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陽琴++謝建國
摘要: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的月度數(shù)據(jù),運用Johansen協(xié)整檢驗和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實證分析了實際有效匯率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動態(tài)關系。分析結果表明:在短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都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而在長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存在差異,其中,對出口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對進口表現(xiàn)為正向沖擊但并不顯著;無論在短期還是在長期,出口的匯率彈性都大于進口的匯率彈性。更進一步地看,實際有效匯率波動更多的是通過影響出口而非進口來影響國際收支變化。
關鍵詞:對外貿易投資;實際有效匯率;進出口貿易;VEC模型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強制性生育政策、低生育陷阱與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微觀機理與實證檢驗”(項目編號:7147311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長江三角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開放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6JJD790025)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03-0097-05
一、引言與相關文獻綜述
對外貿易、投資和消費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迅猛發(fā)展,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01年的4.2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5年的24.59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2015年,受低迷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出現(xiàn)了“雙降”,全年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同比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同比下降13.2%,但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占GDP的36.3%,其中出口占GDP的20.9%,進口占GDP的15.4%。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增長中仍起著重要作用,更是新形勢下提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很多,而匯率水平無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匯率水平,尤其是實際有效匯率水平直接影響了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本國匯率貶值將降低以外幣計價的出口商品價格,從而增強本國出口商品競爭力,有利于出口;本國匯率貶值將提高以本幣計價的外國商品的價格,從而不利于進口。相反,匯率升值則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大幅升值。截至2015年6月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45.62%,實際有效匯率升值55.75%。匯改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進一步加大,這無疑將直接影響未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走勢。
關于匯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國內外學者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趪H收支調節(jié)理論的馬歇爾—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認為:當出口商品的匯率彈性與進口商品的匯率彈性之和大于1時,本幣貶值有利于改善一國的國際收支;相反,當進出口商品的匯率彈性之和小于1時,本幣貶值會惡化一國的貿易收支。隨后的大量研究圍繞著馬歇爾—勒納條件的驗證展開。Rose(1991)利用1974年到1986之間的年度數(shù)據(jù)對5個主要OECD國家貿易收支的實證研究表明,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并不顯著,馬歇爾—勒納條件不成立①。Bahmani-Oskooee(1998)利用協(xié)整方法研究了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彈性,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彈性足夠大,貨幣貶值有利于改善貿易收支,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②。Wilson(2001)通過分析貨幣貶值對馬來西亞、韓國和新加坡的貿易收支的影響,得出馬歇爾—勒納條件在這些國家不成立③。Inrandoust,Ekblad和Parmler(2006)利用基于似然估計的面板向量協(xié)整方法分析了1960年到2001年瑞典和主要貿易伙伴之間雙邊貿易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結果顯示8個主要貿易伙伴國中僅有兩個國家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④。Sastre(2012)通過實證研究認為貶值有利于改善西班牙的貿易收支⑤。從已有的研究來看,匯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還沒有一致的結論。
學者們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中國進出口貿易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結論差異較大。謝建國、陳漓高(2002)通過協(xié)整分析及沖擊分解,驗證人民幣匯率貶值對中國貿易收支的改善并沒有明顯影響,中國貿易收支短期主要取決于國內需求狀況,而長期則取決于國內供給狀況⑥。盧向前、戴國強(2005)利用1994—2003年月度數(shù)據(jù)對人民幣實際匯率與進出口貿易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存在著顯著的影響⑦。谷宇、高鐵梅(2007)認為在長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進口、出口的影響顯著不同,對進口表現(xiàn)為正向沖擊,對出口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在短期,對進口、出口都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但對進口的沖擊效應稍大⑧。Zhang和Sato(2012)利用1987—2009季度數(shù)據(jù)建立和估計了VAR模型,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的貿易平衡受到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為外部需求沖擊⑨。丁正良、紀成君(2014)建立VAR模型對1978—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進出口貿易以及實際匯率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實際匯率貶值促進出口貿易,對進口貿易影響較弱;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關系⑩。楊凱文、臧日宏(2015)使用GARCH模型測算人民幣匯率波動,運用ARDL協(xié)整方法研究在現(xiàn)行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傳導效應,研究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具有負面的傳導效應,國際貿易尤其是出口貿易會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11}。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對匯率和進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價值的結論。但由于數(shù)據(jù)來源、模型建立、計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所得結論并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本文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采用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的月度數(shù)據(jù)作為樣本,研究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與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以月度數(shù)據(jù)代替年度數(shù)據(jù)與季度數(shù)據(jù),建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且在構建模型時加入外商直接投資這一變量,從而更好地評估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進出口貿易的短期與長期影響。
二、模型的構建和數(shù)據(jù)、變量的選取
1. 分析框架
考慮一個不完全替代模型,進口商品與出口商品均為非完全替代品。我們假定本國的進口需求M是本國的國民收入水平YD、本國商品價格P、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人民幣名義匯率E的函數(shù)。本國的出口需求X是貿易伙伴國的國民收入水平YW、本國出口商品價格PX、貿易伙伴國的商品價格P*、人民幣名義匯率E的函數(shù)。假定本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等于本國的商品價格P,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等于其國內的商品價格P*。我們不考慮供給方面的影響,假定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無窮大,則進出口貿易的函數(shù)可以表示為:
實際有效匯率REER(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是對名義匯率進行物價調整后得到的匯率,反映了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有:
因此,式(1)和式(2)可改寫為:
為了甄別外商直接投資(FDI)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我們進一步將FDI這一變量引入進出口方程,有:
本文將對模型(6)和模型(7)分別建立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
2. 數(shù)據(jù)和變量的選取
鑒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進出口貿易的短期波動性大,本文采用月度數(shù)據(jù),樣本期為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進出口月度數(shù)據(jù)來自EIU數(shù)據(jù)庫,并根據(jù)進出口價格指數(shù)調整為定基數(shù)據(jù)。進出口價格指數(shù)來自中經網月度數(shù)據(jù)庫,并根據(jù)2009年1-12月《中國對外貿易指數(shù)》各期進行了向前和向后的定基轉換為以2005年為100的定基數(shù)據(jù)。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來自國際清算銀行(BIS)數(shù)據(jù)庫。本文中,REER上升表示人民幣升值,REER下降表示人民幣貶值。FDI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經網數(shù)據(jù)庫,由于缺乏GDP的月度數(shù)據(jù),所以國內收入水平YD以工業(yè)增加值指數(shù)代替,工業(yè)增加值指數(shù)來自BVD的EIU數(shù)據(jù)庫。國外收入水平YW是以美元衡量的實際的外國收入,由中國主要的出口貿易伙伴國的國民收入按照各國占中國出口貿易的權重加權得出,YW=∑wiYi。其中,i為我國主要的十大出口貿易伙伴國,即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荷蘭、英國、俄羅斯、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亞。wi為貿易權重,根據(jù)IMF《國際貿易方向統(tǒng)計》各期貿易伙伴國占中國出口貿易的權重計算得出。Yi為各國的月度GDP,由各國季度GDP通過二次函數(shù)插值法計算得出。以上數(shù)據(jù)都轉換為以2005年為基期的定基數(shù)據(jù),并采用X12加法模型進行季節(jié)調整后取自然對數(shù),分別記為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由于進口、出口、國內收入水平、國外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都具有內生性,因此本文采用向量自回歸 (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進行分析。VAR模型是由Sims(1980)最先提出的一種多變量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該模型不以經濟理論為基礎,直接考慮時間序列中各經濟變量間的關系,采用多個方程聯(lián)立的形式,把系統(tǒng)中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tǒng)中所有內生變量的滯后值的函數(shù)來構造模型,模型的每一個方程中,內生變量對模型的全部內生變量的滯后值進行回歸,進而估計全部內生變量的動態(tài)關系。VAR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其中,yt是k維內生變量列向量,xt是d維外生變量列向量,p為滯后階數(shù),T為樣本個數(shù),k*k維矩陣Φ1,∧,Φp和k*d維矩陣H是待估計的參數(shù),ξt為k維擾動向量。
VAR模型只有在變量是平穩(wěn)的條件下才是穩(wěn)定的。如果時間序列不平穩(wěn),但變量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可以建立具有協(xié)整約束的VAR模型,即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的一般表達式為:
其中,ecm是誤差修正向量,反映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系數(shù)矩陣a反映了變量之間偏離長期均衡狀態(tài)時將其調整到均衡狀態(tài)的調整速度,系數(shù)矩陣Γi反映各個變量的短期波動對作為被解釋變量的短期變化的影響。VEC模型既衡量了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也反映了變量之間的短期變化。
1. 變量單位根及協(xié)整檢驗
在利用變量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本文采用擴展的迪克—富勒(ADF)檢驗對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注:***、**、*分別表示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零假設。
由ADF檢驗可以看出,lnexport,lnimport, lnreer, lnfdi, lnyd,lnyw均為非平穩(wěn)序列,而它們的一階差分項是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因此,所有的變量均為一階非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I(1)。它們之間可能存在著協(xié)整關系。Johansen在1988年及1990年與Juselius一起提出了一種以VAR模型為基礎的多變量協(xié)整檢驗方法,將所有的變量都視為內生變量,相對于單變量協(xié)整模型而言,殘差更小,解釋力更強。我們對模型(6)和模型(7)分別進行協(xié)整檢驗,根據(jù)赤池信息準則(AIC)確定合適的滯后期。檢驗結果見表2、表3。
檢驗結果顯示,模型(6)和模型(7)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沒有協(xié)整關系的零假設,并接受至多有一個協(xié)整向量的零假設。因此,模型(6)和模型(7)存在協(xié)整關系,且僅存在一個協(xié)整向量。
括號內的數(shù)字為t統(tǒng)計量。進口協(xié)整方程顯示,長期內,實際有效匯率會對進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匯率升值增加進口,匯率貶值減少進口,但這種影響并不顯著。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的影響,并且兩者在統(tǒng)計上都是顯著的。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影響的彈性都大于1。協(xié)整檢驗結果表明,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的長期影響不顯著。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進口主要受國內需求的拉動。2001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9.6%,國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拉動了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進口商品的需求受價格因素的影響較??;另一方面,我國的進口貿易主要以初級品和資本品的進口為主,這些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小,因此匯率水平導致的進口價格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也較小。出口協(xié)整方程顯示,長期內,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形成負向的沖擊,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并且統(tǒng)計上都是顯著的。這一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將不利于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相反,實際匯率的貶值則將促進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由出口協(xié)整方程可以看出,國外收入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擴大對中國的長期出口也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從變量的系數(shù)大小來看,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的彈性都大于1。
2. VEC模型
由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的結果可知,進出口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或國外收入、外商直接投資之間存在著協(xié)整關系,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VEC模型研究各變量之間動態(tài)的短期和長期關系,VEC模型的最優(yōu)滯后期根據(jù)赤池信息準則(AIC)確定,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從進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內,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并且這些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在短期內會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匯率升值會抑制進口。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進口將在滯后兩期時減少1.2個百分點。國內收入在滯后兩期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國內收入上升增加進口需求,收入每增加1個百分點,進口將增加0.626個百分點。外商直接投資在短期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但影響較小,外商直接投資每增加1個百分點,進口增加0.08個百分點。這與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長期影響方向相反,表明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內會帶動相關設備、產品的進口,增加進口,而長期則會產生替代進口的作用。進口VEC模型表明,短期內匯率對進口會形成負向沖擊,出現(xiàn)匯率升值抑制進口的現(xiàn)象,與谷宇、高鐵梅研究得出的結論相似。這一結論與傳統(tǒng)的國際經濟學理論相悖。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解釋:一方面,匯率影響具有滯后性。匯率升值后,由于合同期的存在以及價格和市場的滯后反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滯后才會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另一方面,這與市場的匯率升值預期有關。當市場存在升值預期時,理性的進口商會推遲進口,以獲得更多的利益。2001年以來,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幅度較大,市場的確普遍存在著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此外,長期協(xié)整關系對短期進口貿易的調整非常微弱并且不顯著。
從出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內,除了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的影響是統(tǒng)計顯著外,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并不顯著。短期內,匯率對出口形成負向沖擊,匯率升值增加出口,匯率貶值減少出口。匯率的影響在滯后兩期才產生效果,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短期出口將下降1.315個百分點,低于長期中的出口匯率彈性,但大于短期的進口匯率彈性。國外收入的增加轉化為出口需求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時滯,因此短期內不影響進口需求,長期會對進口需求有正向的影響。同樣,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內無法轉化為出口生產力,不影響出口;長期有促進出口的作用。當變量之間偏離長期均衡時,長期均衡關系對出口的短期波動的調整也是非常微弱的。
3. 匯率變化的脈沖響應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shù)描述的是VAR和VEC模型中的一個內生變量的沖擊給其他內生變量所帶來的影響,觀察模型中的各變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沖擊是如何反應的。在VEC模型的基礎上,我們運用脈沖響應分析我國進口貿易、出口貿易受到國內外收入水平、實際有效匯率、外商直接投資擾動時變動的方向與變動的范圍。
圖1顯示了我國進口貿易對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響應。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shù)(單位:月度),縱軸表示進口對沖擊的反應。本期匯率的一個沖擊會對進口產生負向的影響,這種負向影響并沒有立即形成,從滯后兩期開始,在滯后三期達到最大值,并且此影響具有較長的持續(xù)效應。國內收入沖擊會對進口貿易產生正向的影響,在滯后三期時達到峰值,并從第五期開始形成穩(wěn)定的正向影響。盡管收入的沖擊影響幅度較小,但影響的持續(xù)時間較長。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貿易會形成正向沖擊,沖擊在滯后兩期時達到最大值,然后逐步減弱,直至沖擊影響消失。從進口貿易的脈沖響應可以看出,進口主要受匯率和國內收入的沖擊影響,且匯率的沖擊影響大于國內收入的沖擊影響。
下圖2顯示了我國出口貿易對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的脈沖響應。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shù)(單位:月度),縱軸表示出口對沖擊的反應。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際有效匯率沖擊對出口會形成負向的影響,在滯后三期時達到最大值,且影響具有較長的持續(xù)效應。比較圖1和圖2可以看出,匯率沖擊對出口的影響要大于對進口的影響。國外收入沖擊對我國出口貿易短期內幾乎沒有影響。外商直接投資會對我國出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在滯后兩期時形成最大的沖擊,且沖擊的影響時間較長,但沖擊的影響幅度較小。從出口貿易的脈沖響應看出,出口主要受匯率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影響,且匯率的沖擊影響大于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影響。脈沖響應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前文的結論。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的月度數(shù)據(jù),建立VEC模型分析了我國進出口貿易與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外商直接投資的長期協(xié)整關系和短期動態(tài)關系,研究結果顯示:(1)在短期,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匯率升值減少進口,匯率貶值增加進口;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都表現(xiàn)為正向沖擊。在長期,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但并不顯著;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2)在短期,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表現(xiàn)為負向沖擊,即匯率升值減少出口,匯率貶值增加出口;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沒有短期影響。在長期,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產生負向沖擊,而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產生正向沖擊。(3)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的影響大于對進口的影響,出口的匯率彈性大于進口的匯率彈性。
本文的分析結果表明,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尤其對出口貿易。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影響國際收支的路徑主要是通過影響出口而非進口,從實證分析結果來看,匯率貶值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都能增加出口,進而帶動國內經濟增長。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將不利于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相反,實際有效匯率的貶值則將促進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外貿依存度很高,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進出口出現(xiàn)雙降的2015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仍達到36.3%。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關系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受名義匯率、價格水平、外部沖擊等多方面的影響,匯率的調整要綜合考慮國內外多方面的因素,謹慎行事。
注釋:
① A. K. Rose,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s in a Popula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oes the “Marsholl-Levner” Condition H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0(3-4),
pp.301-316.
② M. Bahmani-Oskooee, Cointegr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Long-run Trade Elasticities in LC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1998, 12(3), pp.89-96.
③ P. Wils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Rrade Balance for Dynamic Asian Economies—Does the J-Curve Exist for Singapore, Malaysia and Korea?Open Economic Review, 2001, 12(4), pp.389-413.
④ M. Irandous, K. Ekblad and J. Parmler, 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Exchange Rate Sensitivity: Evidence From Likelihood-Based Panel Cointegration, Economic Systems, 2006, 30(2), pp.170-183.
⑤ L. Sastre, Simultaneity Between Export and Import Flows and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Economic Modelling, 2012, 29(3), pp.879-883.
⑥ 謝建國、陳漓高:《人民幣匯率與貿易收支協(xié)整研究與沖擊分解》,《世界經濟》2002年第9期。
⑦ 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經濟研究》2005年第5期。
⑧ 谷宇、高鐵梅:《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的分析》,《世界經濟》2007年第10期。
⑨ Z. Zhang and K. Sato, Should Chinese Renminbi be Blamed for its Trade Surplus? A Structural VAR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 2012, 35(5), pp.632-650.
⑩ 丁正良、紀成君:《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4年第12期。
{11} 楊凱文、臧日宏:《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傳導效應》,《財經問題研究》2015年第2期。
作者簡介:葛陽琴,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江蘇南京,210093;安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安徽安慶,246011。謝建國,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南京,210093。
(責任編輯 陳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