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廣東 梅州 514021)
摘要:本文在分析聾生在文字表達方面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加強聾生在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并結(jié)合平時的教學工作,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培養(yǎng)聾生的說寫能力,提高其與健全人的交流溝通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聾生;說寫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064-02
聽覺是人們接收外界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能給人們以豐富的信息。耳聾學生喪失了聽覺功能,導致語言功能喪失,學習書面知識困難重重,書面表達顛三倒四、說話語無倫次是特教工作者的共識。聾生的書面表達不僅指一般意義上的說寫能力,而是在與健全人交往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借詞表意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而聾生受聽力障礙及手語的影響,寫出的句子病句很多,主要表現(xiàn)為:
1.詞語兼代現(xiàn)象。如:“話”、“說”、“說話”手語表達方式一致,所以,聾生容易出現(xiàn)“我說話”代替“我說”的句子。
2.搭配不當或語句顛倒。如:我們走進來緊急滅火倒水曬。(實際要表達的是:我們走進來急忙用水桶倒水把火滅了。)
3.成分不全。如:毛毛籃提,爸爸的魚。(實際要表達的是:毛毛提著籃子,爸爸拿著釣魚桿。)
上述這些因聽力障礙而產(chǎn)生的語言表達缺陷讓他們難以與健全人無障礙地交流,而他們最終將回歸社會,也會面對與健全人溝通和交流的現(xiàn)實困難。因此在學習階段,我們要加強聾生說寫能力的訓練。針對這些問題,我在聾生語文教學上加強如下幾方面的訓練:
一、對聾生進行簡單的語法教學
掌握語法是學習語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掌握好語法才能正確地使用語言。正常兒童在獲得語言的同時,懂得了各種詞匯的意義及其應用的環(huán)境。而聾啞兒童由于聽力障礙造成了環(huán)境和語言的脫節(jié),所以我們聾校的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緩解這種脫離狀態(tài),教給聾生一些簡單具體的語法規(guī)則,學習積累詞匯及這些詞匯的組合應用方法。如:一幅圖中有書包、文具盒、筆、書等物品,讓學生按“什么放在哪里”的句式寫句子。很多學生都會寫成:書包放在文具盒里。這是因為聾生沒有理解詞語的意思,只是按句式套用詞語。在糾正這類句子時,我首先復習詞(“書包”、“文具盒”)的詞義,然后在教室進行現(xiàn)場演示,讓一個同學拿書包和文具盒,看哪個能放進另一個里面,所以正確的句子應該是“文具盒放在書包里”,最后再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講解用其他詞語按上述的句式寫句子。這樣既讓學生理解了句式和詞義的包容性,又體會到了句子的組合規(guī)則。
對聾生進行語法教學,不能孤立地講語法,而是要在語言實踐中,根據(jù)聾生的特點,采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例如,我經(jīng)常利用演示、多媒體、對比等方法來講解,讓學生正確理解這些語法點,并自覺地加以運用。在句子中使用得最多的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地”、“得”,而聾生在寫句子時常?;煜E用或根本不用,這就使句子語意不清或語序顛倒。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對比的方法來幫學生區(qū)別“的”、“地”的用法?!暗摹焙竺嬉欢ǜ~,“地”后面跟著動詞。例如:
形容詞+的+名詞 名詞+的+名詞
形容詞+地+動詞
我們所說的每句話都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詞語怎樣搭配、怎樣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結(jié)果是什么樣子,都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例如:“我們愛老師”這句話里包括“我們”、“愛”、“老師”這幾個詞,而且這個詞有先后順序,不能隨便顛倒。順序不同,句子的意思就變了。
二、要求學生套用句式說(寫)一句完整的話
從何說起?該怎樣說?這是聾生說(寫)句子的難點。教給聾生說(寫)句子的方法(怎樣把學過的詞匯組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說(寫)是訓練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教材,由淺入深地訓練聾生的說(寫)能力。聾生學寫句子,要特別強調(diào)由寫好一句完整的話開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到繁逐步提高。首先,句式由簡單到復雜,例如:誰做什么/誰在哪里做什么/誰在哪里怎么樣做什么/什么時候,誰在哪里怎么樣做什么。
其次,由寫一句最簡單的完整句子的基礎上,再進行完善,擴充句子,使句子的內(nèi)容更豐富,學生能寫一句完整、句意表達清楚的句子的前提下,再把幾句話連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話。
例如:針對看圖說話《小明做作業(yè)》,我設計了如下問題:
圖上畫的是誰?圖上畫的是小明、媽媽和爸爸
他們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家里。
他們分別在做什么?小明做作業(yè),媽媽縫衣服,爸爸看報紙。
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回答完整后,再提出下列問題:
小明在哪里做作業(yè)?小明在家里做作業(yè),
小明在哪里怎么樣做什么?小明在家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媽媽和爸爸呢?媽媽坐在小明的右邊縫衣服,爸爸坐在小明的左邊聚精會神地看報紙。
最后,讓學生根據(jù)上述的句式一一回答并寫出來,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句子連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話:
什么時候,誰在哪里怎樣做什么
星期天,小明在家里認真地做作業(yè),媽媽坐在他右邊縫衣服,爸爸坐在他左邊聚精會神地看報紙。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意思表達不清楚或者說錯的地方應及時在黑板上寫下來,然后進行講解糾正,或讓同學來幫忙修改。要讓學生說好一句話,首先要積累詞匯,然后記住句式。
三、把閱讀和寫作訓練進行有機結(jié)合
特級教師李吉林曾說過:“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冬季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而對于聾生來說,在寂靜的世界里是沒有言語的,在情境中產(chǎn)生的語言只是用幾個簡單的詞匯來表達。怎樣才能把聾生用手語表達的詞匯用書面語句表達清楚完整呢?這就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以及提高寫作能力。而聾生的寫作訓練很大程度上是根據(jù)閱讀課文作為例文進行寫作。
1.找準突破口,讓學生多讀、多寫、多記。在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根據(jù)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找到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突破口。如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語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及描寫自然景色的語句,都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來進行模仿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例如學習《釀》一文,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寫說說老師的外貌特征,再模仿課文的寫法,用幾句話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這樣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用,即時消化。又如在學習《裝在信封上的小太陽》,我首先讓學生說說庫伯犯了一個什么錯誤?丹尼斯的爸爸是如何給庫伯改正錯誤的機會的?這樣在學生說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組織語言的訓練,也讓學生從中學習庫伯知錯就改的優(yōu)秀品質(zhì)。再讓學生模擬課文的寫法,寫一件知錯就改的事,這樣就鞏固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正確的語序和語感。作為聾校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把課本教好,而且必須輔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因為課外閱讀是對課本知識的延伸,也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和擴展。教師要以課文為基礎輔以課外讀物,這樣既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拓寬了視野,同時也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認識并感知正確的語法語序,也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總之,聾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聾生使用語言文字與健全人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們學習語文的終極目標之一,但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持之以恒的長期訓練過程。因此,聾生的閱讀、寫作訓練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不只在閱讀教學中,還應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各科教學中,在課外、在家庭和社會中,都應有意識地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張茂聰.怎樣教育幫助聽力殘疾孩子[M].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
[2]馬玉貴.特殊教育的教學理論與實踐[M].沈陽出版社,1996.
[3]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M].齊魯書社,2010.
[4]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芬坦·奧坦甘.現(xiàn)代特殊教育實用手冊[M].重慶出版社,2013.
收稿日期:2016-11-23
作者簡介:潘娌蘭(1979-),女(漢族),廣東興寧人,大學本科學歷,語文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聾校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