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霞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語文的力量并不在于聽說讀寫等基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在于建立在其基礎上的對文字力量的感悟。此中往往有一個從有痕到無痕的過程,有痕是為臺階,無痕是為境界。
一、有痕語文,現(xiàn)實世界
在教朱自清的《春》的時候,筆者忽然思考一個問題:這么多年讓學生背誦課文,又通過不同的方式去考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講,學生在背誦課文的時候,首先背的是一個現(xiàn)實世界,而這個現(xiàn)實世界還有兩層含義:一是純粹的文字,他們只是將朱自清的《春》這段文字,通過自己的信息加工形成一段記憶而已;二是文字所描述的春,于是“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這樣的文字,就在學生的大腦中構造出一幅春的景象。此時,這段文字在學生大腦中構建出來的表象可以說是一種寫實的情境,這就是描述春的景象,描述書中的孩子在春天里的嬉戲情形。
于是進一步,下次學生寫關于春的文字的時候,就有可能有意無意地受這些文字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筆下構建出類似的春的情景出來。這是學生從課文的文字中領悟的現(xiàn)實世界在自己筆下的延伸。
從現(xiàn)實世界構建對語文及語文學習的理解,是語文學習的必由之路,是學生形成語文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追求無痕語文并不忽視有痕語文這一基礎,反而要重視這一基礎,以使其能夠為無痕語文境界的達成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無痕語文,意義世界
李鳳老師的無痕語文所追求的有意義世界的成分。正如李老師自己所說,“‘無痕語文是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其中有孔莊的“不言之教”,也有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亦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要協(xié)調心靈,形成性格力量”。其實在筆者看來,無痕語文所追求的“無痕”的境界,是為了讓學生在有痕語文理解的基礎上,構建一種超越事物層面而直抵內心的一種意義世界。這其中既需要關注師生之間那種無教育之痕的關系構建,也需要關注學生在與文本互動的過程中無文本的意義構建。
在讀《春》的過程中,學生會關注到什么?筆者曾經(jīng)嘗試讓學生結合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意”,去想象自己所理解的春,去想象自己的生活與自己的世界。于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冒出這樣的觀點,朱自清的春意與自己的生活距離太遙遠,自己的學習生活更多的是無趣,更多的是壓力,還有學生說感覺自己承擔的是無意義的壓力。不得不承認學生的判斷是有道理的,其實在成人世界尤其是在老師的眼中,應試所導致的對學生學習的極致追求,確實并無太多益處,而且會破壞語文學習的意境。此時教師怎么辦?筆者以為最大的價值取向,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更有意義,同時又不影響他們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譬如當下的中考作文寫作,常常有求“意”的追求,于是在《春》一文的學習中,不妨引入孔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景,以讓學生感受古之孔子與今之朱自清各自所追求的意義世界。在這樣的比較中,學生可以悟得孔子的志趣“吾與點也”,也可以更深刻地悟得朱自清的自然之趣,譬如上面第一點所引用的《春》的一文的第三段。
學生又會在什么情境下關注到這些?畢竟他們只是初中生,構建純粹的意義世界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刻意給出這么一個意義世界,那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因此,引導學生思考意義世界的過程亦應當是無痕的。這就需要師生關系構建中的另一種潛移默化的關系,讓學生“用他們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讓“他們(學生)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
三、有痕為階,無痕為境
有與無之間的辯證關系十分有趣,文學世界里關于有與無的比喻也非常多。以“痕”為關鍵詞來看初中語文教學,看課堂上的有痕與無痕,顯然可以構建出有痕為階、無痕為境的認識。
這其中存在著循序漸進的關系,存在著從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關系,這種關系的遞進對于教師來說有著顯著的研究價值。筆者在學習、研究無痕語文的過程當中,一直存在著一種認識,即語文教學需要站在應試這一現(xiàn)實的土地上,仰望理想語文的星空。語文教學固然要堅持課程改革所秉持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也要堅持“以文化人”的學科理想。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語文學科的啟蒙特征顯然要在無痕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xiàn),此過程中通過有痕的學習過程,解決文本解讀中的工具性問題,要通過無痕的學習過程,領略文本背后的精神意蘊。
以有痕為階、無痕為境,可以為初中語文教學打開廣闊的天空之門,在這片天空中,語文教師的價值在于以無痕語文為橋,真正尋找到拉近自己與文本及學生距離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