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強
摘 要:隨著教師教學方法的綜合發(fā)展和學生課堂學習重要性的提高,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且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由于觀察學習法僅僅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目前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廣大教師應從觀察學習的概念和作用出發(fā),總結當前觀察學習法運用時遇到的各種問題,探究如何提高觀察學習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從而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觀察學習;高中地理;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3-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03
科學技術是提升我國綜合實力的主要動力,而提高科學技術在于提高我國科學教育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我國的科學教育水平是教育部的重點研究方向。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和政策改革的進行,我國課堂教育的方法越來越多,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觀察學習法就是我國教育改革中一個很好的例子,符合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潮流和趨勢,尤其在我國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和普及。下面,筆者將全面地分析觀察學習法在我國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和發(fā)展問題,從而為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提供一些思路。
一、 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意義和作用
目前,高中地理學習中的主要學習方法就是觀察學習法。觀察學習法其實就是通過肉眼直接觀察知識點并直接獲取和理解知識的一種感官學習法。由于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特點決定了觀察學習法的采用和發(fā)展。針對高中地理課程的重點知識,學生可通過觀察學習法迅速且準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常見的觀察學習法有圖片學習法、實物觀察法、多媒體展示學習法等,這三種方法在我們高中地理學習中最為有效也最為常見。圖片學習法是通過生動形象的靜態(tài)圖和動態(tài)圖把所學的地理知識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圖片將地理知識點直觀地呈現,可讓學生取得良好的知識接納效果。實物觀察法是通過成比例的微小實物模型將情景再現的一種學習方法。多媒體展示學習法是通過教學視頻將真正的氣候環(huán)境變化過程完全、準確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高中地理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學。
二、 觀察學習法運用時存在的問題
由于觀察學習法在我國目前的科學教育運用中還處于初級階段,并且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觀察學習法在我國的教育中還沒有得到百分百的普及。因此,此種方法有待提高和改善。具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習方法的問題
高中學習是整個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因為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智力基本達到成熟水平,并且會在這個階段形成與自身相適應的一套學習方法,因此,此階段的學習方法將對以后的學習形成較大的影響。高中地理的學習內容豐富廣泛,不僅記憶的內容繁多,而且重點和難點邏輯性強,對學生的學習是一個考驗。在觀察學習方法中,通過簡單的觀察學習法難以達到教師所要求的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效果。
(二)教學方面的問題
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疑難解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學方法的好壞和正確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在高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雖然教師運用到了觀察學習法,可是并沒有針對廣大學生高中地理的學習形成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體系,因此,教學雖然取得成績,但是其成績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總結自己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地總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高中地理知識點的特點,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成績,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
三、 提高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的應用水平
要想提高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的應用水平,必須摒棄傳統(tǒng)觀察學習法中的缺點與不足,從兩個方向集中提高觀察學習法的應用水平:一個方向是對學生的指導方向,另一個是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
(一)觀察主體的確定
確定觀察主體是觀察教學的第一步。在運用圖片觀察法、實物觀察法和多媒體教學法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主題鮮明,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能力。當學生在回想起知識點的過程中,可通過印象深刻的主體將全部的知識點進行串聯記憶。因此,在觀察學習法中明確觀察主體,深刻主體是相當重要的一步。在觀察主體前,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相關主體、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主題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明確主體,大大減輕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工作量,改善了在傳統(tǒng)教學中言傳身教的片面效果。
(二)觀察后的事物整理
在觀察學習之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對整個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經歷進行一個系統(tǒng)地整理總結,以充分了解來自各方各面的工作不足和缺點,從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取長補短,使工作越做越好。教師應結合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徹底的分析,分析問題是來自于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或者教學態(tài)度。通過系統(tǒng)完善的總結工作,教師可清晰地認識到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準確、迅速地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觀察學習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觀察學習法的應用水平。學生也可從中認識到自己學習方法的欠缺,從而針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觀察學習法系統(tǒng),找出符合自己的一套學習策略,突出觀察學習法的普及和應用。
此外,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更加提高了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應用水平,因此,現代化的觀察學習法是當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和潮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觀察學習法的缺點和不足,真正將現有的觀察學習法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徹底地解決,這樣才能提高觀察學習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應用,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汪基德,馮永華. “農遠工程”的發(fā)展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啟示[J].教育研究,2012(2):65-73.
[2] 任永,王楊,殷曉斌等.基于多媒體教育資源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大學教育,2015(3):53-55.
[3] 劉永貴.基于信息視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內涵探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1(4):35.
[ 責任編輯 張翼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