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燁華
兒童美術教育家李力加說,美術家的世界是一個“看見”獨特風景的世界。這里的 “看見”,我認為是一種“自省”和“靜觀”。身為小學美術老師,我一直試圖打開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能夠進入一個美麗的藝術花園。打開花園的門,看到有著不同姿態(tài)、不同色彩,甚至在不同季節(jié)開放的花朵。有這樣幾朵小花,也許他們都未在春天開放,但是,在別的季節(jié)里,反而長成了最美的姿態(tài)。
剛踏入小學校園的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上美術課。小垚是一個讓我感覺很有挑戰(zhàn)的孩子,我用委任課代表一職的方式來規(guī)范他的個人行為。盡管如此,小垚的表現(xiàn)還是有點像陰晴不定的天氣,變化無常。
小威同樣是個調皮的孩子,在我的鼓勵下漸漸有了自控力,畫畫同樣有了進步。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并讓他以后在美術課前的課間,到我辦公室來喊我上課,做我的小助手。他很愉快地答應了。
小垚聽了,眼睛里閃爍著光芒。他對我說:“老師,等我表現(xiàn)好了,也讓我來喊你!”“好,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進步,但是還需要更加努力,上課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不能隨便喊叫,等你表現(xiàn)好了,就讓你來喊我上課!”我認真地說。因為學習成績不夠優(yōu)秀,一直充當配角的他們,需要多少的勇氣,才能對抗無形的距離?我很欣慰,他們選擇在美術課上來告訴大家,他們也在為綻放而積蓄自己的力量。
臨近畢業(yè)的孩子,把美術課堂當成了他們學習之余的“后花園”。佳怡是其中的一個。她的成績一般,時常會聽說她被其他老師留下補作業(yè),而在美術課上,她卻是表現(xiàn)得最積極的那個。
最近為了布置教室,我教孩子們制作染紙。我示范了幾種折法以及染色方法之后,讓孩子們進行自主嘗試,并且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折法和染法。孩子們很投入,帶著展開染紙之前的那份期許,小心翼翼地去揭開謎底。當每一個不可復制、不可預知的精彩一一展現(xiàn)出來,我們都為之欣喜。
佳怡琢磨了好幾種特別的折法,并且自創(chuàng)了染法,當她每一次揭開謎底的時候,大家都說她的作品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奇幻美。她的臉紅了,低下了頭。她從來都不是焦點,可是這一次,她被所有人一起關注,她是羞澀的,也是幸福的。我喜歡極了她那時的模樣。
接下來的課余時間,佳怡常常來我的畫室進行她的染紙創(chuàng)作。一次,她對我說:“老師,我的人生從此得到了提升……”在小學畢業(yè)前夕,佳怡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綻放方式,誰會說遲開花朵就不美呢?
這些關于愛的故事,如夜空繁星,時時照亮我,溫暖我。與其說我引領他們進入了藝術的花園,不如說,他們帶我一起探索了這份神秘與美好,因此,深深感恩。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南郵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