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的傳承,一直以來靠的是老師的代代口傳,學生學習文字只能靠“死記硬背”來記住字的讀音和意思。雖然漢字的形聲、象形、會意等造字法對于漢字的字義理解和記憶有著很大的幫助,但前期基礎(chǔ)學習依然難逃“記憶”的痛苦。
漢字字形繁雜、表音不力、數(shù)量太多,這些天生的弱點使得漢字的學習變得困難。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文盲數(shù)量占總?cè)丝诘慕?5%。為了提高我國民眾的文化教育水平,推行一種簡單易學,適合大眾掃盲的漢字學習工具成為亟待解決的事情。在國家的支持下,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通過審議,并成為全國小學教學的主要教學工具和學習內(nèi)容。
漢語拼音的發(fā)明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開創(chuàng)之舉。它使得漢字的學習變得簡單,利用26個拉丁字母的不同組合將所有的漢字讀音囊括在內(nèi),簡化了漢字的學習過程,縮短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在掌握了基本的拼音使用后,獨立的學習漢字并理解其意義。拼音大大提高了中國人的識字率。
拼音的發(fā)明和漢字簡化等一些列文字改革措施,使如今的中國成為全世界會讀寫人口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拼音的發(fā)明還促使?jié)h語迅速進入計算機鍵盤和手機。
今天,拼音已經(jīng)成為中國大約一半人口的常識。實踐證明,它是語文教學、信息處理和文化交流的有效工具。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定拼音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人們說,這是一座東西方之間雙向交通的“文化橋梁”。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說過,“沒有字母,人們只能靠口耳相傳來學習?!毕胍幌?,如果沒有拼音,那么面對著一堆完全不知如何發(fā)音的文字,那可真是“有口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