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羽
大自然不僅是人類物質(zhì)的寶庫,也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用心去感受自然,從自然中汲取智慧、收獲靈感、感悟哲理,創(chuàng)作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梢姡匀恢刑N含的哲理與人類的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本文從思維的角度,參照自然界中的一些物體,挖掘議論說理思維與物體性質(zhì)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抽象思維與形象物質(zhì)相結(jié)合,體“物”說“理”,總結(jié)出議論說理深刻的八種思維方式:鋼琴式、快板式、鐘擺式、彈弓式、風箏式、雙杠式、彈珠式、沙漏式。
一、鋼琴式
【物趣】鋼琴,每一個琴鍵代表著一個音符,每個音符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一首輕重緩急、高低起伏的樂曲。
【選例】莠草不顧人們?nèi)绾畏Q呼它,只是精力旺盛地生長著,最終長遍各地。福克納在《我彌留之際》中曾說:我們?nèi)匀辉诳喟?,所幸的是在盲目中?zhí)著向前。在我看來:對別人的評價保持一定程度的盲目,執(zhí)著向前,人生便能因此而不平凡。
(選自高分作文《本心不改,我自菩提》)
【理趣分析】這個開頭段由三部分組成:自然哲理、名人觀點、“我”的認識。文段雖短,卻形式靈活、論據(jù)充分,三個論據(jù)圍繞著同一個暗含其中的中心觀點以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論據(jù)就是音符,論證就是曲譜,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一曲鏗鏘有力的樂章。寫一段話是如此,寫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思維圖式】表現(xiàn)方式1+表現(xiàn)方式2+表現(xiàn)方式3+……(同質(zhì)異構(gòu),點題)
二、快板式
【物趣】快板,一塊板子拍不響,兩塊板子互相打擊,一拍一拍,就可以發(fā)出悅耳和諧的聲音。
【選例】歲月的流逝,風雨的侵襲,讓我們在磨礪中漸漸懂得像沙子一樣埋藏自己,追尋屬于自己的“珍珠夢”,尋找最好的歸宿。而不是像一片脫離樹干的葉子,雖然也會帶著喜悅和傲慢,飄過高山流水,可那只是短暫的歡愉。倘若不掌握好自己的命運,隨波逐流,那一洼泥潭,就會成為最終的歸宿。
一顆珍珠的形成,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磨礪和持之以恒的痛苦付出……
(選自高分作文《磨礪的“珍珠夢”》)
【理趣分析】文段中,沙子埋藏自己,追尋自己的“珍珠夢”;葉子脫離樹干飄飛,偷得暫時的歡愉。作者拿沙子的命運與葉子的命運進行比較,深究因果,“磨礪”二字就得到凸顯。這時提出自己的觀點“人生需要磨礪與付出”,就顯得有據(jù)有理。這與快板發(fā)聲,不是同一個道理?
【思維圖式】提出話題+正面論述+反面論述+提出觀點
三、鐘擺式
【物趣】鐘擺,無論向左擺還是向右擺,總是不會偏移中心的位置,但就在這一擺一擺的過程中,時間指向了另一個位置。
【選例】誠然,對于他人的過分的批評、刻意的責難,我們可以選擇置之不理、避而遠之;對于他人的溢美之詞、逢迎拍馬,我們也許會洋洋得意、忘乎所以。面對他人中肯的建議和評價,我們應當虛心采納,完善不足,方能走向精彩的人生。
(選自高分作文《“虛懷”的人生方可精彩》)
【理趣分析】善言易聽,逆語難進,這是人之常情,“虛懷采納”這是為人處事折中的做法。文段分別從善言、逆語這兩個角度切入,分析權(quán)衡之后,提出了“虛心采納”的人生態(tài)度,邏輯嚴密,說理深刻。就像“鐘擺”,向左向右,最終歸于中點。
【思維圖式】切入角度1+切入角度2+權(quán)衡折中,提出觀點
四、彈弓式
【物趣】彈弓,拉弓蓄勢,弓拉得越滿,積蓄的威勢就越強,彈珠就射得越遠。
【選例】“生命是用來感悟的?!笔疯F生如是說。的確,我們一輩子要做的事便是感悟生命的精彩,然而當生命被浮華喧囂蒙蔽時,又何談感悟?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性情超然之人為摒棄繁華和感悟生命做了完美詮釋??档聰[脫貴族社會的紙醉金迷,潛心哲學,感悟到萬物之源;湯一介先生回避媒體,專心編寫《儒藏》,感悟到圣賢之光輝;楊麗萍擺脫舞蹈商業(yè)化的困擾,編演《藏迷》,感悟到原始的本真和自然的率性……在他們感悟生命的過程中,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xiàn),也成就了自我,成就了大業(yè)。而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們對喧囂浮華的摒棄。
(選自高分作文《摒棄繁雜,沉淀自我,走向成功》)
【理趣分析】文段開頭引用史鐵生的名言提出論點:生命需要感悟。用一個反問句提出觀點“當生命被浮華喧囂蒙蔽時,又何談感悟”,這是蓄勢一;舉例康德“潛心哲學,感悟萬物之源”,這是蓄勢二;舉例湯一介專心致力編著,感悟圣賢之光,這是蓄勢三;舉例楊麗萍編演舞劇,感悟生命之美,這是蓄勢四。最后順勢收束,揭示本質(zhì)、點題。說理蓄足威勢,盡顯力量之美。
【思維圖式】觀點+反復蓄勢+點題
五、風箏式
【物趣】風箏,憑風而飛,時而凌空起舞,時而低回盤旋,可怎么也擺脫不了拽在手中的絲線。
【選例】一粒沙子,被隨手丟在沙灘上,很難找到它的身影;一顆珍珠,被輕擲在沙灘上,卻不難找到。沙子變成了珍珠,才能被人承認和尊重。你也許留戀那意氣風發(fā)的燃情歲月,你也許向往那功成名就的理想人生,你也許追慕過圣賢古人的雄韜偉略,你也許嘆服過時代先鋒的壯志豪情,但請不要沉迷。要想使自己也變成一顆璀璨的珍珠,綻放美麗,只有掙脫命運的枷鎖,親手打造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選自高分作文《磨礪的“珍珠夢”》)
【理趣分析】文段開頭用一個分句點明了沙子與珍珠的關(guān)系,提出“沙子變成了珍珠,才能被人承認和尊重”的觀點。接著宕開一筆,分別從“燃情歲月”“理想人生”“雄韜偉略”“壯志豪情”四個角度暢想人生理想,情思翩至,文采飛揚。突然筆尖一收,發(fā)出要想變成珍珠,必須經(jīng)歷生活的磨礪的警示,如黃鐘大呂,如空谷足音,全段的中心收束于結(jié)句。
【思維圖式】提出觀點或話題+宕筆渲染+轉(zhuǎn)筆收束點題
六、雙杠式
【物趣】雙杠,兩道直杠,互不相交,但相鄰相近,往哪一道杠使力,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選例】虛心求教與不恥下問看似是近義詞,實則體現(xiàn)出發(fā)問者心態(tài)上的不同。“不恥下問”,說明發(fā)問者心中藏有上下有別的羞恥之心。試想,當孔子或孔圉擺出了貴族身份向平民百姓發(fā)問,盡管被問的人也誠惶誠恐一一回答了,但這樣的問答是否因內(nèi)心的隔膜而大打折扣呢?只有虛心求教才能在問答之間形成平等對話,即使你是某一領(lǐng)域里的大師泰斗,只要虛懷若谷,真心求教,又何必在乎彼此的身份地位,更何來羞惡之心呢?
(選自高分作文《“下問”何言“不恥”》)
【理趣分析】兩種論證,并列呈現(xiàn),一頭是“不恥下問”,一頭是“虛心求教”,同是發(fā)問,但發(fā)問者的姿態(tài)和取得的效果卻截然不同,兩相映照,孰上孰下,其中的道理不辯而明。這種說理方法直觀明了,論證無需大費周折,道理卻盡顯深刻。
【思維圖式】論證1+論證2(類比呈現(xiàn)、點題)
七、彈珠式
【物趣】彈珠,如珍珠般墜落,叮叮當當,彈跳起伏,劃出了一道美麗的曲線。
【選例】許多懷揣著“文學夢”的年輕人,提筆作詩希望自己這匹“千里馬”遇上伯樂,從而輕輕一躍從“鯉魚”變成“龍”。而我們的刊物雜志出版商似乎為了助燃文學熱情,在“感動”之下逐漸降低對文學作品審查的門檻,于是一個個未經(jīng)世事的年輕人擁有了“新銳作家”的標簽。
出版商的好意誠然可以理解,但是這些年輕人在一躍成“龍”之后,卻缺乏對這份職業(y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認知,在“龍”的位置以“鯉魚”的姿態(tài)書寫小資情調(diào)的文章。殊不知,舊時代的文人們需要經(jīng)過不斷地閱讀、不斷地體驗生活,歷經(jīng)磨礪才能當起“作家”這個頭銜。
余華的《活著》通過講述福貴這一小人物歷經(jīng)家破人亡等多種磨難卻依舊活著的故事,展現(xiàn)了大時代下有許許多多人如福貴一樣堅韌地在這個世界上活著。若不是余華親身經(jīng)歷生活的磨難,體味他人人生的艱辛,能有這樣敲擊世人心靈深處的作品嗎?
“門檻”并不僅僅是對作家文學造詣、專業(yè)知識的起碼要求,更是度量一位作家的生活閱歷、內(nèi)在素養(yǎng)的必要標準。
(選自高分作文《“門檻”去哪兒了》)
【理趣分析】文段先寫年輕人“魚”躍“龍”門,圓了作家夢,這是一“揚”;接著寫他們在“龍”的位置以“鯉魚”的姿態(tài)書寫小資情調(diào)的文章,這是一“抑”;隨后寫舊時代的文人需要經(jīng)受生活的磨礪才可以成為真正的作家,這又是一“揚”;接著又寫余華親歷“磨難”書寫《活著》,這又是一“抑”;最后提出“生活閱歷”“內(nèi)在素養(yǎng)”是作家的“門檻”。文段就是在這一抑一揚之中把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清楚明白。思維跳躍起伏,盡顯跌宕起伏之美。
【思維圖式】提出話題——抑揚說理——點題
八、沙漏式
【物趣】沙漏,漏中聚沙,承載的是沙子的重量,隨著沙子慢慢減少、變薄,最終穿透漏嘴,追尋到沙那邊光亮的世界,給人一種如釋重負、澄澈空明的感覺。
【選例】一個家庭,兩代婚姻,面對意義相同的結(jié)婚紀念照,處理的方式竟然如此的不同。
這是代溝?可為什么父母親的話越聽越到心坎上?可為什么當年父母親在我面前嘮叨的話,如今又借用到自己兒女的身上?
這是生活的理念不同?可是除去歲月的鉛華,我發(fā)現(xiàn)我們與父母在看待很多事情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家和萬事興、儉樸持家、勤勞致富……
雖然,有時候覺得父母落伍、刻板,甚至有點冥頑不化。但每當跨過人生的某一階段,回首前面走過的路,每一步都沿著父母親走過的足跡在前進:當年父母抽在自己屁股上的樹枝,如今又抽在了兒女的身上;當年生病時母親端給自己的熱粥,如今又端到了兒女的手中;母親當年對父親的嘮叨,變成了我對妻子的關(guān)切……在相同的人生階段,我們與父母親行事的方式與情感是一樣的,父母走過的路,就是我們將來要走的路。
那不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父母相對我們,走在人生更遠的階段,他們思考更多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他們感觸更多我們現(xiàn)在所不能感觸的情感。他們離生命的節(jié)點越近,那么離過去的東西就越遠,對“傳統(tǒng)”的東西就越依戀。這也是父母為什么能把結(jié)婚紀念照保存得完好如新的原因。而我們處在生命的華年,對于走過的人生,也許有太多的晦澀與惋惜,但對即將逝去的東西我們是無法倍感珍惜的,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纯梢园鸦榧喯鄡詨m封角落的現(xiàn)實。也許有一天,當我們也步入“珍惜過去、珍惜當下,珍惜將來”的年齡,再去珍惜已經(jīng)逝去或者即將逝去的東西,是否會為時已晚,落入扼腕嗟嘆的現(xiàn)實。
(選自高考下水作文《遺忘在抽屜里的婚紗照》)
【理趣分析】文章抽絲剝繭,先是否定代溝的隔膜,接著否定生活觀念的差異,最終作者卸下了生活重重的包裹,從“珍視生命”的角度找到了根本的答案,就像沙漏,卸下了沙子的沉重,追尋到一種澄澈空明的感覺。這種辯駁式議論說理方法,先破后立,思維嚴密,論證有力,主題深刻。
【思維圖式】提出問題,探究原因+否定原因1+否定原因2……找到本質(zhì)原因,點題
[作者通聯(lián):廣西梧州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