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坤
【摘 要】
在素質(zhì)教育的新課改背景下,蘇教版小學語文提出語文閱讀課堂四重奏的教學理念,在圖文并茂的語文教材氛圍之中,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高質(zhì)量閱讀,通過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知識特點分析,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對小學生的閱讀啟蒙產(chǎn)生較為深遠的影響,為此,可以對蘇教版小學語文閱讀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和突破,采用閱讀高效課堂的四重奏方式,引領學生進入語文殿堂。
【關鍵詞】
蘇教版 小學語文 閱讀 四重奏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是重要的內(nèi)容,它對于學生的識字、詞匯累積和文學知識的浸潤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四重奏教學,可以快速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理解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奠定扎實的文學基礎。
一、引領學生進入自主預習,進行高效課堂的預設布置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教學難點和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預習,對于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或疑難的長句內(nèi)容要加以標注,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疑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如在《拉薩的天空》一課中,小學生遇到較為偏僻的生字,使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不能連貫閱讀,也影響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又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雷雨》一課中,由于小學生的社會知識和經(jīng)驗的匱乏限制,對于文章誕生的背景和時代環(huán)境不甚熟悉和了解,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知識點,強化對文章時代背景方面的知識介紹,從而引導學生對《雷雨》課文的充分、全面的理解,對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有深入的認知和把握。
同時,還要激發(fā)出學生的自主預習興趣,強化對文章的印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可以在閱讀課堂上保持學生最大的激情和熱情,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臥薪嘗膽》一課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預習,學生明白了越王勾踐的故事,了解到越王勾踐如何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狀態(tài),并主動對這段歷史故事進行查詢和了解,豐富自己的閱讀知識,加強了對文章的印象。
二、師生良性互動的合作學習模式,搭建起高效閱讀課堂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平臺,在平等、融洽的氣氛中,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主的、個性化的理解,關注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的閱讀情感理解,從而在互動、合作的學習模式之下,搭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皇帝的新裝》一課中,學生充滿激情地閱讀完文章,對于課文中皇帝這個主要人物,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提倡學生對皇帝這個人物做出自己客觀的評價,在良好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情境下,學生正確領會了文章的主題要旨,并在批判性的教育之中,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又如:在《三打白骨精》一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與合作,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理解孫悟空為什么會被師傅一次一次地誤解、驅(qū)趕,探索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內(nèi)容。在《鄭人買履》一課中,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文中人物為什么堅持要拿尺碼、而不用自己的腳進行丈量,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閱讀理解和討論。
三、搭建活躍的閱讀課堂舞臺形態(tài),有效地進行高效閱讀課堂的結構布設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要依照題材內(nèi)容進行閱讀課堂舞臺形態(tài)的合理、有效搭建,要激發(fā)出學生內(nèi)在的活力,進一步提升閱讀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和內(nèi)涵理解,教師可以構建情景教學模式,在直觀的畫面式教學引領下,搭建活躍而生動的閱讀課堂。例如:在《公儀休拒收禮物》一課中,教師可以搭建活躍的場景表演舞臺,讓學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字,進行簡易劇本的改編,學生在觀摩和表演的自主參與和體驗之中,感受到語文閱讀課堂的快樂和情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在《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在表演情境中創(chuàng)造出學生熟悉的《水滸傳》的場景,并從中領會古代中國人民反抗特權和壓迫的強烈意識和信念,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道德修養(yǎng)和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四、注重閱讀經(jīng)驗的深度累積和拓展
語文知識需要累積和沉淀,這個過程包括課堂閱讀的累積和生活實踐的累積,只有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過程中,才能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獲得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課中,小學生可以讓學生理解花生的生長規(guī)律,并布設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留意其他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觀察“綠油油的葉子”、“黃燦燦的小花”,增強對優(yōu)美詞句的感悟,實現(xiàn)有效閱讀和知識拓展。又如:在《伊索寓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提倡學生進入到廣闊的知識領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和接觸外國文學,體會中國故事與外國寓言之間的差異,增強文學知識的積累。
總之,蘇教版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要在新課改之下,運用四重奏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依據(jù)小學生的知識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高效的閱讀課堂創(chuàng)建。
【參考文獻】
【1】 羅劍寵.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 趙華. 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