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橋梓巷:一對“父子鄉(xiāng)賢”的靈魂歸處
王琪
在甘谷,有一條叫“橋梓巷”的百年古巷。橋梓,亦作喬梓,語出《尚書·大傳》。喬木高,“ 高高然而上”,喻父位尊;梓木低,“ 晉晉然而俯”,喻子位下,因而古人以“喬梓”代稱父子?!皹蜩飨铩?,就是民國時為紀念甘谷“父子鄉(xiāng)賢”宋廷楨、宋子材而命名的一條古巷。
橋梓巷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風雨,世紀滄桑,巷內的風物早已不復當年,容顏已改,物是人非。然而,橋梓巷的精神和風骨還在,靈魂和氣節(jié)猶存。一對“父子鄉(xiāng)賢”的高潔靈魂、高尚品格和高貴道德,早已被歷史用這種獨特而永恒的方式記載并傳遞了下來,更為一代又一代的后輩子孫搭建了一個見賢思齊的榜樣、崇德向善的標桿和滋潤心田的園地。
風吹古巷,雨落心田。我行走在深幽的橋梓巷,仿佛仍能感受到賢者身后如春風般溫暖的嘉言懿行,他們依然端坐在我的頭頂,端坐在橋梓巷的上空,默默地注視著古城來來往往的蕓蕓眾生。我的目光在這條古老的巷道里久久凝定。思念震撼出八面來風。那古巷里的人事忽又風生水起,一對父子鄉(xiāng)賢的動人形象,漸漸地在我眼前明亮了起來。
一
民國初年時的宋氏父子,在甘谷是很有名望的,學問精湛,人品清高,德行鄉(xiāng)里,名重一時。然而,那是一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亂世,時局動蕩,人心惶惶。宋氏父子卻能為自己辟出一方心靈的凈土,保持獨立的人格和節(jié)操,情系鄉(xiāng)邑,關切民生。白朗過境時,宋廷楨和當時的城防總辦王海涵一起負責城防事宜,保境安民。旱災來襲時,他又挺身而出,以古稀之年組織鄉(xiāng)民拓展延伸渭濟、通廣兩渠,引渭入田,澤被萬民。
1927年,旱災肆虐,赤日炎炎,又時逢亂世,軍閥混戰(zhàn),政治黑暗,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農民看著渭河里的水白白流淌,而岸邊的千畝良田,卻土地龜裂,禾苗枯萎。當時已70高齡的宋廷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提出興修延長渭濟渠,組織引導渭河北岸散渡河以西各村莊,整修上游老渠,興修延長新渠。白天他不顧年老體弱,親臨一線,和修渠人一道頂烈日,冒酷暑,奔波山間,沿溝定線,到了晚上,又領著農民技術員,用香火測定水平,分村劃定任務。如此歷時一年,一條維修十余里、又新修十余里的新渭濟渠,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擴大灌面數(shù)千畝,新修磨坊十數(shù)座,解決人畜飲水,農民深受其益。隴南鎮(zhèn)守使孔繁錦十分贊賞,親授“工崇禹績”牌匾一面,以嘉其行,以弘其德。時至今日,那些曾被古人盛贊為“堰渠流玉,岸柳垂金”的甘谷河渠風景,依然沿著當年宋老開拓的路線,裝點著甘谷的山河,滋潤著甘谷的家園。
他的兒子字子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更是把宋家良好的家風,發(fā)揚光大。民國時,他被選為國會議員。但1923年曹錕賄選,他憤而離京。這是符合他的性格和人品的。他向來不慕榮利,為人正直,畜志廉潔,淡泊超俗,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古籍甲骨鐘鼎和名人書畫?;氐郊亦l(xiāng)后,深感地方文化落后,教育式微,與天水、蘭州等地差距甚大,心有戚戚,引為自責。時任隴南鎮(zhèn)守使的孔繁錦素來仰慕先生人品,知先生雖宦游多年,但兩袖清風,一身債務,便欲厚幣先生,資以償還。但先生一毫不取,多方婉卻。后又托伏羌縣長李紹膺殷切致意,先生心想伏羌學子,求學無門,何不化私為公,用作辦學之資。意圖轉致孔繁錦后,孔深表同情,慨然允諾。于是,他用這筆捐廉銀創(chuàng)辦了至今享譽隴上的甘谷一中,為無數(shù)甘谷學子創(chuàng)造了夢寐以求的求學之地。
孔繁錦歷來在民間的口碑不佳,在史家筆下也多以反面角色出現(xiàn),在人們的印象中,他就是一個貪腐的軍閥。然而,人性是多方面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邏輯。他對宋廷楨父子就格外親睞,尊敬有加,尤其仰慕宋家門風醇厚,立品清高。前有為乃父宋廷楨拓渠贈匾之舉,今又有為其子宋子材辦校捐銀之慨,皆讓人另眼相看。先生臨終時,又把他一生珍藏的所有圖書和名人字畫捐贈給了學校,其高風亮節(jié),德業(yè)學行,可見一斑。學校為銘記其德,建成“子材圖書館”一座。如今“子材圖書館”依然像知識海洋上一盞明亮的燈塔,佇立在甘谷一中校園內,引導和激勵著無數(shù)甘谷莘莘學子遨游書海。
二
宋氏父子出生在清末,生活在民初,相同的地域文化、家庭境況和時代背景,讓他們父子在立品修身、行為處事諸方面都極為相似,也鑄就了他們人格精神上的高風亮節(jié),行為姿態(tài)上的勇于擔當以及為人處世上的謹慎謙退。家鄉(xiāng)伏羌,自古以來文風郁郁,英才輩出。人文始祖伏羲,孔子賢人石作蜀,三國英雄姜伯約,關西師表鞏建豐,隴右詩圣王心如,一代又一代的鴻儒賢達,名士精英,燦若星辰,皓如明月。這些鄉(xiāng)賢大儒的兒時故事,長時成就,生時德行,從小就如雷貫耳,扎根心田。一個個觸手可及的賢達,一位位近在眼前的榜樣,是他們父子心目中最優(yōu)美的風景,最動人的故事。
宋氏家族是甘谷歷史上有名的望族,家風純正,家教嚴明,耕讀為本,詩禮為上。宋家祖上為人厚道,純樸善良,重情重義,名傳鄉(xiāng)里。坊間盛傳著一則宋氏先人善良敦厚的故事。說宋家原本生活在伏羌南山一個叫宋家屲的地方,耕讀孝友,家道小康。有一年冬夜,宋老先人宋濂在馬圈填馬料時,發(fā)現(xiàn)一個長發(fā)如草、面容憔悴的人,蜷縮在自家馬草之中。掌燈一看,此人穿枷帶鎖,氣息奄奄,人命危淺。善良的主人,心生悲憫,不忍報官,悄悄藏匿家中,為其療傷治病。直到來春身體恢復后,才悄悄送出大門,又贈之以銀兩,使之以盤纏,此人揮淚而別。日月穿梭,光陰易逝,宋濂早已將此事忘得一干二凈。然而,有一年春天,宋家門外忽然來了兩個官差,說是奉命邀請宋濂赴京。純樸厚道的主人雖心有不愿,但怎奈官差不依。于是來到京城,才知所救之人乃京城一品大員,曾遭奸臣誣陷,流放新疆,途經秦州時,乘公差熟睡,逃至宋家馬圈。如今官復原職,派人原路尋找。為報救命之恩,留了宋濂在京做官,從此步入仕途,家道興隆,搬至縣城南街西巷。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尋找故事的主角,也無須追問故事的真?zhèn)?,它實則反映的是世人崇尚善良的世道人心,佐證的亦是宋氏家族美好人品的歷史淵源。
古風浩蕩,家風悠悠。古城的風雨,滋潤著宋家子弟的的靈魂;先賢的光芒,照耀著宋氏父子的人生。宋廷楨、宋子材從小勤奮好學,嚴于修身,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樹立高尚情懷、遠大志向。父子二人先后進入京師國子監(jiān)受業(yè)。國子監(jiān)是當時國家唯一的最高學府,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搖籃,能進入者廖若星辰,屈指可數(shù),皆是德才俱美之士,品學兼優(yōu)之人。宋家父子身處西北邊陲之地,皆能選拔為貢生(宋廷楨為光緒拔貢,宋子材為宣統(tǒng)優(yōu)貢),進入國子監(jiān),可見他們文才過人,品行端莊。之后他們又都做了一段時間的小官,只不過宋廷楨是外任,在陜西渭南縣做了個小小的縣丞;宋子材雖在京城,但也只是郵傳部的一個七品小官。然而,也正是這種低微的經歷,卻讓他們更能體察到民生之艱、百姓之苦以及政治之不可為。于是他們相繼辭職返里,回到家鄉(xiāng),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熱情和善良,投注到地方民生事業(yè)中,最終贏得了芬芳的人生,世人的尊重。宋家一門,父子兩代,皆入鄉(xiāng)賢,俎豆千秋,光耀鄉(xiāng)里。宋子材去逝后,“八匾名門”之后張伯誠這樣評價他:清風動國府,德音孔昭,羨公蓋棺無他議;化雨綿家鄉(xiāng),功績卓著,致我過校有余哀。而他的父親宋廷楨任縣紳多年,廉潔奉公,為民謀利,人皆不呼其名,尊稱“宋老太爺”。
三
宋氏父子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自幼飽讀詩書,一生手不釋卷,勤于硯田,悟道追賢,詩文書法皆佳,人品道德俱美。大像山是隴右名山,亦是甘谷人文薈萃之所。面對這樣一座文化豐滿的名山,宋氏父子作為社會賢達,文化名人,無疑也會留下家山情懷、人生感悟。如今那一副副錦心繡口的楹聯(lián),還鐫刻在大像山上,裝點著山間的風景,溫暖著旅者的心懷。文昌閣是大像山一處人文薈萃之所,閣居高峻,坐西朝東,門對朱山,霞映文昌,他對景抒情:閣凌碧宇迎朝爽,門對朱山映晚霞。對仗精工,切景切題,完美描繪了文昌閣的位置、形勢。在三義殿,他感慨萬端:異姓勝同胞,笑他人同胞異姓;三分原一笑,恨當年一統(tǒng)三分。寫古述今,抒情言志,感嘆世情,直抵人心。在地母殿,他低吟:眼前垂綠柳,頂上問青天。在魯班殿,他高唱:其巧在古倕以上,所居介帝君之間。皆通俗易懂,明白曉暢,似白實雅,既切又工。而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們父子為文昌宮西廈房合作的一副對聯(lián):樓構數(shù)椽容膝易;窗開三面會心多。父宋廷楨撰聯(lián),子宋子材篆書,聯(lián)律緊湊利落,對仗工巧,書法古拙典雅,風韻高古,可謂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王權是故里名人,隴右詩圣。然而,詩人也難免身后的寂寞。民國初年,他一生收藏的珍貴書籍被貧困纏繞的后代,低價賣給了隴南鎮(zhèn)守使孔繁錦。詩文遺稿散佚民間,宋子材先生在甘谷縣教育局任職期間,留意收集,重新編訂,并請甘谷中學宋茂如老師抄錄,共計《笠云山房詩集》4卷、《笠云山房文集》12卷。1983年,心如曾孫王承德將抄本送西北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經路志霄等先生整理,于1989年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如若沒有宋子材先生對地方文化的熱愛與保護,恐怕一代詩圣的詩文早已湮沒,難見天日。
三徑菊松陶靖節(jié),一船書畫米襄陽。這是宋子材書房聯(lián),說的是他的精神向往,道的是他的情趣愛好。宋先生自幼喜愛書畫,擅長書法,尤工鐘鼎篆隸。他的書法師古不泥,取法乎上,端莊古雅,法度嚴謹。用筆凝重敦厚,圓潤遒勁,鋒芒盡斂,敦厚蒼郁,風韻高古,質樸率直,自成一格。古稀之年,仍勤于硯田耕耘,鄉(xiāng)人不但仰慕其名,更珍愛其書。先生大度,有求必應,足見先生之品德。
宋氏父子,德高望重,情系桑梓,廉潔奉公,為民謀利,人品清高,名重當時,鄉(xiāng)人獎其為“父子鄉(xiāng)賢”,并將其里居南街西巷更名為橋梓巷。
進入鄉(xiāng)賢祠,俎豆千秋,光耀鄉(xiāng)里,自古以來是中國文人夢寐以求的向往。然而又有幾人能夠躋身鄉(xiāng)賢之列。宋氏父子,一門兩代,皆入鄉(xiāng)賢,足見其德業(yè)學行是何其優(yōu)秀,又何其卓著!時光不知湮滅了多少高才雅量的風流人物,然而,永生在橋梓巷里的這對父子鄉(xiāng)賢,卻像一方精神的高地,一座道德的豐碑,默默地端坐在甘谷的歷史天空,靜靜地注視著未來,照耀著來者。
離開橋梓巷的瞬間,我感慨萬端。我想到了時下的村莊,光鮮的外表下,卻顯得失落,憂郁,孤獨,蕭條,像丟失了魂,讓人心疼。我不知道這是否與鄉(xiāng)賢的遺失有關?與像宋氏父子這樣德高望重的老人相繼離世有關?然而,我的心卻仿佛聽到,失落的鄉(xiāng)土文明在呼喚“精英”向“鄉(xiāng)賢”回歸,嘆息的村莊在呼喚“城拼”向“ 鄉(xiāng)賢”靠攏。 歸來吧,新鄉(xiāng)賢!
王琪,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甘谷縣作協(xié)主席。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甘肅日報》、《天津日報》、《讀者》、《絲綢之路》等100余種報刊發(fā)表歷史文化類散文300余篇。先后獲第27屆全國地市報新聞獎、第五屆甘肅省黃河文學獎等獎項,十余次獲國家、省、市級征文獎,有多篇作品收錄各類文集?,F(xiàn)在甘肅省甘谷縣扶貧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