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汶君,譚菊英
(1.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北碚400715;2.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200444)
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中的陽聲韻研究
羅汶君1,譚菊英2
(1.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北碚400715;2.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200444)
語言的空間差異反映了語言發(fā)展的時間序列,是語言發(fā)展演變的結果。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中古陽聲韻發(fā)展為n、?二分型,以此為切入點,結合《四川方言音系》和其他漢語方言,認為中古陽聲韻的演變歷程為:從vm、vn、v?三個韻尾演變?yōu)関n,然后舌尖作勢而未抵住齒齦并鼻化成為v~n,隨著鼻化或者舌尖特征消失而成為vn(v~),最后成為口元音v。
四川儀隴裕民方言;陽聲韻;鼻化;舌尖化;演變
四川省儀隴縣位于北緯30°11′至31°39′、東經(jīng)106°14′至106°52′之間,屬于四川盆地東北部低山與川中丘陵過渡地帶。人口108萬,轄56個鄉(xiāng)鎮(zhèn)。儀隴縣內(nèi)通行西南官話,具體來說,屬于西南官話中的川黔片成渝小片[1]。裕民鎮(zhèn)位于儀隴縣南部。
目前關于陽聲韻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從語言演變的角度闡釋陽聲韻在某一方言中的演變,如王洪君從文白異讀的角度探討陽聲韻的分合演變[2-3];二是從陽聲韻的演變看語言的接觸和影響,如薛才德從云南漢語方言陽聲韻的演變看少數(shù)民族語言對漢語的影響[4];三是探討中古陽聲韻尾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的讀音,如張燕芬提出中古陽聲韻今讀有八大類型,并描述其在各方言區(qū)的分布,其中選取了四川包括成都、北川、遂寧等13個方言點進行調(diào)查,認為四川是n、?二分型[5]?!端拇ǚ窖砸粝怠氛{(diào)查了四川漢族地區(qū)150個縣、市的語音狀況,儀隴縣作為南充的方言調(diào)查點之一并列出其聲韻調(diào)的狀況,認為儀隴縣的陽聲韻有?、i~ε、u?、y~ε、?n、in、u?n、yn、a?、ia?、ua?、o?、yo? 13個[6],中古陽聲韻在儀隴方言中保留的是n、?,同時還有鼻化韻。本文的“陽聲韻”指的是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攝的舒聲韻。語言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陽聲韻在各方言中的發(fā)展和保留的程度不同,有的發(fā)展得快一些,如廣州話中保留了m、n、?三個鼻韻尾;有的發(fā)展慢一些,如昆明話中有大量的鼻化元音。共時系統(tǒng)中各方言陽聲韻發(fā)展的快慢和保留的程度不同,也反映了歷時條件下陽聲韻發(fā)展演變的歷程。本文根據(jù)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的陽聲韻的調(diào)查情況并結合漢語方言中的陽聲韻探討陽聲韻的發(fā)展演變。本文作者中有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本地人,這使得我們能較為詳細且準確地考查當?shù)胤窖缘年柭曧嵡闆r。
通過筆者對《方言調(diào)查字表》[7]中陽聲韻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古陽聲韻尾在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中保存的是n、?二分型,陽聲韻如下:
an耽貪潭譚南男簪參蠶堪?n跟根痕本噴蒸稱秤仍升
ɑ?幫滂忙榜藏喪慷昂鋼抗iεn顏奸諫仙淺辯篇綿連碾
in津親盡辛彬英冰凌平鳴iɑ?娘良將相槍祥兩獎亮匠
uan宛轉川軟晚還慣閂篡幻u?n吞尊村春鈍論孫準蠢潤
uɑ?裝床瘡霜光廣慌汪筐王u?公孔洪送東同龍翁懵蓬
yan元喧袁院怨勸券倦玄犬yn孕云君群勛暈郡裙訓熏
y?胸兇擁用瓊迥永泳熊雄
我們發(fā)現(xiàn),中古m、n、?作為韻尾的陽聲韻在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中存留下來的是n、?;??與u?相混,一部分歸為u?,另一部分?n、in與i?不分都歸為in,而m已經(jīng)不存在于現(xiàn)今的當?shù)胤窖灾小?/p>
很多學者都對中古陽聲韻演變類型及其在現(xiàn)代漢語各方言中的源流關系進行了研究。王力闡明了m、n、?的演變類型以及與中古各韻攝的對應關系[8];張燕芬提出中古陽聲韻今讀有m、n、?三分型和n、?兩分型以及鼻音韻尾鼻化元音共存型等八大類型,同時分類型描述了其與中古各韻攝的對應關系,并描述各類型在各大方言區(qū)的分布[5]。但是具體的m、n、?是如何演變的呢?正如徐通鏘先生所說:“語言的發(fā)展同時表現(xiàn)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層次,語言的空間差異反映語言的時間發(fā)展,我們可以通過語言的空間差異來探索語言的時間發(fā)展序列。”[9]筆者通過共時系統(tǒng)的漢語方言探討其歷時的發(fā)展演變。
(一)vm到vn的演變
耽參貪三
廣東清遠(石潭)方言tam?‘a(chǎn)mt‘a(chǎn)m?am
四川儀隴(裕民)方言tan?‘a(chǎn)nt‘a(chǎn)nsan
廣州話完整地保存了中古陽聲韻尾m、n、?,而上文也談到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陽聲韻尾只有n、?。這共時的差異反映的是歷時的演變。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m、n出現(xiàn)了合流的情況,即是m韻尾的字與n韻尾的字合并,于是在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中出現(xiàn)了只有n而無m韻尾的情況,這其實也是從m到n演變的結果。那從m到n的演變過程是怎樣呢?m是唇音,在作為韻尾時,m的發(fā)音并不十分明顯,只是在發(fā)音即將結束時有一個緊閉雙唇的動作;后來人們發(fā)音時為了省力和經(jīng)濟,就逐漸丟失了緊閉雙唇的動作,但是m與n同為濁音,雖然雙唇的動作消失了,但發(fā)音的其他動程還存在,于是m舌尖化變成了n。用圖示表示其演變過程(本文的v皆代表元音):
(二)v?到vn的演變
蒸稱仍升
普通話t■??t■‘?????■??
四川儀隴(裕民)方言??n?‘?nz?ns?n
上文在描述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陽聲韻的特點時,談到一部分??歸入?n,那么現(xiàn)在來看一下??到?n的演變過程。??與?n同為鼻尾韻,發(fā)??時,音節(jié)結束時未到達舌根鼻音的位置,而是舌尖化便成了?n,i?到in的演變過程類似。語言的演變和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所有的?都變成了n,四川儀隴(裕民)方言在ɑ?、u?等韻中仍保留著?韻尾。從?到n的演變過程用圖示表示:
(三)vn到v的演變
三連關泉
普通話sanliεnkuan?‘yan
眉山話s?ni~εku??‘y~ε
成都話sanniεnkuan?‘yεn
溧陽話(市區(qū))sAlikuA?u
普通話中,n韻尾保留著,而眉山話和成都話(例字來源于四川方言音系)的n韻尾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溧陽市區(qū)話(溧陽話屬于吳語毗陵小片,所選例字來自于筆者的調(diào)查)中有n韻尾,有?n、a?但沒有An,這是因為An韻類的韻尾脫落演變成為口元音。具體而言:眉山話的n類陽聲韻都變?yōu)榱吮腔?,即元音鼻化,韻尾脫落;成都話中的n類陽聲韻只是帶有舌尖鼻音的動作,舌尖只作勢而沒有抵住上齒齦。溧陽市區(qū)話的陽聲韻的演變并不完全一致,?n和a?這類陽聲韻依然保留,但?n類演變更快,比其他幾類更快,韻尾直接脫落成為口元音。共時狀態(tài)下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在此可作為北京話的代表)、眉山話、成都話和溧陽市區(qū)話的n類陽聲韻的不同,其實是n類陽聲韻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也反映了n類陽聲韻的韻尾從有到無的時間發(fā)展演變序列。元音鼻化和舌尖作勢而沒有抵住上齒齦只是兩種不同的演變方式。具體演變過程如下:
vn和v~兩種形式在很多方言中都存在,而vn的形式在其他方言中不多見,于是我們就《四川方言音系》進行考察。《四川方言音系》調(diào)查了150個點,并列出了150個點的聲韻母,筆者通過對150個點的n韻尾的陽聲韻(an、iεn、uan、yεn,極少數(shù)方言點并不是這四個韻都具備)進行分類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一是150個點的n韻尾的陽聲韻大致有三種形式即vn、v~、vn;二是三種形式的分布大致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即重慶及其附近基本是vn,成都及其附近基本是vn,而在靠近云貴地區(qū)的四川南部的很多方言點是v~;三是我們發(fā)現(xiàn)陽聲韻的演變各地并不相同。上文通過普通話、眉山話、成都話和溧陽市區(qū)話的對比,發(fā)現(xiàn)各方言中的vn演變過程只是其演變過程的某一段,正如溧陽市區(qū)話是vn、v?鼻音韻尾和口元音v共存型,蓬溪、安岳方言中有i?n、i~εn(二者都是iεn的地方變體,具體音值不同)的形式,每一個方言點vn的演變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言點an、iεn、uan、yεn四個韻出現(xiàn)了v~n、v~、v等形式,有的發(fā)展比較快變成了v。這也可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相印證:張燕芬探索中古陽聲韻韻尾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的讀音類型,發(fā)現(xiàn)咸山深臻宕江曾梗通九攝在不同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讀音并不相同,有m、n和?三分型和鼻音韻尾以及鼻化元音等多種類型。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方言如浙江湯溪和湖南辰溪中古陽聲韻九攝合并為一類,都是口元音。中古陽聲韻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讀音類型,這共時的地域差異勾勒出中古陽聲韻歷時的演變過程。依據(jù)上文的分析,我們認為vn的演變過程是:
本文通過對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陽聲韻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zhèn)方言是n、?二分型,通過考察《四川方言音系》并從漢語方言的空間差異分析陽聲韻的演變。通過上文vm到vn、v?到vn以及vn到v的發(fā)展演變,總結出陽聲韻發(fā)展演變的歷程:
語言的發(fā)展在時間序列上是無形的,稍縱即逝,而語言的空間差異則是有形的??臻g差異正是語言發(fā)展演變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從語言的空間差異探索語言的時間發(fā)展,從中窺見語言發(fā)展演變的軌跡。
[1]李藍.西南官話的分區(qū)[J].方言,2009(1):72-87.
[2]王洪君.陽聲韻在山西方言中的演變(上)[J].語文研究,1991(4):40-47.
[3]王洪君.陽聲韻在山西方言中的演變(下)[J].語文研究,1992(1):39-50.
[4]薛才德.從云南漢語方言陽聲韻的演變看少數(shù)民族語言對漢語的影響[J].思想戰(zhàn)線,1992(4):60-66.
[5]張燕芬.中古陽聲韻韻尾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的讀音類型[D].濟南:山東大學,2009.
[6]四川方言調(diào)查工作指導組.四川方言音系[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60.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調(diào)查字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8]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0.
[9]徐通鏘.歷史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責任編輯:穆剛
Research on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of Sichuan Yilong(Yumin Country)Dialect
LUO Wenjun,TAN Juying
(1.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ocument,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2.School of Literal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reflect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time series,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it shows that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of the Middle Ages in Yumin country Yilong Sichuan dialect had developed into n and?two types.Taking i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combining with Sichuan dialect phonology and other Chinese dialect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in the Middle Ages is evolved from vm,vn and v?three endings into vn,and airs of the tip of the tongue do not arrive in live gum and nasalization becomev~n,then along with the disappearing of nasalization or apical features thevn(v~)was formed, eventually the mouth vowel v was achieved.
Sichuan Yilong dialect(Yumin country);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nasalization;apicaliztion;evolution
H172.3
A
1673-8004(2017)02-0064-04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2
2016-03-13
羅汶君(1989—),女,重慶石柱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代漢語詞匯研究;譚菊英(1990—),女,四川儀隴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實驗語音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