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旻
在古都南京,漢口路屬于核心文化教育片區(q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多所著名高校都坐落于此,整個片區(qū)環(huán)境清新優(yōu)美、文化氛圍濃郁。創(chuàng)建于1933年的南京市漢口路小學正位于這一片區(qū)之中。2006年以來,學校加入小班化教學行列,從“勵行”的校訓精神再出發(fā),堅持“尊重每一個,發(fā)展每一個,幸福每一個”,提出了“在這里,每一個都重要”的辦學理念。而“四色教育”更是漢小近年來文化探索的關鍵詞,2014年,學校申報并立項南京市特色文化建設項目“四色教育 建構兒童多彩學習生活”,旨在讓師生幸福成長。
在漢口路小學,我們見到了該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周婷,她詳細闡述了“四色教育”的深刻含義:“四色”是“紅黃藍+綠”,其中紅、黃、藍作為三原色,表示不同人的不同本色和天性,綠色作為原色的生成色,表示在教育過程中人的成長與變化?!八纳逃奔瘸姓J和重視“人”的先天個性與差異,又重視后天教育教學對“人”的改變與提升,由內而外體現(xiàn)了學校教育的本質特征與應然狀態(tài)。
四色環(huán)境:凸顯鮮明復色特征
采訪的時候正值初夏,綠植滿園,被刷上了“四色”的教學樓明亮整潔。嶄新的籃球場,寬敞的綠茵場,布置精巧的小池塘,這一切融合在一起,煥發(fā)出勃勃的生機??吹贸鰜恚瑢W校為了凸顯厚重的復色特征,巧妙利用了建筑風格和地形特點,通過色彩豐富、和諧宜人的景觀設計,打造出了具有文化意蘊和育人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
“此外,我們的班級環(huán)境建設也體現(xiàn)出小班化教育的特質,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尊重與需要?!敝苕眯iL一邊帶著我們參觀校園,一邊介紹道。國家督學成尚榮曾經(jīng)寫過一篇介紹漢口路小學的文章,他深情寫道:“我們應該去南京市漢口路小學看看。雖然校園比較小,但我覺得她很大;雖然她很普通,但我覺得她不平常。這都是因為漢口路小學辦得有個性,有鮮明的特色。”而這也是我們的切身感受。
四色教學:尊重每一名孩子的獨特性
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漢口路小學以“四色教育”的理念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以“類”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活動與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生動發(fā)展。
說到“四色教學”,不得不提的是該校的“四色學習單”。所謂“四色學習單”,是以四種顏色為標識,為體現(xiàn)與尊重小組中每一名孩子的個體性與獨特性,反映由他們共同組成的小組的豐富與精彩,體現(xiàn)學習差異的一種個性化學習單。
這是漢小的特色教學法,即老師給每個孩子設置的學習任務都是用不同顏色來表達的。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雙向選擇,分組、分角色完成不同難度、不同特色的學習任務。“比如說,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比較弱勢的孩子(紅色)的任務容易完成,相對來說,優(yōu)秀的孩子(綠色)在合作中擔任協(xié)調工作。這讓每個組員都在小組合作時有所作為,有利于增強他們的信心。”執(zhí)教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張臻介紹道。劉雨洋是漢口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她很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四色學習單”:“我會根據(jù)自己每門課的水平來選擇學習任務,完成后我特別有成就感?!薄笆堑模@樣老師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給每個孩子設計適合的練習,讓每個孩子享受成功的體驗?!敝苕眯iL總結道。
四色課程:培養(yǎng)“五育”學子
漢小的“四色課程”從“四色學習單”而來,由原先的教學意識走向課程意識?!八纳n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五育”學子:培養(yǎng)德正的人、培養(yǎng)智慧的人、培養(yǎng)健康的人、培養(yǎng)尚美的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人。
學校在課程的設計、開發(fā)與實施中堅持貫徹“四色教育”的理念,讓課程具有小班教育的特征,具有學校辦學的特色。根據(jù)開發(fā)主體可分為“大師課程”“大學生課程”“親子課程”等。學校充分調動起社會力量,邀請來自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和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研發(fā)“大師課程”“大學生課程”,用“大學”滋養(yǎng)“童心”,讓“大師”引領“童星”。這些課程的內容涉及不同的領域,形式生動活潑,深受學生的喜愛。
《花樣可樂·健身足球》課程是漢小首個以學科教研組為開發(fā)團隊的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嘗試點。漢小是南京市陽光體育學校,足球運動一直以來是該校的特色活動。去年,漢口路小學五(2)班足球隊更是榮獲2016年南京市“市長杯”校園足球班級聯(lián)賽優(yōu)秀團隊稱號!
到了大課間時間,記者看到全校學生精神抖擻地進入操場,做起學校自創(chuàng)的可樂球操,他們的精氣神真正體現(xiàn)出一種運動之美,一種合作的精神之美,一種充滿陽光活力的生活之美!
此外,漢小的老師們還和南京大學的老師、研究生組成了校本課程研發(fā)團隊。于2011年11月開始研發(fā),歷時兩年研發(fā)出的《小學·大學》微型圖本課程使得課程的形態(tài)更靈活,內容更開放。2014年開始,學校又進行了“迷你讀·述課程”的開發(fā),對語文課本進行解剖,從中尋找有價值的元素進行重構或延展,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在講述中睿智,在讀述中愉悅。
據(jù)周婷校長介紹,十三五期間,漢小還將成立“口口少年大學”,這個名字的由來不僅僅是因為漢口路小學和南京大學的校名中分別有個“口”字,這里的“口”,代表一扇窗、一口人,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屆時,學校將聘請大學教授擔任漢小的“客座導師”,并設立“娃娃法學院”“諾貝爾科學院”等。
四色社團:為兒童的幸福成長服務
漢小的“四色社團”主要以“書香校園”“科技校園”“民俗校園”“足球校園”四大特色為主體,包含了“綠茵足球隊”“紅蜻蜓合唱團”“藍精靈航模隊”“黃蝴蝶讀書團”“金土地陶藝”等三十幾個社團。
社團活動主要是利用學生放學后的時間,每周都有多個社團向全校學生免費開放,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社團,在活動中掌握了各種技藝。每年的兒童節(jié),學校都要舉辦社團展示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
在漢小,記者看到學校用整層樓的空間特別設置了民俗工作坊、陶藝吧、版畫坊等,內部布置整潔,各類專業(yè)工具齊全,還陳列了許多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確實是形成了完整的社團活動體系。四年級的陶馨儀是面塑社團的成員,她告訴記者:“原來一塊不起眼的面團可以捏出這么多造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還知道了面塑藝術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真是太棒了!”
四色教師:打造師德高尚的專業(yè)教師團隊
漢小還成立了“四色教師成長中心”,通過“周婷工作室”、青年教師發(fā)展工作室等平臺,打造出了一支師德高尚、狀態(tài)積極、實績豐厚的教師團隊。
據(jù)周婷校長介紹,學校近兩年讓教師以“四色學習單的深化應用”研究為抓手,組織了一系列研討活動。從“四色學習單(教學實施策略)→四色教學(教學方式變革)→四色課堂(小班課堂風格)”,就是想在教學的具體實施中,以“四色教育”的理念為指導,建構與形成能有效促進教與學方式深層變革的教學實施路徑。
教師在這種主題式研究中,不斷進行理性思考與建構,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教學智慧。在這樣的團隊研究中,超過半數(shù)的教師成長為市、區(qū)“杰出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
幾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漢口路小學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獲得了國際啟發(fā)潛能成就大獎,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學校等等。
如今的漢小更是全力奔跑在“四色教育”辦學之路上,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綻放獨特的光彩,努力讓每一個教師追尋專業(yè)化發(fā)展。采訪結束的時候,綠茵場上的足球小將們還在奮力拼搏著。看著他們奔跑的身影,我們更加領會到“四色教育”的意義: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動的、變化的、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