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藝清
日前,一位七十多歲的腦梗老人不慎摔倒,一位好心女子對老人伸出援手并幫助他維修三輪車。這一過程上傳到網(wǎng)上,許多網(wǎng)友紛紛贊揚女子的熱心腸。而另一些網(wǎng)友的反應(yīng)卻令人心酸,這些人認為女子幫助老人是“想紅想瘋了”。我不禁感慨,為什么助人為樂在網(wǎng)民的評論中變味了?
作為旁觀者,我贊美這位女子,不僅為她熱心幫助老人的行為,也為她在當今輿論下敢于出手的勇氣。眾所周知,當今的確有一些騙子利用他人的善良與同情心牟取錢財,傷害了助人者的熱忱之心,也刺激了社會大眾的敏感神經(jīng)。于是許多人變得畏手畏腳,總是戴著防范的眼鏡審視他人。
“好人難當”,想要做到眾人口中的“好人”并不容易,而這位女子只求問心無愧。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敬佩她的勇氣。她用實際行動挽救了生命,鼓勵了“膽小者”,溫暖了社會。
魯迅說,真的勇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我認為,真的勇士也敢于懷有美好的希望。這位助人的女子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如果她懼怕輿論,但求自保,大可對老人視而不見,徑直離開。她不可能沒想過后果,但她選擇了相信人性的善良一面,選擇了展示自己的善意。用善良與善意的組合彰顯了人性的魅力。生活中有許多無形的戰(zhàn)斗,我們不僅需要和生活做斗爭,還需要和自己的意念作斗爭。
的確,社會上存在“碰瓷”“訛詐”的現(xiàn)象,使一些偏激的網(wǎng)友不愿相信“樂于助人”是出于真心,但實際上,如果他們能夠換位思考,想象自己是這名女子的話,他們還會在不了解事實的情況下,輕易地抨擊他人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好人難當”是輿論過度的惡果,也映射出了人心的淡漠。和諧的社會應(yīng)該是每個人努力的方向。少一點惡意揣度,多一些理性思考,社會環(huán)境和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才能更善更美,人心才能更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