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鵬
清朝年間,粵東地區(qū)有一處“天下大旱,此處半收;天下大亂,此處無憂”的所在,名為饒平,取其富饒?zhí)街狻?/p>
內(nèi)閣大學(xué)士稽相爺之子稽承閑,人稱稽公子,喜歡游山玩水,學(xué)識博古通今。一日,稽公子在書中得知饒平縣城山清水秀,有八景奇觀,于是心生向往。這年恰巧饒平知縣任期已滿,為了一償所愿,稽公子便自請赴饒平任知縣。
到任后,稽公子被饒平秀麗的美景折服,贊嘆不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每日回到縣衙,看到簡陋的衙門都不免有所遺憾。縣衙的建筑配不上這名勝之地。于是,稽公子多次上書給潮州知府,建議重建門面,以配當(dāng)?shù)匦沱惖娘L(fēng)光?;訉掖握埱蟪鲑Y修繕縣衙,但都沒有下文。
這年正月,按照往年的慣例,稽公子與其他各縣的縣令一起去潮州府賀年及拜謁知府大人。知府大人知道稽公子是當(dāng)朝相爺之子,雖是他下級,卻以貴客之禮相待。會客廳內(nèi),知府大人居中上坐,各縣令左右列開?;映鮼碚У剑诖碎g資歷最淺,年歲最輕,反被安排在右首尊位。其他幾人心有不服,可沒人敢出聲得罪,都恭恭敬敬地正襟危坐。
稽公子也不客氣,并不多作謙讓,而是大大咧咧地坐下,身子靠著椅背蹺起了二郎腿。他的靴底對著知府大人,靴面對著自己,還不停地抖足動靴,一副不屑的模樣。其他知縣斜眼偷視,有的輕咳暗示,有的打眼色提醒?;忧圃谘劾铮旖菐?,不為所動,自顧自地放浪。知府大人臉上掛不住了,怒目而視,但又因礙著稽公子的家世,只得強壓怒火。
稽公子不理不睬,繼續(xù)我行我素,知府大人終于按捺不住了,大聲質(zhì)問道:“稽縣令,你這靴底對著我,是何規(guī)矩?成何體統(tǒng)?你眼中還有我這個知府嗎?”稽公子拱拱手,輕描淡寫地答道:“知府大人,我以靴底相對,不是不敬,恰好相反,而是對你的一片敬重之心??!”“狂妄小子,胡言亂語,你別以為仗著相爺?shù)耐?,就能目中無人。今天你若說不出個道理來,我便治你個不敬之罪,相爺之子亦不例外?!敝笕藲獾煤殎y抖。
稽公子施施然站起身,撣撣衣袖,掀起官服蟒袍的下擺露出一對官靴來,對眾人說:“諸位大人請看?!北娙松祛i探頭一看,只見稽公子腳上穿的是一雙鞋面破爛殘舊的靴子?!爸灰蚬傺サ缀妹娌缓?,故只能以靴底示人。如果我以破爛的鞋面朝向大人,更是大不敬呀,還望大人海涵?!?/p>
知府大人語塞,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堂堂一個縣令怎么可能連一雙官靴都買不起?知府大人是個聰明人,一聽他提什么底好面不好,便聯(lián)想起修葺饒平縣衙的事來,明白稽公子存心譏諷,只得苦笑道:“這般說來,本官倒是錯怪稽縣令了?!敝笕丝炙俳桀}發(fā)揮,在面子與里子的話題上糾纏不清,便饒了他的不敬之罪,岔開了話題。
后來,稽公子又幾次上報請求出資修繕縣衙,知府大人不是不批,就是推搪于財政困難,絀于開支,遲遲不肯撥款。誰知這潮州知府一面推搪于財政困難,另一面又從各縣搜刮民脂民膏。每年,潮州知府都借加固韓江河堤之名向轄內(nèi)民眾攤派錢糧,以中飽私囊。
這年,稽公子不但不上交錢糧,反而帶著一群壯丁趕往韓江河邊。知府大人不知他此舉何意,便問道:“稽縣令,你不交錢糧,帶壯丁到韓江河邊是何用意?”稽公子答:“饒平縣人窮地貧,無法繳納錢糧。下官想了個對策,就是以人力來抵錢糧。反正大人你收錢也是為了請人來筑堤興壩,如今下官這一舉兩得,還省去大人招人請工的瑣事,大人你看可好?”
稽公子的話沒有任何不妥,知府大人只好苦笑著點頭同意了。
半個月后,負(fù)責(zé)監(jiān)工加固韓江河堤工程的小吏連連叫苦,急來上報知府大人,說是稽公子帶來的壯丁人數(shù)眾多且家不在潮州,一來得安排他們的住處,二來還得管好伙食。這么算下來,光是這些花銷就占去工程款的一半。知府大人嚇了一跳,方知中計了,于是連忙把稽公子請來,告知他上頭體恤民情,特下令免去饒平縣攤派河工的款項,命一眾壯丁速回縣返家,以后都不用再來。自此,饒平縣便少了一項攤派。
知府大人被稽公子連番戲弄后,不禁懷恨在心,總想找個機會挫一挫稽公子的傲氣。適逢朝廷派欽差南巡到粵東,其實當(dāng)時的朝廷表面上說是欽差南巡,其實就是幫皇帝在民間搜羅奇珍異寶。知府大人深諳官場之術(shù),盛情邀請欽差大人到潮州,陪同他在轄內(nèi)各地游玩。
這日,潮州知府陪欽差大人專程到饒平縣的山美村。官轎剛越過山坳,就見一片片的稻田,聞到陣陣清香,香氣獨特怡人。欽差大人立即下令停轎,親自到田邊捧起稻花輕嗅,不由得心曠神怡。原來山美村有一種稀有的特產(chǎn)——香米。這香米顆粒飽滿,光澤鮮亮,如珠似玉。如果煮一大鍋米飯,只要撒上一小把香米,便能滿鍋溢香,遠(yuǎn)飄四鄰,因此這香米有“一家煮飯七戶飄香”的美譽。欽差大人吃過香米后,贊不絕口?;爻螅瑲J差大人即刻上奏皇帝,說潮州知府找到香米一寶,當(dāng)居首功。皇帝聽后龍顏大悅,下旨給饒平縣,命其將山美村的香米進貢,且要求年年不絕,歲歲不停。
稽公子接到圣旨后愁腸百結(jié),進貢一事必定勞民傷財,于民無益??嗨紟滓购?,稽公子終于想出了對策。他在親自送香米進京納貢前,在縣內(nèi)招了一群相貌丑陋的男人來當(dāng)挑夫。
當(dāng)稽公子把香米獻給皇帝時,皇帝欣喜不已,便命稽公子把運送香米的一干人叫到金殿上,想要賞賜他們。可當(dāng)皇帝看到挑米之人一個個不是駝背麻子臉就是禿頭歪嘴,相貌丑陋之極,心中頓生厭惡,便問稽公子是何緣故,難道偌大的饒平縣找不到幾個體貌端正的人來獻貢?稽公子跪下回稟道:“皇上請息怒,這幾個挑米之人均是香米產(chǎn)地的人氏,因長年進食香米,故而外貌變得丑陋不堪,世間無藥可解,無人可醫(yī)!”
皇帝是個美男子,向來自命風(fēng)流倜儻,玉樹臨風(fēng)。一聽之下,皇帝大驚失色,以為欽差與潮州知府有心隱瞞,當(dāng)即龍顏大怒,下令將二人革職了。之后皇帝又下旨,明令從此以后拒山美村香米于京城之外,皇族與百官都不得食之。
稽公子憑借著聰明與機智,再一次幫饒平百姓躲過了無妄之禍。后來,饒平縣百姓為了紀(jì)念稽公子,報答他的恩德,就利用免除河務(wù)攤派省下來的錢,自發(fā)為饒平縣衙建造了一座譙樓,樓深六丈,寬約十幾丈,城門高五丈,巍巍壯觀,門頂刻有石匾,上書“三饒樓”。
(發(fā)稿編輯/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