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燕
《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開篇即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薄缎抡Z文課程標準》中同時也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這就點明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握這一交際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生剛?cè)雽W之時,正是發(fā)展語言的“朝陽”時期,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起始點。我們應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教學,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一、通過聯(lián)系生活進行訓練
“燃起學生的渴望和學習熱情”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先決條件,因此,首先要注意提高低年級學生口頭表達的興趣。作為老師,應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這是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興趣和欲望的有效途徑。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有無窮無盡的交際情境。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盡力融于學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活動范圍,潛心發(fā)掘和提煉生活中有價值的、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交際話題來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例如,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學生如何“問路”,由教師扮演老爺爺,學生一個個來挑戰(zhàn)“問路”,問得好的就通過,其他同學不斷反思前面同學的問話。教師圍繞“問路”設置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物,讓學生在變換中揣摩人物特點,并尋找合適的話去說,把話題的場景擴大化,使簡單的口語交際不再局限于書本。
二、通過師生表演進行訓練
語文教科書中設計的口語交際大多是日常生活,如做客、問路、看病、打電話等,但在農(nóng)村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親身經(jīng)歷過的,有些內(nèi)容學生雖然似曾相識,但了解的并不是十分真切。為了增加口語交際情境的真實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chǎn)生不吐不快的交際欲望,教師可以跟學生合作,也可以讓學生跟學生合作,通過表演模擬再現(xiàn)教科書中設計的口語交際情境。例如,《如何打電話》一課,我先創(chuàng)造情景: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要求學生打個電話祝媽媽生日快樂,接著就是我扮演媽媽和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在我的帶頭示范下,學生馬上都來了勁,爭相上臺表演的兩組同學也能很好地運用一些禮貌用語,于是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他們也可自由選擇,可與組內(nèi)同學進行,也可以與老師直接通話。這樣邊說邊表演,同時同學之間互相自由議論,在這種互動中,既增強了言語表達能力,又鍛煉了思維,提高了應變能力。
三、通過游戲進行訓練
孩子們最常說的字是“玩”,因為游戲是兒童生活的主題,孩子們在一次愉快的活動中當然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言之有物。例如教學《轉(zhuǎn)述》,有位老師就采用“拷貝不走樣”這個游戲,把全班分成幾個組,每組推薦一名同學,把“接到司令部命令,明夭上午8點每個戰(zhàn)士帶5顆手榴彈、3千克干糧到3911高地集合”這句話轉(zhuǎn)述給小組同學。結(jié)果每組拷貝時都出了錯,有丟掉時間的,有弄錯地點的,有“忘帶”干糧的,有“忘帶”武器的,這就促使學生反思為什么出錯,出錯會帶來什么危害,然后由此轉(zhuǎn)入生活的“轉(zhuǎn)述”演練之中,就會收到好的效果。我們教師應在教學中有目的、有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性呈現(xiàn)隋境,關(guān)注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關(guān)照孩子的交際能力,充實學生的話題。
四、利用多媒體進行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限制,學生的思維是比較直觀的,總是慣用“眼見為實”的方法來學習。對此,如果一味空洞地說教,不但不能讓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要闡述的道理或內(nèi)容,而且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趣味性的課堂是吸引不了學生的。多媒體教學的信息有文、圖、形、聲等多種形式,使用起來方便,既可以用手演示,又可以進行交互。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睛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引導學生入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情感,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感染,更好地達到教育與教學的目標。如教《狐貍和烏鴉》這一課時,我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狐貍的表情、動作,想想他可能在想什么。同學們看著生動的畫面,紛紛舉手,一個小朋友說:“想吃烏鴉嘴里的那片肉!”另一個小朋友馬上補充道:“我們得說完整的話。我認為狐貍可能在想:多好吃的一片肉啊!我得想辦法把它騙到手!”想得多好,說得多美呀!小朋友們在這種說完整話的訓練中一天天成長。
五、利用閱讀教學進行訓練
目前口語交際教學還存在隨意性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口語交際教材缺乏完整科學的體系。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一般安排在單元練習中,一星期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與閱讀、作文教學相比,口語交際教學似乎是個“點綴”。事實上,口語交際完全可以和識字、閱讀教學整合起來?!耙谜Z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大多數(shù)以童話、寓言及著名人物小時候的故事為主,生動活潑,饒有趣味,學生讀起來興趣大,印象深,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合理展開想象性的口語交際訓練。人教版新教材對口語交際訓練作了全方位的設計,其內(nèi)容之豐富,是以往教材所不及的。教師只要真正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有機地找準口語交際訓練的切入點,其效果是不可低估的。如:課文《找春天》的教學中,可針對“她在柳樹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這句話,激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紛紛發(fā)言,既理解了課文,掌握了省略號的作用,同時也達到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六、利用突發(fā)事件進行即興說話訓練
在課堂、校園、社會上經(jīng)常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學生往往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充滿好奇,這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我班經(jīng)常出現(xiàn)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據(jù)為己有,別人索取時還振振有詞,我就引導學生對此類事件進行討論。討論中,學生們各抒己見,對犯錯的同學進行了批評,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進行了口語交際的練習。
總之,只要我們老師能不斷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從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著手,密切關(guān)注學生的日常生活,積極鼓勵每一位學生,那么,經(jīng)過“細水長流”的口語交際訓練,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生活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