實踐,理論只有契合道路的需要,才能夠“去偽存真”。因此,只有人們對道路充滿自信,對其具有高度的堅定意志,才能夠為更好地檢驗理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使人們對理論充滿信心,促進理論自信的建構??梢?,道路自信為理論自信提供了生命力、指導力、實踐力,是建構理論自信的根基。
道路自信是建構制度自信的根本。制度建構的要旨在于保障道路的建設和發(fā)展,制度建設需要根據(jù)道路建設的實際加以建構和調整。制度的建立是依據(jù)道路的實踐加以實現(xiàn),深受道路的影響。當人們對道路持有較大的自信心,從而建構起強烈的認可度、滿意度、信服度,才能夠對由道路而建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較大程度的認可,進而對制度充滿自信。其次,制度的完善需要根據(jù)道路的變化發(fā)展情況加以完善。因此,只有人們對依據(jù)社會的現(xiàn)實狀況而進行的調整變化的道路充滿信心,形成強烈肯定,破除懷疑困境,消解自信空場,才能夠對依據(jù)道路而不斷加以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造就充滿自信的制度樣態(tài),進而推動整個社會制度信心的建構??梢?,道路自信為制度自信提供了發(fā)展力、保障力和創(chuàng)新力,是制度自信建構的根本。
道路自信是建構文化自信的根源。中華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互依存,中華文化的生成和豐富是根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而生成和豐富的。中華文化的生成需要根據(j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現(xiàn)實而加以實現(xiàn),文化的生成需要從中國道路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使其符合中國國情,進而建構起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中國文化的國粹。因此,只有人們對中國社會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堅定的信心,才能夠進一步深化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其次,中華文化的豐富需要根據(j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fā)展而加以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豐富不僅需要破除封建文化殘余的影響,還需要警惕西方文化隱性的滲透,因此中華文化需要始終跟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旗幟,使其不偏離方向。故只有人們充分明晰中國社會需要走的道路,對其充滿自信心,才能夠進一步規(guī)范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方向,進而使人們對其充分自信??芍缆纷孕艦槲幕孕盘峁┝朔较蛄?、驅動力,是文化自信建構的根源。
理論自信是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是符合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理論。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的發(fā)展不僅需要物質力的推動,還需要重視精神力的作用。理論自信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推動力、引擎力,驅動力。理論自信就是強調中國人民對理論的認同感、堅定感、信服感,使人們能夠充分信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而充分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活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目前,中國社會在西方勢力的日益滲透和自身宣傳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下導致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持有一種不信任感更甚者達到反感的程度,對其的自信心嚴重缺位,而理論自信的建構能夠消除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懷疑和抗拒,克服僵化保守思想,消解理論發(fā)展的阻礙力、停滯力和反抗力,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合法力、信服力和踐行力,進而能夠最有效化地引領人們的實踐行為模式,強化中國人民的凝聚性,聚集全國人民的力量共同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構??梢?,理論自信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思想引領。理論自信的建構能夠更好地引領其他三個自信的正確方向,為其提供思想基礎,使其符合社會主義的需要,消除迷失方向的危機。
理論自信能夠有效地引導道路自信的正確方向。理論自信是建構中國自信的精神支撐,是道路自信的滋養(yǎng)力量。理論蘊涵著道路的方方面面,是一種在理論范疇指導中國道路的發(fā)展的精神力量。因此,理論是道路發(fā)展和深化的行動指南。理論為道路提供理論支撐,指引道路的前進方向。只有中國人民對理論形成堅定的信心,對理論充滿自信,才能夠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服務,正確地指引道路的發(fā)展,進而為人們堅定道路自信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力、維持力和支柱力,從內生層面實現(xiàn)人們對道路的自信。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化和發(fā)展,當人們對其建構強烈的認知,持有較大的認可,形成高度的信任,才能夠使人們能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道路充滿自信,進而消除道路發(fā)展的困境,破除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的可能性。
理論自信能夠為制度自信提供精神支持,進而有效地建構起制度的自信心。制度自信的建構內核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涵的價值合理性、正當性和科學性,理論自信的形成能夠建筑制度的正確價值,為其提供精神動力,進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合理化、正當化的內生價值。當中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持有強烈的信任感、服從感和同意感,對其懷有極大的信心,就會充分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實踐活動。而正確的實踐活動成果需要一系列制度加以落實,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建構的制度才符合國家的建設藍圖,符合社會的發(fā)展需要,符合人們的利益訴求,進而才能夠使人們充分肯定和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構起制度自信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如果缺乏理論自信的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構可能會失去方向,脫離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進而使制度自信難以建構。因此,理論自信為制度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支撐力。
理論自信的建構能夠為文化自信的養(yǎng)成堅定思想的基礎,為文化自信的建構提供正確的方向。文化是理論的決定力量,但理論對文化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能夠對引導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方向。當人們對理論形成強烈的自信心,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功效,充分運用理論指導文化建設,引導人們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針,進而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只有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事業(yè)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滿足人們的文化訴求,才能夠充分激發(fā)人們的文化基因,強化人們對中華文化的關注、認可和尊重,進而使人們對中華文化充滿信心,推動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其次,在理論所蘊含的價值力量影響下,能夠較好地破除西方文化的滲透,消解文化虛無主義,正確引導文化的發(fā)展方向,使其符合社會主義社會文化建設的需要,契合中國人民的文化基因。因此,理論自信為文化自信的建構提供了思想基礎和正確的方向。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一直備受爭議,西方世界的分化手段,導致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遭受非法抨擊,影響了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可,不利于制度自信的建構。通過強化制度自信的建構能夠消解制度自信空場的現(xiàn)象,充分彰顯制度的推動力,進而促進良善社會的實現(xiàn)。制度自信著重培養(yǎng)中國人民對制度的信服感、共識感t 擁護感,使人們肯定制度建構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建構能夠充分激發(fā)其內含的社會效力,充分展現(xiàn)其內在優(yōu)勢,彰顯中國制度的特色,進而能夠較好地推動社會政治、經濟t文化的發(fā)展,充分激發(fā)社會的活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建構還能夠極大地滿足人們的利益訴求,有力建構人們的主體性,消除階級分化和剝削,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制度自信不僅對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還對其他三個自信的建構具有重大的價值。制度自信是建構其他三個自信的重要現(xiàn)實保障,缺乏制度自信的保障作用,其他三個自信難以真正實現(xiàn)。
制度自信為道路自信的建構提供重要的保障。道路自信從根本上決定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命運,但是如果缺乏制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加以落實和保障,道路的發(fā)展難免會與現(xiàn)實社會脫節(jié),進而不利于道路自信的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依據(jù)中國國情,在社會各個領域建構起的一整套關系密切并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加以完善的制度體系。制度為道路開辟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現(xiàn)實保障。如果道路的開辟和發(fā)展沒有相應的制度加以規(guī)范化、程序化、合法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成果便不能得到鞏固和落實,發(fā)展成果便會迷失方向,社會離心力便會日益凸顯。因此,當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持有強烈的信服感、認同感、順從感,對制度充滿自信,就能夠進一步強化人們對制度加以保障的道路的信心,進而推動道路自信的建構??芍贫茸孕攀堑缆纷孕沤嫷牟豢苫蛉钡沫h(huán)節(jié),為道路自信的生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制度自信為理論自信的建構給予了可靠的保障。理論屬于精神領域,是一種價值力量,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存在決定思維,精神的力量需要通過物質手段加以實現(xiàn)。因此,理論體系的建構需要通過制度這一手段加以實現(xiàn)。如果理論體系的建構沒有通過制度加以保障,那只能束之高閣,進而不能夠較好地發(fā)揮其所蘊涵的力量,導致理論的價值引導失效化現(xiàn)象凸顯,最終不利于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建設,人民的實踐。因此,理論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需要制度加以規(guī)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當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定的信心,對制度充滿自信,才能夠使人們充分信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接受理論對自身行為的影響,進而促進理論自信的生成??梢钥吹?,制度自信是建構理論自信的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為理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可靠保障。
制度自信為文化自信的建構提供了制度保障。中華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生產力量。社會的發(fā)展不僅需要生產力還需要文化力的推動。盡管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動力,但是沒有制度加以保障,文化的潛力也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因此,在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發(fā)揮其具有的內在動力需要通過制度來加以規(guī)則化、合法化、程序化。如果文化力量不能充分運用到社會實踐中,那也只是海市蜃樓,并不能夠產生實際效用。因此,當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對其具有較大的認可度,服從制度規(guī)范人們行為,有效發(fā)揮制度對文化的保障作用,進而能夠推動中華文化彰顯其內在價值,充分發(fā)揮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最終強化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度、信任度和敬仰度,促進文化自信的建構。可見,制度自信為文化自信的建構提供了制度保障,進而強化其踐行力度,充分發(fā)揮其內在力量。
習近平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盵1](P7)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fā)達的重要動力。文化自信的建構不僅能夠更有效地振興中華文化,破除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漸微的危機,突破西方文化的壟斷格局,還能夠極大地強化人們的主體自信,充分激發(fā)人們的文化基因,解構中國人民的文化自卑心理,打造自我文化的價值認同,凝聚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進而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梢?,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促進其內在價值的有效實化實現(xiàn)。文化自信不僅對中國的文化事業(yè)具有重要的功能,而且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建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習近平認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盵2](P25)因此,文化自信是建構其他三個自信的基石、基本、基礎。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建構的基石。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精神基因,能夠從內生層面激發(fā)道路自信的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發(fā)展需要中華文化給予深厚的底蘊支撐。文化基因對人民、國家、民族的影響是內生的,與生俱來的,它作為一種隱性因素潛伏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下,人們通過形成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選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規(guī)定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fā)展路徑,進而保障了道路的合法性、有效性、人民性。因此,道路自信只有通過文化自信才能形成一種充分的自覺,進而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行動,最終決定著道路的選擇。如果缺乏先進文化的影響,道路選擇將是盲目的、非科學的。道路選擇缺乏正確性將很難獲取人們的認可,進而使得道路自信難以建構。因此,文化自信是建構道路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信是建構理論自信的基本。理論與文化都是屬于精神范疇,根據(jù)文化大邏輯的觀點,理論屬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居于第一順位,是根基,而理論則居于第二順位??梢钥吹剑骸袄碚撌且环N關乎價值觀念、抽象的甚至是邏輯化的特殊文化?!盵3]中華文化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產生和發(fā)展。因此,當人們對中華文化持有堅定的信心,對其充滿自信,才能夠更好地推動理論自信的實現(xiàn)。文化自信是理論自信的源泉,文化自信為理論自信提供了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思想文化資源,文化自信的強弱程度直接影響著理論自信的強弱程度。如果人們缺乏對中華文化的信心,理論自信就沒有生長的基礎,成為無源之水。
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建構的基礎,是制度自信的內要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中華文化的基因影響著人們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選擇,建構什么樣的制度取決于文化的本質。不同的文化決定著不同制度形式的建構。因此,制度自信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學性需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xiàn)。故當人們對中華文化形成較大的認同度,對其充滿自信,才能夠強化人們對制度的認可,推動制度自信的建構。如果缺乏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底蘊,進而難以支撐其形成和發(fā)展。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夠使制度自信更有保障,進而充分更好地發(fā)揮其內在力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前進,2016(7).
[2]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張首映.文化自信是理論自信之根[N].人民日報,2016-09-30(007).
[責任編輯 王占峰]
D64
A
2095-0438(2017)08-0036-04
2017-04-07
黃靜秋(1992-),女,廣西藤縣人,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學?;痦椖浚簭V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2017年度研究課題(XYCSW2017017)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