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1998年的寒冬臘月里,我正在讀高二。北方的冬天冷而干燥,若有鵝毛下雪紛揚落下的話,出門更是艱難。然而無論晴雨,我每天必須在清晨天蒙蒙亮?xí)r,就騎上單車,趕去學(xué)校上早自習(xí)。離家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文具店,順路之故,我時常在上學(xué)途中停下來,進去買些文具用品。說來也稀罕,冰凍時節(jié),街上的商鋪清一色開門很晚,唯獨這小小的文具店,卻是每天清晨六點半準(zhǔn)時打開窄窄的門面,也不管有無生意可做。我總是買了東西后,即刻走人,忙忙碌碌的樣子,從來沒有與店主聊過一句閑話。
每次招呼我的,總是一個同我年紀(jì)相仿的姑娘,我猜想,她大約是店主的女兒。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晨起的慵懶從未在她的臉上浮現(xiàn)過,倒是我,總是甚少說話,一臉倦怠。一日,記得仿佛是剛?cè)攵?,天亮得愈發(fā)晚了,我一如往常地晨起上學(xué),一如往常地在文具店門口停住單車,進去買筆芯,一如往常地是那個女孩兒走出來招呼我。我付了錢后,正待出門,她突然問我:“你每天這么早出來,是上學(xué)吧?”我正渾渾噩噩,夢還沒醒,聽到這么突兀直接的一句問話,一個激靈似的,人醒了一大半。我轉(zhuǎn)頭看向她:“是的?!彼路饋砹伺d致,不打算結(jié)束這場對話:“我看你應(yīng)該跟我差不多年齡吧?”我只好轉(zhuǎn)身,說了我的年紀(jì)。她聽了后,神情無比艷羨,眼里充滿向往地說:“真羨慕你??!我跟你年紀(jì)一樣大呢!”她的眼神,她的神情讓我陡然間生出一股憐憫之心來,我想說些什么,但又覺得好多話說出來會更傷她的心,只好欲言又止。
后來功課漸重,我亦無心傷懷感慨,只記得高三最后幾次去那個樸素的文具店時,已不見女孩兒的身影,而是換作一個大人迎來送往了。
但與我同齡的這個姑娘,她那副對我的生活無比向往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每個人都只有一生,這一生只能過一種生活。
有時候會羨慕那些演員,因為他們可以在虛構(gòu)的故事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不同的人生。文藝復(fù)興時期,西歐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們高喊“人是萬物的靈長”,有著“高貴的靈魂”,可是他們偏偏忽視了“命運”這個東西。人的命運是什么呢?我想,人的命運就是作為生物的局限性與人擁有無限想象力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我們被生下來,被疾病折磨,被衰老禁錮,被死亡束縛。人的生命短暫得不值一提,與洪荒宇宙,滄海桑田相比,不過微芥菜籽。短短幾十年,造物主只為每個人安排了一種人生,無論我們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都不可能同時擁有兩種不同的人生去體驗、去經(jīng)歷。就像文具店的那個姑娘,她何曾想過,就在她羨慕我早起晚歸,疲于應(yīng)付各種考試的同時,我又是何等羨慕彼時的她?也許在我后來沒有再見到她的日子里,她說不定會突破自己的生活圈子,努力爭取讀書機會,但那也終是她的人生,而并非我的。如此一想,我們彼此倒不必互相羨慕對方的人生,也慶幸當(dāng)年的欲言又止,沒有說那些安慰她的話。
人自身的局限性太過明顯,明顯到我們總是不經(jīng)意地就忽略了這個短板。同我們擁有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相比,生命的短板似乎不足以構(gòu)成對人的威脅。當(dāng)人類始祖偷食了伊甸園里“知善惡樹”的果實后,我們幾乎擁有了可以與神平等對話的認知能力,這種認知上的覺醒,多半是通過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釋放得以實現(xiàn)的。永不滿足,同在伊甸園里對命運和人生的知足相比,人類變得永不滿足起來。我們不滿足于自然的束縛,不滿足于命運的擺布,試圖脫離自然,跳脫出命運加諸在身上的生物屬性,真正成為“宇宙之精華”“萬物的靈長”,有一顆“高貴的靈魂”。 知足,還是知不足?何時能知足,何時知不足?這成為一個人的人生命題,也成為人類的命運魔咒。
欲望從來都是人類不斷向前的動力。欲望的翻滾使人生出不足之心,生出“惡念”來。果戈里曾經(jīng)說過,“令人憂傷的是,在善里看不到善”。只有“惡”的體驗,才使我們認識善惡。“惡”——欲望引起的一系列不滿足的心理反應(yīng)和消極情緒——是人類追求善的起始點。
我想起西方的那句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人類所有的問題,都在于我們過于勤勉的思考。我們思考一切能夠想到的問題:思考具體的科學(xué)問題,思考形而上的哲學(xué)問題,思考可以把握的具體問題,思考無法得到答案的虛無的問題。這世界太宏大,我們的腦袋里想要裝下整個世界,好奇心驅(qū)使人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永不滿足。然而我們不得不滿足——因為當(dāng)人在欲望與不滿足的驅(qū)使下,思考了那么多的問題后,最終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意識到“生命樹”的果實依然被禁守在伊甸園里時,那便是感恩的開始,也是知足心的開始。
對我來說,高中那年文具店里的那個姑娘,仿佛是被突然打開了縫隙的一道大門,讓我不經(jīng)意間窺見了彼此人生的不完滿,若干年后回望過去,我已懂得彼時的不知足,是為了對今日生活的知足與感恩。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知不足,便是知足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