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
摘 要:隨著繪本廣泛地被運用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繪本中蘊藏著許多美術元素,給美術教學帶來鮮活的生機?!?-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要“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細心觀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jīng)驗與素材”,“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等。繪本閱讀和美術活動都是孩子所喜愛的,繪本中蘊藏著許多可利用的美術資源,本文旨在觀察以繪本資源為切入點的大班美術活動,以實踐中遇到的實際現(xiàn)象和問題為突破口,解決以下問題:如何從繪本中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進行美術活動,如何指導以繪本資源展開的大班美術活動,等等。
關鍵詞:繪本資源 美術活動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形式多樣,有手工、繪畫、作品欣賞,不論哪一樣,可用的材料都很多,在豐富多彩的資源中,繪本以它獨有的語言文字和富有童趣的繪畫內(nèi)容,成為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新搭檔。當美術遇上繪本,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生出怎樣的風景呢?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繪本;動手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們更好地開展美術活動。因此繪本資源在大班美術活動中的運用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如何選擇繪本開展美術活動、利用繪本開展怎么樣的美術活動、如何進行指導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繪”選——如何挑選適合大班幼兒開展美術活動的繪本
大班幼兒表現(xiàn)欲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由于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fā)展,雙手的靈巧,使他們能操作更多的工具進行藝術表現(xiàn)。結合美術教學的形式是多元的,可以有繪畫、手工、美術欣賞等,我們在挑選繪本時就要帶著發(fā)現(xiàn)、分析的眼光來尋找符合這些特點,適合開展美術教學的繪本。在實際教學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類適合大班幼兒開展美術教學的繪本。
1.“畫”出來的繪本
這類型的繪本我又將它分成兩類,一類用的是不同的繪畫工具,除了有小朋友常見的蠟筆,還有油畫、水粉等。比如繪本《團圓》(油畫)、《幸福的大桌子》(蠟筆畫)、《小鼴鼠和蟬寶寶》(彩鉛畫)、《小蝌蚪找媽媽》(水墨畫)等,這些繪本可以讓孩子接觸到蠟筆以外的繪畫工具,欣賞繪本的同時激發(fā)他們對繪畫的興趣。將這些繪本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我們可以讓幼兒初步接觸這些不同的繪畫工具,嘗試自己用顏料、彩鉛等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
另一類是不同繪畫風格的繪本,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線描畫)、《花格子大象》(線條、色彩)等,我們在利用這些繪本開展美術活動時,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線描畫學習,以及用各種線條、色塊裝飾畫面。
2.“做”出來的繪本
除了上述“畫”出來的繪本,還有很多不是畫出來的繪本,比如《小黑魚》(拓印)、《剪紙繪本》(剪紙)、《云朵面包》(剪貼畫)、《落葉跳舞》(樹葉貼畫),另外還有像《爺爺一定有辦法》,圍繞一塊布展開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布藝貼畫等。這些繪本的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的畫,而是使用了不同的創(chuàng)作材料,欣賞這種類型的繪本時,我們可以讓幼兒進行美工活動,利用剪刀、膠棒、紙等工具進行不同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新體驗。
3.“看”的繪本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還包含欣賞活動,美術欣賞活動是培育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讓幼兒從小接觸經(jīng)典,與大師直接對話,這樣幼兒的眼界開闊了,對美的欣賞的知覺和選擇也就更敏感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師作品都適合幼兒欣賞,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美術作品。那么就有這樣一些繪本,把名畫融入繪本中,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欣賞到了各種大師的作品,比如《藏在名畫里的貓》、美術館奇遇》《威利的畫》等,利用這些繪本開展美術活動時,我們可以放下手中的筆,安靜地跟著故事徜徉在名畫中,讓孩子們接受一次美的洗禮。
二、“繪”玩——如何開展以繪本為載體的大班美術活動
有了這么多不同選擇的繪本,如何將它們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呢?結合實際教學,有以下幾點經(jīng)驗:
1.提煉式教學
繪本作為載體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去,就是為美術活動服務的,所以我們在開展美術活動時,不必將繪本內(nèi)容完整呈現(xiàn)給幼兒,可以提煉繪本中可利用為美術活動資源的重點作為導入,繼而展開美術活動。
比如《快樂的婚禮》,這是講述一群小豬參加婚禮的動畫繪本,小豬們?yōu)榱藚⒓雍门笥训幕槎Y,將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原本這是一個動畫,如果將它完整地呈現(xiàn)在課堂上會比較耗時,而重點就在小豬不同的造型上,那我在利用這個動畫繪本時,就可以將打扮不同的小豬造型單獨提煉出來,讓幼兒觀察,說說如果你是小豬的服裝設計師,你會怎么為他們打扮,嘗試用好看的圖案和線條來裝飾小豬的衣服。這樣,一個以繪本為載體的美術活動就生成了。
2.片段式教學
有些繪本可以提取一個片段和幼兒進行欣賞與創(chuàng)作。
比如繪本《螞蟻和西瓜》,這個故事簡單有趣,其中一群小螞蟻運用各種方式運西瓜的片段特別有趣:用小鏟子鏟西瓜、搭爬梯子運西瓜、咬緊牙齒拖西瓜……這些片段都可以拿出來作為切入點開展美術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特點,我們可以讓幼兒先觀察畫面,然后用剪貼和添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這些有趣的片段。
3.創(chuàng)編式教學
和語言領域的創(chuàng)編兒歌一樣,美術活動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編,用來豐富故事內(nèi)容,這樣的美術活動更能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但是相對來說難度也大一點。這類美術活動通常分兩課時,第一課時是完整了解繪本內(nèi)容,第二課時進行創(chuàng)編。通常孩子們可能說的出來,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那么老師就要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一定要用畫的,也可以以手工的形式展開。
比如繪本《彩虹色的花》,故事是以一朵新生的彩虹色的花作為結尾,那么我就引導幼兒想一想,新的一年,彩虹色的花又會怎樣幫助別人,猜一猜,她會幫助誰,是怎樣幫助的。也許有些畫畫能力好的孩子能畫出自己說出的畫面,但是有些孩子畫畫能力并不是那么強,那么可以讓他們用折紙或其他形式來表現(xiàn)。各種形式都能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達到我們的目標。
當美術遇上繪本,美術教學有了鮮活的生機;當美術遇上繪本,孩子們的審美視野更開闊了;當美術遇上繪本,教師對美術教學有了新的思路。將繪本融入大班美術教育是對傳統(tǒng)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讓我們以繪本為載體,讓孩子徜徉在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