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莉莎
摘 要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移動終端智能化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消費方式。新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媒體利用自身的內容、平臺、渠道、技術等優(yōu)勢,紛紛推出手機移動客戶端,角逐移動新媒體新聞市場。文章以手機新聞客戶端的互動傳播為研究對象,梳理了當前的主流新聞客戶端,分析了新聞客戶端的互動傳播特征,并以澎湃新聞客戶端作為典型案例,研究新聞客戶端的互動功能開發(fā)和互動傳播新聞報道特點。
關鍵詞 手機新聞客戶端;澎湃;互動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8-0014-02
手機新聞客戶端也叫移動新聞客戶端,是搭載于手機的關于新聞資訊類的移動應用程序,能夠持續(xù)推送新鮮的新聞資訊內容,涵蓋時政、財經、科技、體育、社會等多方面的資訊,可供用戶個性化訂閱。手機新聞客戶端的誕生歸功于手機由通訊工具到媒體的轉變。1992年英國沃達豐公司成功發(fā)送了世界上第一條手機短信。2002年5月中國移動和聯通公司開通短信服務。2003年非典型肺炎蔓延時期,手機短信所具備的信息傳播功能被迅速放大。隨后,電信運營商推出了短信和彩信版的手機報增值服務。2004年7月,內地第一份手機報《中國婦女報·彩信版》誕生,人們開始利用手機收發(fā)和分享彩信版的手機報。隨著手機硬件參數的提升,出現了依托手機網絡傳輸的WAP版的手機報。手機移動數據業(yè)務開通后,WAP新聞網站得以迅猛發(fā)展。WAP新聞網站在頁面排版、內容傳達、評論互動等方面已經具備了移動新聞客戶端的雛形,并收獲了龐大的移動用戶群體。而新聞客戶端就是WAP新聞網站的打包和封裝,也有學者認為WAP新聞網站也稱之為新聞客戶端。
1 手機新聞客戶端的類型
手機新聞客戶端按照資訊內容來劃分,有綜合型和專門型,綜合型新聞客戶端網絡時政、社會、經濟、科技、體育等各個方面,比如騰訊新聞、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專門型的比如專注時政新聞的澎湃新聞、專注經濟新聞的第一財經快報等。按照技術呈現形式,可分為電子雜志、WAP和App三種形式。按照客戶端的運營主體可分為網站類、媒體類和獨立開發(fā)類手機新聞客戶端。
網站類手機新聞客戶端是依托于門戶網站內容資源、用戶資源、渠道資源等平臺優(yōu)勢的傳播主體,可以說是WAP門戶網站的升級形式,比如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搜狐新聞等。網站類新聞客戶端是手機新聞客戶端開發(fā)和試水的先驅,引領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新聞內容呈現形式和用戶體驗的最高水準。媒體類手機新聞客戶端是傳統(tǒng)媒體開發(fā)并運營的客戶端。傳統(tǒng)媒體有新聞采編權力,獨家和原創(chuàng)性新聞資源是媒體類新聞客戶端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重大突發(fā)性事件報道上,媒體類的移動客戶端具有不可比擬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包括央視的央視新聞客戶端、上海報業(yè)集團的澎湃新聞等。獨立開發(fā)類手機新聞客戶端是既沒有耕耘多年的門戶網站資源積累,也沒有傳統(tǒng)媒體依托的個性化新聞應用,比如今日頭條、鮮果、ZAKER等。
2 手機新聞客戶端的互動傳播特征
2.1 以“器官”形態(tài)完成信息互動
媒介即人的延伸。手機從通訊工具轉為媒介工具的時候,就成為人身體的一個“器官”。只要一部聯網的智能手機,搭載上新聞客戶端,就能夠隨時隨地接收最新鮮的資訊消息。以2012年倫敦奧運會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新聞推送為例,當日17時46分劉翔在競賽中摔倒,網易新聞在3秒內就向手機用戶推送了此條消息,為此給網易新聞帶來超過往日40倍的流量。新聞客戶端具有很強的交互性,融合內容市場和觀點市場。新聞客戶端用戶的跟帖、轉發(fā)使用習慣,提高用戶的參與性和歸屬感。
2.2 以用戶為中心的發(fā)展訴求
新媒體時代手機用戶被奔涌而來的信息海洋所裹挾,新聞客戶端要在短時間內快速篩選出用戶所需要的新聞訊息,通過互動傳播和人際傳播來滿足用戶對新聞獲取的個性化體驗。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以用戶為中心,關注用戶的體驗。今日頭條的新聞推送沒有專門的編輯進行人工篩選,而是根據用戶的網絡瀏覽痕跡、社交互動等網絡數據來邏輯分析用戶的收視喜好,在用戶第一次注冊登錄用戶端時,在不超過1秒的時間內對用戶的網絡數據挖掘和計算,從而推送符合用戶興趣的新聞。之后用戶的每一次新聞瀏覽行為都會落實為算法的精準預測。網易新聞會根據網絡環(huán)境狀況智能選擇是否加載圖片和視頻,根據環(huán)境光線強弱來調整不同亮度模式,還考慮到殘障人士的使用,推出盲人屏幕閱讀器。
2.3 以一體化的開放平臺實現規(guī)模經濟
手機新聞客戶端通過開放API(應用程序接口)打造多層次、全種類的一體化開放平臺,用戶通過新聞客戶端可以知曉萬象,滿足一站式的新聞內容需求。下載使用量前茅的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都通過“新聞+PGU+UGC”的模式來吸引自媒體、傳統(tǒng)媒體、草根用戶的內容注入,打造體量巨大的內容熔爐。并通過合理的營銷手段和數據技術梳理和篩選新聞內容,降低移動客服端的新聞生產編輯成本和服務器的邊際成本,獲取規(guī)模經濟效益。以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例,在2013年入駐搜狐新聞的媒體總數就超過6 000家,其中不乏一些已經擁有手機客戶端的新聞媒體,比如人民日報、ZAKER、央視新聞、南方周末等。
3 澎湃新聞客戶端的互動功能開發(fā)
“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yè)集團改革后公布的第一個成果。澎湃新聞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媒體開放平臺,口號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互聯網平臺”。主打時政新聞與思想分析,生產并聚合中文互聯網世界中優(yōu)質的時政思想類內容。澎湃新聞結合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新與新聞價值傳承,致力于新聞追問功能與新聞跟蹤功能的實踐。澎湃新聞有網頁、Wap、App客戶端等一系列新媒體平臺。比較有影響力欄目,如中國政庫、中南海、打虎記、人事風向、一號專案、輿論場、知識分子等。
3.1 新聞源的互動
澎湃新聞通過專業(yè)記者和用戶參與的形式來提供內容創(chuàng)作和新聞互動。澎湃新聞在原創(chuàng)內容生產上有一支多達400人的強大團隊,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新聞采編人員,主要來自原《東方早報》的生產團隊?!稏|方早報》曾經憑借三聚氰胺等重磅報道領銜重要的輿論場,引領新聞時政媒體的業(yè)內標桿。澎湃新聞有超過80%的投放內容都屬于澎湃原創(chuàng)。澎湃為用戶提供了50個訂閱池,可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此外,澎湃的廣大用戶是無形的內容生產團隊,用戶的精彩評論也是讓人“澎湃”的焦點。專欄“問吧”和“新聞追問”功能都是專門為用戶參與提供的。專業(yè)采編工作者和用戶的新聞源提供,讓澎湃的內容獲取豐富而多元。
3.2 文本的互動
澎湃新聞是一款創(chuàng)新性很強的互聯網產品,在UGC(用戶原創(chuàng)內容)方面表現卓越。一方面,澎湃的數百名新聞編輯和評論會時時刻刻與廣大用戶保持線上的互動,挖掘用戶評論中的引爆點,并邀約資深的草根評論家進行跟帖互動,加強評論用戶與記者的紐帶關系。另一方面,澎湃新聞客戶端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自上而下的傳播方式,而是“傳播——接收——反饋”的互動式傳播,給自身定義為一款互聯網產品,遵循用戶至上的原則,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相繼推出評論、收藏、分享、新聞追問、打擂臺等功能。其中新聞追問功能就是基于用戶理念的新聞內容生產方式。用戶在原有新聞內容基礎上提出各自的疑問,澎湃新聞工作者會根據采訪資料一一解答,用戶理性的發(fā)文帶動了新聞的深度報道,同時增強了用戶與編輯的內容生產互動性。
3.3 方式上的互動
澎湃新聞通過互動功能的開發(fā),創(chuàng)建了一套特色鮮明的互動體系。上文提到的“新聞追問”功能就是互動設計的典型案例。一方面,澎湃新聞保留了互聯網新聞產品基本的互動功能,包括跟帖評論、轉發(fā)分享等。同時,基于高度的新聞敏感度和UGC理念,不斷挖掘互動功能的深度,讓用戶獲得更深的閱讀體驗。比如“新聞追問”功能是基于評論功能的創(chuàng)新,不同于其他客戶端的是,澎湃新聞以專業(yè)者的視角回復了網友的“追問”,并遴選精彩的互動作為“引爆點”,進行新聞內容的深度挖掘,使得用戶與澎湃共同參與了新聞報道的內容生產。而“跟蹤”功能是收藏功能的拓展。澎湃根據用戶的收藏軌跡,大數據計算用戶的收藏喜好,推送相關的精彩內容。另一方面,澎湃客戶端優(yōu)化了操作體驗,包括文章界面的大標題排版,進入每一板塊后左右上下劃屏出現的不同功能。
4 結束語
手機新聞客戶端所處的市場趨勢為買方市場,激烈的市場競爭讓手機新聞客戶端運營者更加認真地研究用戶需求。新聞客戶端要秉承“新聞+PGC+UGC”的發(fā)展思路,以不斷提高用戶互動體驗為己任,為用戶提供為其量身打造的內容和人性化的體驗服務。
參考文獻
[1]余藍綺.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傳播模式分析與比較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5):58-59.
[2]陳磊.基于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產品信息化設計研究[J].新聞戰(zhàn)線,2014(12).
[3]任慧珍,程麗蓉.聚合類新聞資訊App的傳播策略[J].新聞世界,2016(5):64-66.
[4]張玉潔.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傳播形態(tài)與營銷模式[D].廣州:暨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