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煜華
對(duì)紫藤,從小有些距離感,先是被大人告知:“紫藤的果子千萬不要撿起來!有毒!”于是趕緊把拿在手里琢磨的紫藤豆莢扔了。那豆莢看形狀還挺好玩的,像放大版的扁豆,渾身毛茸茸的,摸上去像植絨紙;掰開來,里邊是一顆顆扁扁的棕色豆子。
后來讀到白居易的《紫藤》詩:“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馀……”什么,紫藤還“為害”了?原來,它會(huì)“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作為藤本植物,它對(duì)其他樹是有絞殺能辦.的……于是白老先生把它比喻為“先柔,后為害”的諛佞徒和妖婦人。
撇開這些印象,視線所及,紫藤實(shí)在是很美的。四五月間,暖風(fēng)仿佛在一剎那催開那無數(shù)朵蝶形的紫花,一串串如風(fēng)鈴,一片片如瀑布,從藤架上凌空垂懸。那紫色深深淺淺,幽美靈動(dòng),仿佛有光線在其上流轉(zhuǎn)。走近細(xì)看,總有蜜蜂蝴蝶在花間嗡嗡嚶嚶——濃郁的花香早就吸引了這些小精靈前來趕場(chǎng)。
再多讀點(diǎn)詩,就知道,雖然有詩人借紫藤的纏繞絞殺技能來諷喻世事,但紫藤其他一些很贊的特質(zhì)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詩人的吟詠中。比如,對(duì)于它的美麗和香氣,唐代詩人李白說:“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fēng)留美人。”同朝代的李德裕寫道:“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倍际敲啦粍偈?,畫面感十足。再如,紫藤壽命很長(zhǎng),老藤條可制成拐杖扶持人們行走,宋代的黃庭堅(jiān)就寫過用“王屋干霜老紫藤”作為壽杖贈(zèng)送過一位壽星;舒岳祥在夏日山居時(shí)也贊美過自己的裝備——青鞋紫藤杖。至于在紫藤架的蔭庇下乘涼更是樂事一樁,陸游的詩句“綠樹村邊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就寫盡了花下小憩的悠閑。
至于“紫藤有毒”這件事,確有醫(yī)書記載紫藤的豆莢、種子和莖皮有毒,只要關(guān)照小孩子不要去吃它,便不足為害。其實(shí),紫藤的莖皮、花及種子可以入藥,用來治療筋骨疼,以及殺蟲、止痛等。
至于紫藤的花能不能吃,似不能一概而論。有一次,我到云南旅游,在菜單上看到了“紫藤花炒雞蛋”的菜名,和玫瑰花炒雞蛋、金雀花炒雞蛋并列在一起。原來,把紫藤花入饌是不少地方的民間習(xí)俗,如北京有紫蘿餅,河南河北山東一帶有蒸紫藤花,還有一些地方會(huì)做紫藤糕、紫藤粥等。愛食鮮花的云南怎能沒有這個(gè)品種呢?不過,植物界也有聲音表示,紫藤全株都帶點(diǎn)小毒性,有顧慮的人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為好。
讓我們趁著大好花季,仰起頭欣賞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