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青
摘 要: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四十卷,《中華大藏經(jīng)》及《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均只據(jù)各自校本列出異文,亦未見有綜合??薄9时疚囊浴吨腥A大藏經(jīng)》為底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為對校本,對《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的部分內容進行???。
關鍵詞: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中華大藏經(jīng) 大正藏 ???/p>
漢譯佛典律藏中,學者歷來多重視《四分律》之研究,而義凈所譯《根有律》則未受到重視。實則《跟有律》內容豐富,語言簡明易懂,所記載的大量有關佛陀制定戒律故事未于其他律藏中見。對于研究古印度佛教制戒、漢傳佛教戒律、佛教戒律演變以及漢語詞匯和語法的演變都具有極大的價值。其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下稱《雜事》)尚未見有綜合???。
《中華大藏經(jīng)》本《雜事》以《趙城金藏》本為底本,(缺處以《高麗藏》本補),以《資福藏》(下《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中簡稱資)本、《磧砂藏》(下簡稱磧)本、《普寧藏》(下《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中簡稱普)本、《永樂南藏》(下簡稱南)本、《嘉興藏》(下《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中簡稱徑)本、《龍藏》(下簡稱清)本以及《高麗藏》(下簡稱麗)本為校本。
《大正藏》本《雜事》以《高麗藏》本為底本,以《資福藏》(下《大正藏》本校記中簡稱【宋】)、《普寧藏》(下《大正藏》本校記中簡稱【元】)、《嘉興藏》(下《大正藏》本校記中簡稱【明】)、宮內省圖書寮的北宋本一切經(jīng)(《崇寧藏》、《毗盧藏》混合本,下《大正藏》本校記中簡稱【宮】)以及上野帝室博物館正倉院藏古寫經(jīng)(下《大正藏》本校記中簡稱【圣】)為校本。
本文???,底本與校本所列參校本,均作參校。本文獨立引文以《中華大藏經(jīng)》本為準,并注明冊數(shù)、卷數(shù)、頁碼、欄位及行數(shù)。例:《中華大藏經(jīng)》本39冊卷2第12頁下欄第13行標為(冊三十九/卷二/頁一二/下/行一三)。引文下列《中華大藏經(jīng)》本及《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本原校記,若無校記則注明?,F(xiàn)選取其中八則,如下:
1.佛觀大眾隨眠意樂,稱機法。(冊三十九/卷二/頁一二/下/行一三)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資、磧、普、南、徑、清“眠”作“根”;
《大正藏》本校記:眠=根【宋】【元】【明】【宮】;
按:當依底本作“眠”?!半S眠”意為煩惱,《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若煩惱品所攝種名粗重亦名隨眠者”①,三藏法師玄奘譯《成唯識論》卷第九:“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zhí)遍計所執(zhí)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②又“意樂”在此意為快樂或意愿。唐釋澄觀《華嚴經(jīng)疏》卷六:“佛以利生為意樂故?!雹厶魄鍥錾酱笕A嚴寺沙門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卷第十:“謂有問言。云何教導。應答彼言。隨諸眾生意樂各異。順彼所欲方便開示?!雹茏鳌懊摺眲t可與下文“意樂”相應?!稘h語大辭典》“根”條曰:“佛學名詞。佛家指能產(chǎn)生感覺、善惡觀念的機體或精神力量。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雹萑糇觥案眲t“隨根”意為隨大眾根,則原文文意不甚通。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八:“爾時世尊以妙伽他答淨飯王已,次觀大眾意樂隨眠界性差別,稱彼根機而為說法。”⑥故依底本作“眠”為佳。
2.遂徃市中,買取劫貝拈成細縷,于織令其好織,直千金錢。(冊三九/卷二/頁一四/中/行二)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磧、普“貝”作“具”;
《大正藏》本校記:貝=具【元】;
按:當作“貝”。翻經(jīng)沙門慧琳撰《一切經(jīng)音義》卷第六十一“拈劫貝線”條注:“拈劫貝線者,拈劫貝草花絮以為織縷線也。織為白?布也?!雹哂址?jīng)沙門玄應撰《一切經(jīng)音義》卷第十四有“劫貝”條,注:“或云刧波育,或言劫婆娑,正言迦波羅。此譯云樹花名也,可以為布。”⑧故當依底本作“貝”。
3.時彼長者移婦尸骸置于薪上,以火焚燎,猛焰既發(fā)身爪咸焼,唯近腹邊一無傷。(冊三九/卷二/頁一二/中/行五)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諸本(不含石本)“爪”作“分”;
《大正藏》本無校記,即作“分”;
按:當依諸本及《大正藏》本作“分”。身分,四肢手腳之意,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只律》卷第三:“王捉者,王使人執(zhí),或捉其手及余身分,是名捉。”⑨《摩訶僧只律》卷第四:“身分者,若手、若肘、若腳、若膝,及余身分殺人者,波羅夷,是名身分?!雹庖η亓Y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第二十二:“腋已下者,腋已下身分。膝已上者,膝已上身分也?!眥11}作“身分”解與下文“唯近腹邊一無傷損”相符。又《四分律》卷第二十二:“身者,從足指乃至頭發(fā)。”{12}《漢語大辭典》“爪”條:“人的指甲。亦指手指或手?!辈⒁端貑枴の宀厣烧摗罚骸案沃辖钜?,其榮爪也?!奔啊妒酚洝っ商窳袀鳌罚骸凹俺赏跤胁∩醮?,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眥13}為證。若作“爪”則“身爪”含腹部,與下文不符。故應作“分”。
4.二魚皆大。若煞一者其亦壞,可系于柱安在水中,勿令命斷,須宍之時生取而賣。(冊三九/卷九/頁七一/中/行二)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資、磧、普、南、徑、清“賣”作“食”;
《大正藏》本校記:賣=食【宋】【元】【明】【宮】;
按:當作“賣”?!陡菊f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八亦有五百漁人補二大魚一事:“流惠河邊有五百人,捕魚為業(yè)。時大海內忽有二大魚流入彼河,諸人捕獲,共作是議:‘若斷魚命肉便臭爛,無人頓易,宜可繩系。有須買者,續(xù)截秤賣,庶得精新?!眥14}故當依底本作“賣”。
5.彼言:“圣者!諸凡俗人我元不與。何不止令其費?”(冊三九/卷十/頁八零/下/二三行)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磧、麗“元”作“無”;
《大正藏》本原文作:“諸凡俗人我無不與”,校記:無=元【宋】【元】【明】【宮】;
按:應作“元”。長者施瓶器與寺院,比丘見守園人及諸俗旅隨意取用不還而不阻止。后瓶器盡,比丘欲長者再施,故長者有此句。若做“無不”則此句意為:諸凡俗人我沒有不給瓶器的。與下文問諸比丘為何不阻止相矛盾。若做“元”則“元不”之意為本不。即此句則意為:諸凡俗人我本不給??膳c下文相符。另,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譯《金光明經(jīng)》卷第四:“吾被差來時,檢爾算壽元不合死……”{15}《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一:“其喬答摩自出家已來,元不曾見,如何得殺?”{16}《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三:“須知西方入眾,元不著鞋履……”{17}可為旁證。故此當作“元”。
6.如是四天王宮,及三十三天、夜摩天、都史多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相聞聲咸斯語:“唯愿世尊命長遠住過劫數(shù)?!保▋匀?卷十/頁八二/上/行三)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資、磧、普、南、徑、清“都”作“覩”;
《大正藏》本校記:都=覩【宋】【元】【明】【宮】;
按:應作“覩”?!稘h語大辭典》“覩”條:“同‘睹??匆?;察看?!眥18}又《佛光大辭典》“兜率天”條:“兜率,梵名Tuita,巴利名Tusita,西藏名Dga-ldan。又作都率天、兜術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兜師陀天、睹史多天、兜駛多天……與夜摩天合稱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19}故知此為音譯。查義凈譯所有經(jīng),僅見此一處作“都史多天”,其余均為“覩史多天”。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八:“……夜摩天、覩史多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20}《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八:“爾時光至上方者,其光普遍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覩史多天、化樂天……”{21}故此當作“覩”。
7.告云:“仁今乃于怨家之內生敬信心,此逝多林常有五百青衣藥叉,由我愿言令人長壽。若不爾者定被藥叉吸爾精氣。”(冊三九/卷十/頁八四/中/行五)
《中華大藏經(jīng)》本校記:諸本(不含石本)“人”作“仁”;
《大正藏》本無校記,即仁;
按:當依諸本作“仁”。上文有相似句為“圣子!仁今何故于怨讎內而為出家,此逝多林常有五百青衣藥叉,由我咒愿令汝長壽。若不爾者定被藥叉吸其精氣……”{22}上文句中“仁”與“汝”均指“圣子”。故知“仁”為特指。若做人“人”,則為泛指,例隋天臺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菩薩戒義疏》卷上:“甘露門者嘆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眥23}國學進士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第四:“早晨清淨念此七遍。令人長壽?!眥24}故當作“仁”,以指上文心懷正信長者。
8.愿此福利資舍識,猛火變作妙蓮池。(冊三九/卷一四/頁一一八/下/行五)
《中華大藏經(jīng)》校記:資、磧、普、南作“含”、徑作“舍”;
《大正藏》校記:舍=含【宋】【元】【宮】【圣】,=舍【明】;
按:當為“含”。“含識”者,《大懺悔文略解序》:“含識者。含靈抱識也。此指四生而言。實則眾生。”{25}粵東鼎湖沙門釋弘贊在犙注《沙彌學戒儀軌頌注》:“一切諸含識者。謂一切六道四生。”{26}《佛光大辭典》“含識”條:“梵語sattva,巴利語satta。音譯薩埵。意譯有情、眾生。即指含有心識之有情眾生。指一切生物。又作含靈、含生、含類、含情、稟識。以一切眾生皆有心識,故稱含識;此總攝六道之有情眾生。”{27}又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jīng)》卷第三十三:“具諸德力無畏人,唯尊能度諸含識?!眥28}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六:“名稱十方隨順一切,于諸含識生大慈悲”{29}可為旁證。做“舍”蓋因與“含”字形相似而誤。若做“舍”則“舍識”指意識的一種狀態(tài),是識的一種。四明龍山足庵沙門戒度述《靈芝觀經(jīng)義疏正觀記》卷下:“舍識者,謂三世之識,復無邊際緣。多則散,能破于定,還復舍之,緣無所有?!眥30}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jīng)》卷第四十二:“若有比丘于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脫者,唯有余識,此何等識?樂識、苦識、喜識、憂識、舍識。”{31}此二均與文意不符,故當作“含”。
注釋:
①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第43冊第12頁。
②同上,第31冊第48頁。
③同上,第7冊第664頁。
④同上,第35冊第572頁。
⑤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
詞典出版社,1991.06.第4卷第1012頁。
⑥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1996.第23冊第719頁。
⑦同上,第54冊第713頁。
⑧同上,第56冊第1023頁。
⑨同上,第22冊第244頁。
⑩同上,第22冊第255頁。
{11}同上,第22冊第715頁。
{12}同上,第22冊第715頁。
{13}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
詞典出版社,1991.06.第6卷第1101頁。
{14}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1996.第22冊第0096頁。
{15}同上,第16冊第358頁。
{16}同上,第24冊第103頁。
{17}同上,第24冊第465頁。
{18}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
詞典出版社,1991.06.第10卷第338頁。
{19}佛光山星云大師監(jiān)修;慈怡法師.佛光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第4385頁。
{20}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1996.第23冊第835頁。
{21}同上,第24冊第36頁。
{22}同上,第39冊第164頁。
{23}同上,第40冊第570頁。
{24}同上,第47冊第262頁。
{25}同上,第30冊第920頁。
{26}同上,第60冊第713頁。
{27}佛光山星云大師監(jiān)修;慈怡法師.佛光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第2833頁。
{28}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1996.第03冊第806頁。
{29}同上,第24冊第182頁。
{30}同上,第22冊第415頁。
{31}同上,第01冊第691頁。
參考文獻:
[1]任繼愈主編.中華大藏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7.
[2]日本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M].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
[3]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辭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06.
[4]印順.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M].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
[5]王邦維.唐高僧義淨及其著作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6]陳義孝居士.佛學常見詞匯[M].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
[7]佛光山星云大師監(jiān)修;慈怡法師.佛光大辭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8]任繼愈.佛教大辭典[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9]丁福保.佛學大辭典[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