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為鳳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dǎo)者,是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在管理班級過程中,班主任扮演著多重角色——在校領(lǐng)導(dǎo)眼中,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執(zhí)行者;在學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lǐng)導(dǎo)者;在家長眼中,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二家長。班主任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來到北京市新教育實驗學校,在連續(xù)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與學生共同成長,漸漸地將筆者的“太陽花”班努力變成了一個團結(jié)向上的班集體。細細反思,筆者大致做到了以下幾方面:
建立班級文化,形成正確導(dǎo)向
朱永新曾說過:一所學校的品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間間教室的品質(zhì)決定的。為打造高品質(zhì)的教室,筆者經(jīng)過和學生商量,首先將班名定為“太陽花”,意為希望孩子們一個個向往光明,朝著美好的方向前進。其次,將班歌和班詩均定為金子美玲的《向著明亮那方》。最后,制定了班級愿景: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會獲得尊重和賞識,每一個人都在不斷進步,我們是一家人,共享知識的快樂。在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里,每天清晨,學生會用晨誦開啟新的一天,在詩歌的浸潤下享受道德熏陶。
培養(yǎng)良好習慣,建立一日常規(guī)
初接手班級時,學生們剛上二年級,需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因此,學生從入學進校門到教室物品擺放再到上課紀律、午飯時衛(wèi)生,直至放學都有一套詳細的規(guī)矩,以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到了高年級,筆者在與學生商討后建立了班級“一日常規(guī)”,將班級每日工作安排具體到分鐘,旨在提高學生的時間觀念和做事效率,使一天的工作更加有序。堅持了一個學期,學生們已經(jīng)做到進班不用看計劃,各自主動做自己的事情,從進班上交作業(yè),做好每節(jié)課前準備,到放學按照班級提示板的內(nèi)容記錄作業(yè),3分鐘之內(nèi)走出教室站隊,一切井井有條。
民主管理,班級事務(wù)學生做主
為了落實民主管理的理念,從接班開始,班干部就由學生自主競選和投票產(chǎn)生,班會由班長和組長召開,發(fā)言以提醒鼓勵為原則,少批評,多幫助,教師再做最后點評和總結(jié)。
隨著學生逐漸長大,他們的能力越來越強,筆者也一直在放權(quán),將班級職務(wù)劃分成了學習、衛(wèi)生、宣傳、文藝、財務(wù)、體育、生活等部門,下設(shè)多個分支,力求將班級需要承擔的各項事務(wù)分派到人,細化管理,充分地鍛煉每一個人,使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多余的事情爭著做。
在民主管理之下,學生們?nèi)巳硕加X得自己是班級主人翁,班級做事效率變高,也不用老師提醒和監(jiān)督。
真心相待,融洽師生關(guān)系
高爾基說:“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最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币虼?,作為老師,和孩子相處時應(yīng)該用“真心”來和他們溝通、交流,你用了真心,孩子自然還以真心。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真心”就是為學生設(shè)身處地著想,并通過自己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雖然筆者有時候說話很嚴厲,對學生要求嚴格,但在教育學生時一直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原則。當學生犯了錯誤受到批評懲罰時,無論他們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都會不高興,加上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僅僅會通過老師處理事情的結(jié)果來判定老師的好惡,一旦受到懲罰,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自己了,也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情緒低落,建立錯誤的自我評價。因此,批評過后,還要告訴學生自己的用意和自己對學生的期待,由此學生就可以理解老師批評的初衷,不至于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或者負罪感。
保護學生自尊,幽默化解矛盾
學生雖然年紀小,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因此在教育時不能因為教師是成年人而不考慮其感受采取一些傷害他們幼小心靈的做法。學生群體中,后進生常常是多方面都有待于提高的,他們?nèi)狈Φ氖亲孕藕退说年P(guān)愛。比起成績,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下的成長,生命的成長。
在處理班級學生矛盾時,盡量用幽默的方式化解,既能讓學生認識到錯誤,還能化解尷尬,轉(zhuǎn)移大部分人對不良行為的注意力,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會使當事人沒有太大的負罪感。現(xiàn)在筆者的學生們也都學會了這一招,如做測驗時有同學忘記帶文具,其他同學就會幽默地說:“考場如戰(zhàn)場,我把筆借給你相當于戰(zhàn)場上把槍借給你,過命的交情啊!”同學們會心一笑,化解難題。
適度家校溝通,促進學生發(fā)展
隨著學生漸漸長大,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事,筆者會悄悄觀察學生們上課和下課的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情況變化,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和學習狀態(tài),共同制定家校教育方案,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們逐漸成長,教育者面臨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多,因此,未來筆者也會努力與他們一起成長,學習學生們感興趣的時尚信息,學習先賢智慧,豐富個人素養(yǎng),努力帶給他們更多的新思想和克服困難的新方法,增強自我反思和自查能力。愿他們在自己的幫助下獲得成長,即使有一天離開了筆者,也能過得一樣精彩,成為受人喜歡的人,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愿我的學生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
(作者單位:北京市新教育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