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彬
【摘要】文章闡述了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定位,論述了高校政治輔導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不斷變化,給高校學生思想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作為政治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撥亂反正,是輔導員的基本工作內容之一。新形勢下,這項工作對輔導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個人修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黨性修養(yǎng),可以提升輔導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增強政治觀和大局意識,從而順利完成引領學生思想、提高學生政治水平和辨識能力的任務。
【關鍵詞】高校;政治輔導員;黨性修養(yǎng);重要性
一、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定位
1、高校輔導員的政治特色
政治輔導員最早出現(xiàn)是在建國初。1951年,在《關于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的報告》中,曾提出“要設立專人來擔任各級政治輔導員,主持政治學習、思想改造工作”,這是政治輔導員稱謂的首次出現(xiàn)。1965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輔導員工作條例》,其中明確指出政治輔導員的工作就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學生群體中,開展共產主義的教育活動,把黨的知識、理論、政策灌輸?shù)綄W生頭腦中去,以先進的思想、信仰武裝學生頭腦,確保黨對高校在政治上的領導,《條例》對輔導員而言,意義重大而深遠,屬于基礎性和標志性的文件之一。在此之后至今六十余年,國家出臺、修訂了很多的制度和文件來界定政治輔導員的身份,使輔導員的身份、職責、工作內容等都發(fā)生過比較大的變化,但一直沒有修改的,就是高校政治輔導員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以先進思想和政治觀念引導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這就是高校輔導員的政治特色,無論是建國之初艱苦奮斗的年代,還是當今國家經濟迅猛發(fā)展、中西方思潮劇烈碰撞的年代,高校輔導員的政治特色始終鮮明,從未更改。
2、新形勢下高校政治輔導員的工作內容
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出臺,即著名的教育部24號令,其中指出,輔導員既具備教師身份,也具備政工干部身份,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線踐行者,對高校而言,無論教育、教學還是管理,輔導員都是重要而必不可少的力量。輔導員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理想信念的導師、健康成長的朋友。文件中,同樣也對政治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進行了設置,根據文件描述進行總結,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可概括為:對學生思想思維和意識形態(tài)進行引導、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輔導。需要政治輔導員通過主動引導、潛移默化的帶動以及對學生的管理來完成這幾方面的工作,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高校政治輔導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
1、黨性修養(yǎng)的基本釋義
到底什么是黨性修養(yǎng)?一般來講,黨性修養(yǎng)是指共產黨員通過刻苦學習、自我改造、自我鍛煉和組織教育等途徑,按照黨性的嚴格要求,磨練自我的品質和毅力,以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思想上的純潔性和行動上的先進性。它主要包括政治修養(yǎng)、理論修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文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修養(yǎng)、作風修養(yǎng)、組織紀律修養(yǎng)、民主修養(yǎng)、法制修養(yǎng)等幾方面的內容。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政治輔導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就尤為重要,這既是新形勢的需要,也是體現(xiàn)高校輔導員政治特色和政治本色的需要。
2、當今社會形勢下加強輔導員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
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多,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道德準繩、價值觀念對我國大學生群體產生了較為劇烈的沖擊,很多大學生的思想理念和思維模式都發(fā)生了變化,有的人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產生動搖,有的人崇尚金錢主義、現(xiàn)實主義,社會秩序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紊亂,在高校中,學生群體也是亂象頻出。江澤民同志曾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思想宣傳陣地,社會主義思想不去占領,資本主義思想就會占領”,這說明中外思想的碰撞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劇烈的程度,對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高校而言,針對大學生深入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政治輔導員,就更加需要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努力做政治覺悟高,政治覺察力強,政治敏銳性好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引路人,以高水平的政治素養(yǎng)武裝學生頭腦,以出色的工作能力管理學生,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以良好的個人形象帶動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堅定信仰,把握好人生航向。
3、輔導員自身條件下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
(1)加強黨性修養(yǎng)可以進一步堅定政治輔導員的理想信念。高校是開放的,是前沿的,是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地方,作為政治輔導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就包含了要提升政治修養(yǎng)和理論修養(yǎng)的要求。政治輔導員提升這兩方面修養(yǎng)的途徑就是學習,只有認真學習黨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重要講話精神,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輔導員的理論水平、政治覺悟和認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從而增強政治敏銳性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2)加強黨性修養(yǎng)可以使政治輔導員更加堅定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黨性修養(yǎng)的核心內容,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各級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在高校中,政治輔導員體現(xiàn)更多的是為學生服務,要做好學生的勤務員。政治輔導員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不但要從書本上汲取知識,還要在實踐中鍛煉、反思和體悟,要擺正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用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在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為學生服務,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政治輔導員學習、實踐到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就是黨性修養(yǎng)不斷加強的過程,而政治輔導員的黨性修養(yǎng)加強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就會不斷加強,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踐行就會更加深入,從而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推進高質量的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加強黨性修養(yǎng)可以培養(yǎng)政治輔導員高尚的人格品行。高校中,政治輔導員既有教師的身份,又有政工干部的身份。黨性修養(yǎng)的內容中包括了作風修養(yǎng)、組織紀律修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輔導員也要按照黨員干部的要求時時處處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刻不忘用黨的奮斗目標總攬個人的理想信念;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指導個人的實踐;用高尚的道德標準約束自己的情趣;用黨紀國法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黨性修養(yǎng)的水平不高,政治輔導員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層次就難說高尚,政治輔導員的人格品行就難說高尚,加強了黨性修養(yǎng),政治輔導員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層次必然得到提升,從而使其人格品行同樣得到提升。
黨性修養(yǎng)的本質是如何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無論從當今經濟迅速發(fā)展、思想劇烈碰撞的新時期來看,還是從高校政治輔導員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努力培養(yǎng)黨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工作職能來看,輔導員必須要不斷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始終堅持自己的職業(yè)追求,明確為學生服務的宗旨,掌握為學生服務的技能,愛崗敬業(yè)、不斷提升,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理想信念的導師、健康成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