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 健
(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四川達州635000)
傳承弘揚巴文化 提升達州軟實力
胥 健
(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四川達州635000)
華夏民族文化多元、源遠流長,其中的巴文化是巴蜀文化的半壁江山,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四川、重慶、湖北等地先后開展了巴文化的發(fā)掘和研究工作,并與旅游發(fā)展,提升文化軟實力等工作有機結(jié)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素有“巴人故里”之稱的達州屬于四川巴文化的核心區(qū)域和文化遺跡集中地,做好巴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工作,刻不容緩。
巴文化;巴人;達州;巴人故里
達州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區(qū)域之一,擁有厚重而獨特的巴文化歷史。巴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達州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旅資源,但目前仍存在對巴文化認識不足、考古發(fā)掘和歷史研究滯后、對巴文化遺址開發(fā)利用不夠等問題。因此,深化對巴文化的認識,傳承弘揚巴文化,對提升達州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從巴蜀異同說起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四川稱巴蜀,但巴和蜀是有一定差異的。蜀是水的文化,它孕育于以都江堰灌區(qū)為中心的川西平原;巴是山的文化,它孕育于以大巴山為中心的山區(qū)。蜀文化尚文,歷朝歷代出詩人、文人;巴文化尚武,歷朝歷代出武將、將軍。這種文化差異,甚至體現(xiàn)在川東人與川西人之間的性格、飲食習(xí)俗等方方面面。
巴文化與蜀文化同樣都是以長江上游為依托,同時向大江南北作輻射發(fā)展,北與黃河文化、東與荊楚文化、南與滇黔文化和嶺南文化交錯銜接而相互影響、激蕩、融合,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尤其是對長江流域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巴的來龍去脈
“巴”是一象形字,本義大蛇,巴人最早的圖騰就是蛇。 “巴”也是古國名。[1]27巴文化可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進行梳理。
從時間范圍上看,巴文化可大致分為:
1. 巴方時期(遠古、夏、商)
屬于原始氏族部落或方邦時期,還未形成真正概念上的國?!渡胶=?jīng)》記載:“西南有巴國,大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為巴人”。從中可看出,巴地處西南,遠祖是太暤,即伏羲大帝,后照是巴人的始祖。
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巴族有兩支。一是蛇巴,圖騰為蛇,(巴國統(tǒng)一后亦圖騰白虎)。因其作戰(zhàn)時常持木制盾牌,故又稱“板楯蠻”,也稱賨人。板楯蠻有七姓:羅、樸、昝、鄂、庹、夕、龔,以嘉陵江、渠江流域的宕渠為聚集源地。二是虎巴。圖騰為白虎,又稱白虎蠻。白虎蠻有五姓:巴、樊、瞫、相、鄭,以鄂西清江流域的武落鐘離山為聚集源地,后沿長江向西開疆拓土,影響了整個巴域。
2. 巴國時期(周、春秋、戰(zhàn)國晚期)
這一時期巴人有兩個具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一是巴人助武王伐紂,前歌后舞?!鞍蛶熡落J,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倒戈,血流漂杵”。[2]29二是巴國的覆滅。巴國與蜀國發(fā)生戰(zhàn)爭,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派司巴錯伐蜀,隨之滅巴,設(shè)巴郡,使巴國成為秦國的一個郡。
3. 巴賨時期(秦、漢、三國、西晉晚年)
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名人有:秦漢時期,范目率賨人助劉邦平定三秦,封侯。賨人因善作戰(zhàn)、有軍功,給了特殊的政策,免賦稅。渠縣目前還留有賨城、賨幣、賨紡織品等遺址和文物。賨人即板楯蠻,[3]85是巴人中作戰(zhàn)最勇猛的一支。漢高祖還命人將賨人作戰(zhàn)的軍隊樂舞改編成為巴渝舞,成為西漢宮庭宴舞,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2]106東漢時期,馮煥任豫州幽州刺史,抵御匈奴作戰(zhàn)勇猛,軍功卓著。其子馮緄,東漢名將,拜車騎將軍。目前,渠縣保留有專為紀念馮煥、馮緄父子而建的漢闕。三國時期,蜀國名將王平(賨人),故里渠縣,曾參與守街亭之戰(zhàn),提出了正確的策略。西晉晚期,賨人首領(lǐng)李特、李雄父子,建成漢國,定都成都,保境安民。
4. 巴域時期(西晉后至今)
西晉后,巴人逐漸融入華夏文化共同體,史書關(guān)于巴人的專門記載極少,但在這一歷史長河中,巴地可謂是風(fēng)云際會,名將輩出,詩文薈萃。武:抗元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三十六年,曾擊斃元軍蒙哥大汗,影響了整個歐亞戰(zhàn)爭格局;明末女將秦良玉,保境安民,戰(zhàn)功卓著,名載史冊;清抗倭英雄王萬邦(渠縣人),駐守臺灣長達七年,數(shù)敗倭寇;廣東水師提督李準(鄰水人),繪就南海的地理圖,在西沙群島上刻石立碑,宣示中國主權(quán);抗日戰(zhàn)爭中朱德、陳毅、劉伯承、鄧小平、葉榮臻、楊森等均為國共著名將領(lǐng)。文:明清思想家唐甄,被評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百個思想家之一;破山和尚集禪師、詩人、書法家于一身,聲名遠播。這一時期還有許多著名詩人棲旅巴地,如李白、元稹、劉禹錫、李商隱、陸游等。尤其是劉禹錫采用巴地民歌竹枝詞進行創(chuàng)作,形成新的詩體,影響很大。
從巴文化的空間范圍來看,由于巴人常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沒有固定的疆域和國都,根據(jù)其歷史活動范圍,巴的疆域大致包括四川東部(涪江為界,東為巴,西為蜀)、重慶全部、陜南、鄂西、湘西、黔北等區(qū)域。豐都、涪陵、巴縣、合川、宕渠、閬中在不同時期曾為巴國(或方國)都城。
(三)巴文化的定義
狹義的文化是指相對于政治經(jīng)濟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動及產(chǎn)品。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那么綜上所述,巴文化就是從古至今始源于巴人巴國,植根于巴地,由巴地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燦爛厚重的地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完整意義的巴文化是巴國文化與巴地文化復(fù)合共生的地域文化。[3]90-107
巴文化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個性特色,而且具有內(nèi)涵深刻的價值理念,可濃縮概括為四個字,即“忠、勇、信、義”。[1]57-60
所謂忠,就是于國家講忠誠。古代巴人忠誠于自己的信念,忠誠于自己的父母之邦,忠誠于自己的國家。特別是每逢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關(guān)頭,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巴人都義不容辭,挺身而出,勇當(dāng)先鋒。助武王伐紂和幫漢高祖平定三秦,還有川軍出川抗戰(zhàn)等,都充分展示其對國家的忠誠。
所謂勇,就是于征戰(zhàn)講勇武。巴人尚武,歷代出名將。[3]180巴王廩君勇武蓋世,死后化為白虎,白虎成為巴族圖騰。因此諸多與征戰(zhàn)有關(guān)的事物都以虎命名,諸如白虎堂、虎節(jié)虎符、虎紋柳葉劍、虎賁軍等。
所謂信,就是于社會講誠信。《華陽國志》記載: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蔓子請師于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籍楚之靈,克弭禍難,誠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巴蔓子將軍用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了巴民族誠信和巴國領(lǐng)土的完整,突出反映了巴人寧愿割頭,也信守承諾的秉性。
所謂義,就是于朋友講情義。巴人具有尚義崇德的古老理念,自古號稱“義民”。如《巴志》就盛稱“其民質(zhì)直好義,士風(fēng)敦厚,有先民之流”、“俗素樸,無造次辨麗之氣”。通過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巴人為人耿直,講義氣,重情義,為朋友可兩肋插刀。
或許是由于巴文化的“忠、勇、信、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浸染,這方土地后來誕生了“智勇堅定、排難創(chuàng)新、團結(jié)奮斗、不勝不休”的偉大紅軍精神。
素有“巴人故里”之稱的達州自古屬巴,已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屬于巴文化的核心區(qū)域和文化集中源地。達州擁有眾多獨特的巴文化遺址,其中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和蜀道中的荔枝古道已進入全國大遺址保護規(guī)劃。四川進入全國大遺址保護規(guī)劃共九處,而達州就占了兩處半。這在川渝鄂陜黔原巴域地區(qū)絕無僅有,優(yōu)勢獨特,地位獨尊。
(一)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
該遺址位于宣漢縣普光鎮(zhèn)進化村。1999年首次發(fā)掘、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個、房址1座,出土青銅器、陶器、玉石器等100余件,包括巴人標志性兵器柳葉劍。2003年再次發(fā)掘,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個,出土青銅器、陶器、骨器、鐵器、玉石器等隨葬品600余件。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考古人員又清理了36座墓葬和13座灰坑,出土各類文物500多件,其中包括224件銅器、195件陶器和近百件玉、石、骨器。首次發(fā)現(xiàn)了雙棺合葬墓、三棺合葬墓,對其確定為侯王級別墓葬和進一步研究該區(qū)域巴文化的內(nèi)涵特征具有重要意義。2001年6月,羅家壩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遺址一道,被稱為“繼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被評為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
(二)城壩遺址
該遺址又名宕渠城(也叫車騎城)遺址,位于渠縣土溪鎮(zhèn)之渠江東岸,總面積230萬平方米,遺址北、西、南三面為渠江環(huán)繞,東接佛爾巖,成依山傍水之勢。春秋戰(zhàn)國之際,城壩遺址曾為賨人的國都,秦滅巴蜀后為巴郡宕渠縣治所在地,轄今整個達州、巴中、廣安三市及營山、城口、鎮(zhèn)巴、梁平等縣。文物部門在城壩遺址開展了多次文物調(diào)查、勘探,取得重要發(fā)現(xiàn)。一是先后征集了一批特色鮮明的來自于戰(zhàn)國時期墓葬的巴蜀銅兵器、生活器和樂器;二是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百米長的夯土城墻,夯土中包含著大量漢代磚、瓦和陶片;三是發(fā)現(xiàn)了在遺址地下保存著布局相對集中、排列有序的西漢木槨墓群、東漢磚石墓群以及房屋遺跡、陶水井、排水管、窯址和大量建筑構(gòu)件、生活用具等遺存。對研究古代賨人及渠江流域早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006年,城壩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漢闕
漢闕有石質(zhì)“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筑的“活化石”。目前,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占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土溪、巖峰兩鄉(xiāng),因此渠縣被譽為“中國漢闕之鄉(xiāng)”。漢闕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個部分組成,是完整的石質(zhì)仿木結(jié)構(gòu)建筑,充分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筑、石雕、書法等藝術(shù)。最著名的馮煥闕和沈府君闕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賨人谷穴居部落遺址
賨人谷,位于渠縣龍?zhí)多l(xiāng)。賨人谷擁有全國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遺址和賨人谷文化陳列館。穴居部落,是賨人在先秦時期,因避戰(zhàn)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臨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里的穴居部落。整個崖居群上下相通,左右相連;室與室之間有石梯、甬道及棧道相連。崖居建造有防御野獸和外族侵略的崖寨大門。洞穴內(nèi),在巖石上鑿成的神龕、石灶、石床等一應(yīng)俱全。它是川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穴居部落遺址。
長期以來,蜀文化影響力不斷攀升,如三星堆、金沙博物館等名享世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相比之下,巴文化卻猶藏深閨,世所鮮聞。既缺乏深入研究,更沒有很好地保護利用。差距就是潛力,達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巴文化歷史資源,傳承弘揚巴文化,有著廣闊的前景。
一是定位要科學(xué)。就目前達州的四大文化進行優(yōu)勢比較,論紅色文化的厚重不如巴中、廣安;論生態(tài)文化的優(yōu)美不如不如巴中光霧山、諾水河;論民間民俗文化的豐富,也不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唯有巴文化在達州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具有獨特優(yōu)勢。市黨代會、人代會已經(jīng)響亮提出要將達州建設(shè)成為全國巴文化高地的目標,[4]這一目標定位是科學(xué)準確的。要將“達州—巴人故里”“羅家壩遺址——巴人祖源”“城壩遺址——賨國故都”“渠縣——中國漢闕之鄉(xiāng)”等作為城市名片精心打造,務(wù)求出彩。
二是保護要加強。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保護好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如渠縣城壩遺址,在當(dāng)?shù)剞r(nóng)家豬圈、地壩、圍墻上隨處可見漢磚作墻,當(dāng)?shù)厝瞬灰詾檎洹_@種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一方面,應(yīng)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些珍貴文物加以保護,另一方面,要積極想辦法,讓這些珍貴的文物“活”起來,充分發(fā)揮其價值作用。
三是利用要加快。為弘揚巴文化,我市已建成達州博物館、漢闕博物館、賨人谷及賨人文化陳列館、巴人文化廣場,還應(yīng)加快羅家壩、城壩兩個國家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的建設(shè),將羅家壩作為巴文化的三星堆、城壩作為巴文化的金沙來打造。同時,應(yīng)將巴文化融入到巴山大峽谷、雙魚湖水庫等旅游開發(fā)項目建設(shè)中,使巴文化成為達州旅游開發(fā)的最為珍貴的特色資源,提升巴文化對外影響力,搶占全國巴文化建設(shè)高地。
四是研宣要深廣。要整合各種研究力量,造就實力雄厚的研究隊伍,廣泛開展學(xué)術(shù)交流、課題研究、成果推介,形成強有力的研究和推介攻勢。要借助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的智慧力量,加強巴文化的研究、討論和交流,特別是位于達州的四川文理學(xué)院在這方面大有可為。要利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展示巴文化,加大對考古發(fā)掘和達州“巴人祖源”、“賨國故都”等的宣傳報道,擴大巴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力。要充分動員全市文藝界力量,以巴文化為題材,通過創(chuàng)作影視、戲劇、歌舞、小說、詩歌、美術(shù)等各類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再現(xiàn)巴文化,讓巴文化深入人心。
五是保障要有力。要根據(jù)立法法、文物保護法等相關(guān)法律,適時對巴文化保護利用進行地方立法,將該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提供堅強的法制保障。要完善相應(yīng)工作機構(gòu),加強對巴文化遺址,尤其是重點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的協(xié)調(diào)、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快速有效地推動各項工作。要切實重視巴文化考古和研究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引進這方面的碩博人才,同時,把社會上和高校里對巴文化有研究特長的人員組織起來,給他們定課題、出經(jīng)費,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推出高質(zhì)量的研究成果。要將“巴文化高地”建設(shè)的各項工作經(jīng)費納入財政預(yù)算。研究國家相關(guān)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要廣泛發(fā)動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建設(shè)資金,形成共同保護、共同開發(fā)、共享成果的良好格局。
[1] 中國達州巴文化研討會組委會.中國達州·巴文化研討會主題報告匯編[R].四川省文化產(chǎn)業(yè)商會,2016:57-60.
[2] 劉興國.巴文化縱橫:下 [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
[3] 袁文革,楊 華.巴人巴國巴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4] 包 惠.在中國共產(chǎn)黨達州市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6-10-17].http://www.dazhou.gov.cn/articview_20161017100017137.html.
[責(zé)任編輯 范 藻]
Enrich Ba Culture and Improve Soft Power in Dazhou
XV Jian
(Standing Committee of Dazhou Municipal NPC,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The culture of Chinese People diversifie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among which Culture Ba is a part of Ba and Shu Culture as well as a pert of Chi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Sichuan, Chongqing and Hubei have done many jobs about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n Culture Ba, with which is combined the tourism and soft power and which has achieved certain effects. Dazhou, “the Home of Ba People”, locates in the centre of Ba Culture and relics, so it is high time to inherit and enrich it.
Culture Ba; Ba people; Dazhou; “the Home of Ba People”
2017-03-17
胥 健(1958—),男,四川岳池人。達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主要從事巴文化研究。
G127
A
1674-5248(2017)04-0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