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我那小閣樓的后墻外,居高臨下是條又長又深的胡同,我稱它為貓胡同。每日夜半,這里是貓兒們無法無天的世界。它們戲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無法入睡。為了逃避這群討厭的家伙,我真想換房子。奇怪,哪來這么多貓,為什么偏偏都跑到這兒來聚會鬧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視貓如命。
我說:“我挺討厭貓的?!?他將一個白色的東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絨球大小雪白的小貓縮成團兒,小耳朵緊緊貼在腦袋上,一雙純藍色亮亮的圓眼睛柔和又膽怯地望著我。我情不自禁地對朋友說:“太可愛了,把它送給我吧!”
藍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當它闖禍,只要一瞅它那純凈光澈的藍眼睛,火氣頓時全消,反而把它擁在懷里……我也是視貓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斷有大野貓從貓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頂來。我關緊通向晾臺的門,藍眼睛便發(fā)瘋似的抓門。我知道它在發(fā)狂地愛,便打開門不再阻攔。一天夜里,它再沒回來。
家中每個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個孩子告訴我,貓胡同頂里邊一座樓的后門里住著一個老婆子,養(yǎng)了一二十只貓,人稱貓婆,藍眼睛多半是叫她的貓勾去的。
當夜,我鉆進貓胡同,在黑暗里尋到貓婆家的門。我冒冒失失地拍門,非要進去看個究竟不可。
門打開,一個高高的老婆子出現(xiàn)—這就是貓婆了。
我說我找貓,她立刻請我進屋去—是間陰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貓味撲鼻而來。屋頂很低,正中吊下一個很臟的燈泡,把屋內(nèi)照得昏黃。一個柜子,一座生鐵爐子,一張大床,地上幾只放貓食的破瓷碗,再沒別的。
貓婆問我貓的樣兒,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見過見過,常找我們玩,多疼人的寶貝!丟幾天了?” 我盯住她臉看,只有焦急,卻無半點裝假的神氣。我說:“五六天了。” 她的臉頓時陰沉下來:“您甭找了,回不來了!” 我很疑心她騙我,目光搜尋可能藏匿藍眼睛的地方。貓婆的手忽向橫著的鐵煙囪上一指:“這都是叫人打殘、摔壞的貓!我把它們拾回來養(yǎng)活的。您瞧那只小黃貓, 孩子們想要燒死它,我一把搶出來的!您那寶貝丟了這么多天,哪還有好?現(xiàn)在鄉(xiāng)下常來一伙兒人,下籠子逮貓吃,造孽呀!”
她說得臉抖,手也抖,點煙時,煙卷抖落在地。煙囪上那小黃貓?zhí)聛?,叼起煙,仰起嘴遞給她。貓婆笑臉開花:“瞧,這小東西多懂事!”
面對這受難貓兒們的救護神,告別出來時,不覺帶著點慚愧和狼狽的感覺。從此不知不覺我竟開始關切所有貓兒的命運。貓胡同再吵再鬧也不再打擾我的睡眠,貓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轉過一年,到了貓兒們求偶時節(jié),貓胡同卻忽然安靜下來。
我妻子無意間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貓婆死了。同時才知道關于她的一點經(jīng)歷。她本是先前一個開米鋪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趕出家門,住在那座樓第一層的兩間房子里,后又被當做資本家的老婆轟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紙為生,以貓為伴。
曾有人為她找了個賣肉的老漢作伴兒。老漢受不了貓鬧、貓叫、貓味兒,就搬出去住。而她堅持與這些貓共享著無人能解的快樂。
前兩個月,貓婆急病猝死,老漢搬回來,第一件事便是把這些貓統(tǒng)統(tǒng)轟走。被趕跑的貓兒每每回來,必遭老漢一頓死打。
一種傷感與憂慮從我心里漫無邊際地散開,散出去,隨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入冬后,我聽到一個令人戰(zhàn)栗的故事—
我家對面一座破樓修瓦頂。白天換瓦時活兒沒干完,留下個洞,一只貓鉆進去御寒;第二天瓦蓋上,這只貓無法出來,急得在里邊叫。住在這樓頂層的五六戶人家誰也不肯將自家的頂棚捅壞,放它出來。這貓叫了三整天,直至聲音消失!
聽到這故事,我徹夜難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貓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墻下傳來一聲貓叫,在胡同深處,貓婆故居墻頭上,孤零零趴著一只貓影,蜷縮一團,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黃貓嗎?忙叫聲:“咪咪!” 誰知將它驚動,起身慌張跑掉。
貓胡同里便空無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慘白,還有奇冷的風在這又長又深的空間里呼嘯。
(摘自作家出版社《靈魂的巢》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