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泓
棲息蘇城
金泓
某天午夜,一個文學(xué)界前輩做了個夢,吐出一個深深綠綠的庭院。覺得這有些寂寞,就又吐出個古人。他拄著根藤杖,在庭院里散步,看上去很像是在夢游。這個庭院疑似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怡園、網(wǎng)師園、留園,又或者疑似耦園、可園、東園、環(huán)秀山莊等名勝古跡。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留著山羊胡子、拄著雙拐的他,把那些園子當自家的私宅或是故友的老宅了。白日里,常去那溜達,泡一杯碧螺春,便能在園子里孵一天?;蚵犛辏蛸p梅,或聞木樨香,或嘗新鮮蓮蓬,有滋有味地品著園。有些時候,他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逛園子,就像傳說中的唐祝文周一樣。那個愛夢游蘇州的前輩叫車前子。
循著他的夢,我也游著園林,雖然我從未在某個園子邂逅過他。但這又何妨呢?香洲上,我登臨過,文徵明也登臨過;真趣亭內(nèi),我休憩過,乾隆也休憩過。在同一空間,我們不能在同一時間出現(xiàn),但是在字里行間,我們便可以一起同坐了。月到風來,與誰同坐?清風明月,還有車前子,以及任何我想邀請的文人墨客。
這便是園林的魅力。一座園子矗立在那,無論外地的游客多寡,俟有清閑,我便心向往之。很長一段時間,我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會有這種癖好。按說我這種“80后”年輕人,似乎更應(yīng)該流連于琳瑯滿目的商場、燈紅酒綠的飯店酒吧。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金雞湖畔,呆呆地望著遠方的高樓大廈,我才終于徹悟到一點。
那是一個黃昏,落日的余暉灑在湖面上,金光閃閃,頗為壯美。遠處的建筑物高高低低,但都方方正正,模樣類似。看著看著,我覺得頗像股市的K線圖。就在那一個個長方柱子里,是多少人奮斗一輩子買來的家啊!但那是家嗎?無非是個讓物品存放讓身體暫時休整的地方。一到周末,便萬人空巷,擠到大小商場或景點去了。無論那些房子有個什么樣的洋名又或者有個什么樣的古典名字,一眼望去,都是灰蒙蒙的鋼筋水泥森林。我們的靈魂能安放在那里嗎?
從前的日子可不是那樣。從前的日色慢,轎,船,吃茶都慢,一生只夠住一個園子。那時,客廳是一座屋子,廂房是一座屋子,庖屋是一座屋子,溷藩是一座屋子,所有的屋子連成一片,便是院落,黑瓦粉墻,參差錯落,便是一幅水墨畫。園子里有樹木,可遮陰擋雨,可食其果實;園子里有池塘,可養(yǎng)魚,可灌溉;園子里有假山,可登臨,可嬉戲:一切既實用,又能讓人“得少佳趣”,具有審美功能。
不過,一座園林如果只有景而無意趣,那只能是花草、樹木、山石、溪流等物質(zhì)原料的堆砌,充其量不過是無生命的形式美的構(gòu)圖,不能算是真正的藝術(shù)品。黑格爾在《美學(xué)》中說:“藝術(shù)作品所以真正優(yōu)于自然界實在事物的并不單靠它的永久性,而且還要靠心靈所灌注給它的生氣。”蘇州的園林之所以被認為是藝術(shù)作品,因為園子是有“生氣”的。園主大多是“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士大夫文人,他們把自己的理想與精神寄托在園子里。于是園林不僅僅是建筑物的集合,而是成為一篇篇“地上的文章”。
北宋蘇子美,因獲罪被貶,寓居在蘇州,天氣燠熱,又加之內(nèi)心郁結(jié),想找一處高地來抒懷,卻不得。一日拜訪郡學(xué),發(fā)現(xiàn)東面有一塊廢地。于是“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焉”?;蛟S他也沒想到,這處“清風明月本無價”的地方,被他購置來之后,“遠山近水”也變得“有情”。一代代文人墨客,或追慕他的高潔,或艷羨園中的美景,前來這里拜謁欣賞。明詩人高啟《滄浪亭》曰:“滄浪平,無風波之驚。滄浪廣,有風月之賞。……天念儒臣去國冤,故與無塵水云境。斯人去已遠,我來空復(fù)情。滄浪水雖在,不似昔年情,躊躇獨過亭前路,疎葦寒煙沙鳥鳴。”滄浪亭,已不單單是一座四角攢尖的亭子,而是一個文化標志,是一些人的精神家園。
有一個春天的夜晚,因一個朋友在景區(qū)值班。我與六個朋友,聚在某個園林里。七個男人,有著事業(yè)與家庭的諸般不如意,但在那“樂山樂水得靜趣,一丘一壑自風流”的氛圍里,彼此觥籌交錯,把酒言歡。或登高吹簫,或臨池長嘯,放浪形骸,一抒胸懷。真是人間難得的痛快事!可惜,那兒不能久聚,否則,咱們可真成了“竹林七賢”。后來,我還常去那走一走,不再求美酒佳肴,只為求得心靈的寧靜。在那里,竹可友,梅可友,山可友,水可友,自己與天地是融合的。在那里,明白自己是廣宇中渺小的一個,亦明白自己只是時間滄海里微小的一粟。假如蝸居在家,恐怕就不會有類似的感想了。于是我想到了史鐵生,那位一直去地壇的作家。假如沒有地壇,他會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假如沒有這些園林,我或許就會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中,漸漸迷失自己。
認識一位畫家,他小時候住的宅子,就是一處園林。后來他搬到網(wǎng)師園附近的一處新居,懷念起童年的屋舍,于是便聯(lián)絡(luò)了鄰居,將后屋的院子打通,做成了現(xiàn)代園林,那兒成了文人墨客雅集的地方。還認識一位園林設(shè)計師,他在東山購置了一處老宅,修舊如舊,種植了紅豆樹孩兒蓮等不少珍貴花草樹木,添置了不少名人字畫,那兒成了滄浪詩社詩友們活動的場所,它叫豆蓮小筑。蘇州有太多這樣的文化人,把家打造成園林的樣子,這樣,不僅讓肉體舒適,而且讓靈魂也在其中安寧。
可是,還有那么多的外來者或原住民,他們無力打造園林,也無空暇專門跑去園林轉(zhuǎn)轉(zhuǎn)。他們像陀螺一樣忙個不休,然后又在電視、網(wǎng)絡(luò)中麻痹自己。他們是城市的居民,卻不是城市的主人。美國現(xiàn)代哲學(xué)家路易斯·芒福德說過:“城市是一種特殊的構(gòu)造,這種構(gòu)造致密而緊湊,專門用來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睕]有人能否認,作為城市人,能更加便利地享受古今中外的文化科技成果。然而,城市人分割了天空,涂抹了土地,污染了綠水,砍去了青山:當一切只為肉體欲望服務(wù)時,靈魂便無處安身。
也許我們不能為越長越高的大樓造一座“空中花園”,但是我們能讓小區(qū)的花草更加繁盛一點;也許我們不能讓墻壁上掛著的山水畫流淌出汩汩水流,但是我們能讓小區(qū)里的水變得更加清澈更加靈動。著名科學(xué)家錢學(xué)森曾首先提出營造“山水城市”的概念。著名建筑家吳良鏞認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其最終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環(huán)境’(以城市為代表)與‘自然環(huán)境’相融合的人類聚居環(huán)境”。
我所居住的地方,是一片現(xiàn)代化小區(qū),所幸,附近便有一處公園。日暮,外出走一走,便能走出一方小小的天地。倘若愿意走得多一點,便能走到石湖公園,當年范成大曾耕耘居住的地方。有時,只匆匆一瞥石湖,便已經(jīng)可以洗凈現(xiàn)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了。我想,現(xiàn)代公園未必要去復(fù)制一座園林,但是園林所營造的“靜、遠、曲、深”之景,也就是文人追求的澹泊寧靜心態(tài)的物化,這個還是能營建的。
園林也罷,家園也罷,公園也罷,只要有一處地方能“窺情風景之上,鉆貌草木之中”,逐步達到“悅志悅神”的審美層次,接近或進入某種境界或宗教體驗,以“天人交會”“天人合一”為皈依。那一處地方,便是我們靈魂的棲息地。
攝影陳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