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鼓勵,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使用,效果會更加令人滿意。鼓勵教學作為一種使人情緒積極向上的教學方法,一直以來被廣大教育者所倚重。但是教育當中使用鼓勵教學也應該講究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方式,掌握一定的“度”,有些情況適合進行鼓勵,有些情況不適合進行鼓勵。
關鍵詞:鼓勵;適度;批評;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3-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46
很多教育性的文章都會提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鼓勵,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很少人注意到鼓勵也應該有度,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并且還要根據(jù)一些實際情況,才能決定是不是需要進行鼓勵。那么哪些情況需要鼓勵,哪些情況要少鼓勵,或者不需要鼓勵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鼓勵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鼓勵應該看學生的性格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千差萬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性格,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教育界的祖先孔子就說過:“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教育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對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所以對于所有學生我們都采用鼓勵的方法顯然是不妥當?shù)?。就像是我們種植小樹一樣,有的小樹本身長勢就筆直沒有枝杈,所以我們就不需要進行大幅度的整修,而有的小樹因為樹身歪斜,枝杈繁多,如果我們再放縱它任意生長,不聞不問,那么這棵樹就要長成一棵歪脖樹,是成不了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的學生天生就好惡作劇,或者本身有一些小偷小摸的習慣,那么這時候我們再采用鼓勵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在害學生,而不是在挽救學生。這時候鼓勵就是一種縱容,就是一種傷害。例如,筆者所教的班級里有一位小女生,非常愛學習,但是學習的勤奮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小學生應該有的程度,作業(yè)即使是到晚上十一點多,沒有完成,還是會哭著繼續(xù)寫下去,家長勸說也不聽。那么這種情況下,我沒有采用鼓勵的方法,而是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道理,使她清楚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為了完成作業(yè),而完成作業(yè)也并不是好學生的唯一標準。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注意身體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是不能勝任學習任務的。經(jīng)過幾次心理疏導,這個孩子終于改掉了這樣的“勤奮”的壞習慣。
那么鼓勵應該什么時候使用比較合適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對一些性格比較懦弱,膽小怕事,對班級里的事情不愿意參與,和同學不能夠和諧相處的學生,才會適時地用鼓勵的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是這樣的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能夠有一點進步,筆者也總是進行鼓勵,夸獎,慢慢得增強他的自信心。例如,筆者的班里有一位個子嬌小的女生,父母已經(jīng)離婚,爸爸出去打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因為性格懦弱,加上家庭的原因,所以這個學生非常自閉,課堂上不愿意回答問題,也不愿意和同學一起玩耍,更不愿意參加班里的任何活動。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語文課上總是有意得挑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不管答對答錯,答對了,筆者就表揚;答錯了,鼓勵。下課后,筆者私下要求班長等同學要拉著她一起玩耍、做游戲。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這位女生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性格也開朗了很多。
二、鼓勵應該掌握一定的“度”
對于學生的鼓勵,作為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度”,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鼓勵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分寸,不能無限制的進行表揚鼓勵。如果總是對一個學生進行鼓勵表揚那么時間長了以后,這個學生首先可能養(yǎng)成“表揚依賴癥”的毛病,認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對的,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受到老師的表揚。要是有一次沒有受到表揚,或者自己認為不符合自己平時的情況,那么就會產(chǎn)生不滿的情緒。久而久之,這樣的學生就會變得不能受到一點挫折,一旦遇到不順心如意的事情,就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實際上這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傲嬌,形成這種不良心理,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生的影響,他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步入社會以后的工作,都會難以適應。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注意提問那些學習成績較差,但是又有一些進步的學生,注意那些性格不活潑的學生,只要是他們,無論是在哪一方面有進步,都應該及時地進行鼓勵。
三、鼓勵的語言應該多樣化
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鼓勵往往都已經(jīng)程式化,總是那么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定的效果,隨著使用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就味同嚼蠟,使學生感到厭煩,根本就起不到鼓勵和表揚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尤其是語文教師,更應該注意表揚語言的多樣化,實用化。例如在一節(jié)語文示范課《搭石》上,這位女教師的表揚語言就非常個性,起到較好的作用。其中有一位男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你認為人們過搭石的時候,為什么要前后按照節(jié)奏有順序的過?這位學生回答:因為不按照順序,就會掉到水里。全班同學都笑起來。這時候教師的鼓勵非常合適:這位同學的想法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按照順序的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后果。從這一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沒有用平時人所常說的:你真棒!我為你自豪!等程式化的表揚用語。而是用大家聽起來不像表揚的語言,進行了鼓勵,這既不會讓這名學生產(chǎn)生不愉快的情緒,也不會讓他產(chǎn)生驕傲的情緒。
那么,在實際應用中,又有哪些比較個性化的表揚鼓勵用語呢?個性化的表揚用語,主要靠教師自己的用心思考。但是根據(jù)筆者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來說,一般我經(jīng)常使用的表揚語句有以下這些:
1.大膽舉手,說錯了沒關系,老師最欣賞像你這樣的學生。
2.你聽得真仔細,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來補充一下。
3.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得很好!
4.你很有創(chuàng)見,這非??少F,請再響亮地說一遍!
5.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真棒!老師都為你高興。
6.開動你的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
總之,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課堂氣氛,尤其是教師的微笑和贊揚往往會收到神奇的效果。它不僅體現(xiàn)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極易喚醒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快樂、愉悅、分享”的氛圍就會溢滿課堂。大凡優(yōu)秀教師都是繡口吐花的贊揚高手,所以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更是一種教育智慧。但是鼓勵與表揚,雖然是語文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辦法,但是必須要注意應該使用的時機,以及使用的程度和方法,只要掌握好了使用的技巧,就能夠成為激發(fā)學生努力向上的催化劑。
參考文獻:
[1] 陳潔,韋冬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表征及對策——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理論的分析[J].語文學刊,2016(3):106-107.
[2] 肖俊江.淺議小學語文激勵教學[J]. 中外交流,2016(20).
[ 責任編輯 張敬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