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冬莉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重慶 401120)
基于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鄧冬莉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重慶 401120)
儀器分析作為一門化工、醫(yī)藥、冶金、食品、環(huán)保、輕工等專業(yè)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是相關專業(yè)學生后續(xù)課程學習的基礎前提,也是從事檢驗相關崗位所必須掌握的技術能力。針對高職目前儀器分析課程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打破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劃分,構建儀器分析新的教學體系,將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組合,從而提升學生對儀器分析方法在實際檢測中的應用能力。
儀器分析;理實循環(huán);教學改革
作為物質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tài)等信息的有效檢驗技 術,儀器分析在許多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以及人們更加苛刻的分析要求,越來越多的先進儀器設備應用于分析檢驗,也使得我們對物質的分析更依賴于儀器。因此,現(xiàn)代化的企業(yè)對檢驗崗位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需要在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的掌握外,還必須具備現(xiàn)代化操作技能。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與否以及是否具備知識技能融會貫通的能力,這對他們今后相關課程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就業(yè)競爭力和持續(xù)的發(fā)展?jié)摿λa(chǎn)生的影響不可忽視。
作為一門承前啟后的課程,儀器分析是將化學、物理、電子技術等多門學科的知識綜合應用,相對于化學分析的知識面更加復雜多元;同時,各種儀器方法的運行原理和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掌握難度相對較大;另外,由于課程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儀器成本較高,教學設備與學生數(shù)量相比無法做到1∶1的配套,因此,怎樣利用相對緊缺的教學資源實施教學任務才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儀器原理結構、掌握儀器操作方法并能夠學以致用的完成實際的分析任務,對任課教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
通過對一些高職學校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情況的調查發(fā)現(xiàn),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課程設置、教師的教學過程的組織與設計等一些因素也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一些學校儀器分析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是獨立的兩門課且授課教師不同,這往往導致教學側重點不同,使得理論和實踐不能夠很好的相互銜接,影響學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情況,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同時,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不齊,大部分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有限,造成了他們對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到位;雖然很多學生喜歡做實驗,但由于不理解而不敢動或僅僅為做而做,不知為何做,為什么要這么做,最后造成了只見現(xiàn)象、不見規(guī)律,不會舉一反三,從而無法達到“實踐出真知”的效果。
顯然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后的教學效果往往是學生只知道有這樣一些儀器,但對這些儀器可以用來檢測什么物質,怎么檢測全然不知。這樣的培養(yǎng)結果對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未來在職業(yè)道路上的成長深造是十分不利的,也違背了我們培養(yǎng)高素質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初衷。面對這些確實存在的問題,儀器分析的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必須的。
通過對往屆的畢業(yè)生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進入工作崗位一段時間后,他們都會有一個比較深刻的體會:在學?;巳陼r間都沒學明白的知識到了工作中幾個月就能搞懂,經(jīng)過一年半載的磨練,他們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職場高手。這個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理論和實際之間缺乏銜接,因此結合現(xiàn)有的條件和自身的情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創(chuàng)新和嘗試。
(1)建立理實循環(huán)的課程體系,以促進理論實踐的雙贏
根據(jù)高職學生喜歡動手,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打破理論和實驗課程設置的明顯界限,遵循學生的接受規(guī)律設計教學內容。在每個新知識的理論講述前進行一次感性認識的實驗,在理論部分學習后又進行一次理論鞏固及加深拓展的實驗,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理論”這樣的理實循環(huán)模式,由易到難,每個實驗都能緊扣一個理論知識點,每一個實驗現(xiàn)象又能被理論充分解釋,層層遞進,重點各不相同,真正將理論和實踐做到有機結合。通過這樣的課程體系的建立,使學生不僅理解理論,并能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連續(xù)性的實驗中不斷提升實驗操作能力、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2)篩選有用又有趣的課程內容,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現(xiàn)有的這些實驗項目中不乏一些非常經(jīng)典且具有示范效果的實驗,從中選擇一些現(xiàn)象比較有趣的實驗,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掌握并熟悉最基本的儀器操作,培養(yǎng)他們正確使用儀器、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同時,也結合儀器的應用領域以及當?shù)馗黝惼髽I(yè)的生產(chǎn)情況,選擇一些與實際生產(chǎn)以及日常生活比較貼近的應用型實驗,調動他們對技能的進一步提升應用的興趣。利用這些真實又富有生活意義的實驗,教會學生實驗設計的思路,如何應用某個儀器完成某個樣品的具體檢測項目。通過幾個這樣的實驗,學生不僅鞏固了儀器的操作,更多的是掌握了如何建立檢測方法、完成實際樣品分析的技能。
(3)多形式實訓方式交叉結合,以加快實踐技能的升華
為了保證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下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采取“仿真+實操、小組+實訓”的教學方式完成技能的培養(yǎng)。在每種儀器方法的操作學習前,先用仿真軟件讓學生了解儀器的內部結構,熟悉儀器的基本操作,之后再將教學對象進行分組,每組人數(shù)3到4人一起進入實操練習。在每個人都掌握了儀器的基本操作后,大家可以在相互討論、相互協(xié)作中完成實驗任務,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墓ぷ髯黠L的同時也形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另外,在每個儀器項目結束后進行一個實訓練習,選擇一些簡單的實際樣品,設定幾個檢測項目,鍛煉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實訓中由學生自己選擇儀器方法、擬定實驗方案,完成檢測任務。通過這種方式的鍛煉,才能使學生在面對不同樣品的具體分析任務時真正的充滿自信,游刃有余。
按照上述的改革思路,我們在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通過這樣的理實一體項目化的課程設計,我們將儀器分析課程分為4個教學模塊分類教學,采用項目制進行項目訓練,每個項目任務各有重點,將所有的知識難點涵蓋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呈現(xiàn)出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知識技能理解的更加全面,實踐技能掌握的更加透徹,教學目標的更好實現(xiàn)不僅獲得了學生的歡迎,同時也提升了他們學習能力,使他們在實習期間獲得了企業(yè)的認可。同時,為了適應課堂需要而帶來的創(chuàng)新變化,也使任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因此,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改革對學生、教師、企業(yè)都有積極的意義。
[1]朱偉軍.理實一體化教學在高職儀器分析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22).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Competence
Deng Dongli
(Faculty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Chongqing, 401120)
As one of the basic core curriculum of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metallurgy, f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ght industry, instrument analysis cours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y of following courses and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work for students. Aiming a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law of students, the boundar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s was break and a new teaching system was build for instrumental analysis, which optimizes the course content, and could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using instrumental analysis method in the actual detection.
instrumental analysis;theory-practice circular;teaching reform
G712
A
(責任編:李燕)
重慶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高職專業(yè)課程“線上”和“線下”融合教學以及教學資源的綜合開發(fā)與利用研究”(項目編號:CQGJ15534);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改革項目“技能大賽引領下高職儀器分析課程“理實循環(huán)進階”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GZYJG1522)。
鄧冬莉(1984~),女,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工業(yè)分析技術專業(yè)相關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