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建萍
煮熟水果勝過藥
文/趙建萍
肉桂紅酒燉蘋果可以養(yǎng)心安神、冰糖雪梨有助滋陰潤肺、鹽蒸橙子是防感冒的佳品……在網(wǎng)上流行的食療方子中,總少不了一兩款新鮮的水果菜譜。比起生吃,一些烹煮過的水果被認為具有一定的療效,更富有健康價值。
大多數(shù)的新鮮水果含水分85%~90%,是膳食中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胡蘿卜素以及B族維生素、礦物質(zhì)、鉀、鎂、鈣等和膳食纖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的重要來源。紅色和黃色水果如芒果、柑橘、木瓜、山楂、杏等水果中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棗類、柑橘類和漿果類(獼猴桃、草莓、黑加侖、刺梨等)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香蕉、黑加侖、棗、紅果、龍眼等的鉀含量較高。
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及有機酸都能促進人體消化,尤其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膽固醇,有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此外,水果中還含有許多黃酮類物質(zhì)、芳香物質(zhì)等植物化學物,具有特殊生物活性,有益于機體健康。
因為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而維生素類的營養(yǎng)素具有怕光、怕熱、怕氧化的特點,所以把水果做熟,很容易破壞其中的維生素。并且,水果中原本含有的多酚類物質(zhì),它們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做熟之后,這些物質(zhì)也會有部分受到破壞。因此,對于身體健康的人而言水果還是生吃比較好,可以得到水果中更完整的營養(yǎng)。但對于消化不良、吃水果不舒服、喝涼水容易拉肚子等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可以把水果做熟了吃,雖然會損失一些營養(yǎng)素,但更容易吸收一些。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治營養(yǎng)醫(yī)師尤華智表示,中醫(yī)對藥材一直有不同的炮制方法。烘、炮、煨、焙、炒、洗、泡、漂、蒸、煮等都是傳統(tǒng)加工中草藥的方法。
對中藥進行炮制的目的,一是可以減少藥物的毒性;二是可以加強療效,便于儲藏、制劑。如常見藥材附子就需要經(jīng)過炮制才能入藥,附子的炮制或煎法不當,用量過大時可能引起中毒。經(jīng)過正確的炮制后,附子性質(zhì)溫中,可以治療風寒咳逆邪氣。
將一些水果進行烹煮,同樣可以達到上述目的。例如廣東人常常將菠蘿炒熟、煮糖水或者泡鹽水食用。因為菠蘿含有蛋白酶和甙類物質(zhì),有的人會對這種蛋白酶過敏,這些物質(zhì)進入體內(nèi)后還會分解蛋白質(zhì),破壞口腔黏膜、胃黏膜等。這也是為什么生吃菠蘿過量,容易得口腔麻痹、胃腸不適。經(jīng)過烹煮加工可以使蛋白酶失去活性,更加適于食用。
中醫(yī)認為“食藥同源”,所有食物皆有四性五味,水果也一樣。按此理論,除了“解毒”外,烹煮水果的另一個目的是增強其藥效。一些偏涼性的水果經(jīng)過高溫蒸煮、炒熟之后,減少涼性、增加了溫性。對于體質(zhì)偏寒的人群來說,更適合這樣的吃法。
生吃雪梨有清熱、降火、解毒的功效。煮熟食用,雪梨的滋陰潤肺的功能更加突出。另外,如冰糖雪梨、川貝雪梨等經(jīng)典糖水方,加入不同的食材、藥材進行烹煮后,兩種食材之間還有相輔相成、增強藥效的功能。
枇杷煮成糖水能夠提高止咳化痰的效果;山楂炮制成山楂片能夠降低其酸性,提高消食開胃的性能;金桔、橘子等進行蜜制、腌制,可以提高止渴化痰的功效等,這些都是增強水果療效的常用方法。
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適合煮熟了吃。在夏天水果豐富的季節(jié)里,生吃水果不僅口感好,而且也有一定的清熱消暑作用。經(jīng)過高溫烹煮,容易破壞
其中的維生素C或其他一些遇高溫易變性的營養(yǎng)成分。尤華智說,維生素C在接近80℃時就會被破壞,特別是在和氧氣接觸的情況下破壞得更多更快,而炒熟、水煮、蒸煮等做法一般都超過100℃。因此,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火龍果、奇異果、檸檬等,煮熟吃就太可惜了。
食用水果要不要煮熟,關鍵看個人對水果的需求。例如需要補充維生素、纖維時,則建議生吃,需要去除水果的寒性,則可以溫食。
鏈接:煮水果妙方
荔枝馬蹄湯水
傳言功效:清熱去燥。
專家點評:單獨吃荔枝容易上火,煮成湯水后荔枝不會熱燥。馬蹄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中和荔枝的“熱氣”。
鹽蒸橙子
傳言功效:止咳消炎、治療感冒。
專家點評:橙子中富含維生素C,對增強體質(zhì)、預防感冒有一定療效。但經(jīng)過蒸煮后,維生素C大部分被破壞。橙子本身沒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若換成柑橘,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