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佳
摘要:單親家庭的大學生往往由于其家庭成員構(gòu)成的特殊性,缺乏父母的關心,容易導致各種問題的產(chǎn)生,更容易給大學生帶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影響,使他們形成自卑、怯懦甚至極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學習的成就等。因此,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的分析與干預就更具有其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單親家庭 大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8-0175-02
單親家庭主要是指離異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組成的家庭。所有單親家庭中尤以離異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在目前的社會發(fā)展中,單親家庭也越來越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在一些貧困地區(qū),往往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父母中的一方選擇在外地工作,從而造成的單親家庭。第二,在經(jīng)濟、文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離婚率呈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促使離異家庭數(shù)量激增,單親家庭也相對增加。第三,由于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的家庭成員不完整,比如一方喪偶等。
一、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
(一)自卑內(nèi)向,找不到自己的發(fā)光點
父母因感情破裂或一方因病去世、分居等問題而造成的單親大學生,往往使家庭的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根本上的改變,在這樣的變化中使得很多家長無力關心子女的生活、學習,甚至會對家庭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此外,父母的爭吵或是長期的冷戰(zhàn),都是造成大學生自卑、內(nèi)向心理的重要成因。在與同齡學生交流的時候,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就會使一些單親家庭大學生感覺別人是在說自己。這時,有一些大學生就會選擇沉默,慢慢地與同伴疏遠,變得更加孤僻、內(nèi)向。另一些學生則會使用動手打人或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等的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產(chǎn)生了暴力傾向。而更多的單親家庭大學生則是覺得失去父母、家庭破裂,自己才是罪魁禍首,長時間地陷入自責中,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由于各種問題使一些單親家庭大學生極度自卑并且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似乎什么都做不好,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所以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其表現(xiàn)變得越來越差,甚至出現(xiàn)自我放縱等問題的發(fā)生。
(二)冷漠壓抑,對生活無趣
對于大學生來說,失去父親或者是母親都是一件非??膳潞屯纯嗟氖虑?,很多單親家庭大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無法自拔,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家庭的缺失,使他們失去了體會這種關愛的機會,讓他們內(nèi)心中備受煎熬。同時,來自其他同學的不理解甚至是嘲笑,會使這些單親家庭大學生更加害怕與他人交往。更多地表現(xiàn)出沉默、孤僻,對他人冷漠,習慣壓抑自己的感情。有些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則會仇視同伴、父母最后發(fā)展到對社會的仇視,表現(xiàn)出一種非正常的病態(tài)人格。他們不會去尋求心理機構(gòu)或老師的幫助,對待一切事物都很消極。
(三)性格極端,思想偏激
在一些離異或分居等問題導致的家庭破裂中,很多時候父母的爭吵會使學生產(chǎn)生過度焦躁的情緒,會使學生產(chǎn)生憤恨的心理,認為父母拋棄了他們,父母是自私的。因而他們的叛逆心理會更為嚴重,甚至走極端,如離家出走等。他們往往會認為家庭關系破裂后,就沒有人關心自己,于是產(chǎn)生既然沒人關心我,我也不用去關心別人,所有事情都與我無關的極端性格。因此很多單親家庭大學生無論對朋友、對社會都缺乏應有的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集體活動或他人求助就表現(xiàn)得異常冷淡。有時,憎恨的心理還會使他們以言行舉止異于常人等方式進行發(fā)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常常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莫名其妙發(fā)那么大火。一段時間后,思想和言行都變得較為偏激。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父母親情的缺失已經(jīng)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致使學生無法找到自己心理平衡點,很容易產(chǎn)生憎恨心理。有時會使大學生甘于自暴自棄,喪失自己的自控能力,產(chǎn)生報復的念頭。
(四)抗壓能力差,無法有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抗壓能力就是在外界壓力下處理事務的能力。歸根結(jié)底就是解決事情的能力,只是所處的環(huán)境或者面臨的刺激不同。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做事。由于父母離異或缺失,從小孩子的心理受到一定的打擊,他們面對不利或困難的境遇常常處于逃避狀態(tài),有著嚴重的趨避心理。而且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點困難就會覺得天要塌下來了,覺得自己很難克服過去,這都是由于從小缺失父母雙方的愛和呵護導致的。有煩惱自我壓抑,不能積極尋求辦法來解決問題。因為從小缺少關愛,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關愛別人,不知道怎么去換位思考。面對壓力和挫折經(jīng)常承受不住,消極對待,無法正確處理面對的壓力和事情。甚至對壓力采取不理會、不處理的態(tài)度,嚴重的會想要通過有害的途徑來逃避,如酗酒,輕生等。
三、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成因
(一)自身原因
單親家庭大學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自身原因是比較顯著的因素。很多單親家庭大學生自身的素質(zhì)不高,對于來自各方面的問題解決能力差。自己本身性格上的缺陷、不成熟的心理以及在生活上的需要、自尊等都得不到相對的滿足,尤其是很多單親家庭大學生剛剛在校園中獨立生活,法律法規(guī)意識淡薄,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刺激,從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嚴重的更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原因
在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父母是他們最好的引領者。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最初形態(tài)和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整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是撫養(yǎng)和教育子女。而單親家庭大學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這也成為他們不良心理的形成誘因。家庭的因素、父母的性格以及教育方式、法律和道德觀念、為人處世的原則等都在耳濡目染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對大學生正確道德觀念、法律觀念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學校原因
學校的教育對于單親家庭大學生來說比普通孩子更為重要。大學生希望可以通過學校來獲取更多的愛,學校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第二個家。家庭的變故給他們的生活、學習以及發(fā)展都帶來了許多改變,給他們的心靈留下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在這種狀態(tài)下,單親家庭大學生更希望找到另一種方式去彌補他們在家庭中愛的缺失,更多的學生表現(xiàn)出對學校更為強烈的依賴感,他們希望在學校的日常教育中得到來自老師、同學的關愛,來彌補其在家庭中所缺失的愛。但在實際的學校教育中,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單親家庭大學生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二次傷害,使一些學生產(chǎn)生厭學、自卑或是叛逆的心理問題,也給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四、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對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對于大學生的教育特別是對單親家庭大學生要做到教、育并重,不但要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給予更多的關心,更要多留心、多觀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同時,作為單親家庭的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單親家庭大學生能更好地養(yǎng)成生活、學習習慣,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在這里我們要注意:對單親家庭大學生我們不能只在物質(zhì)上給予他們關懷,更要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關愛。所以,家長在家庭出現(xiàn)變故以后,依然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能時刻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
(二)學校制定相應教育策略
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冗雜的過程。很多單親家庭的父母對此感到不知所措,這時候就需要學校以及社會對單親家庭大學生施以關心和照顧,去更多地了解他們,幫助他們。同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為單親家庭大學生與其父母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學校所具備的多方面優(yōu)勢都是家庭教育所無法擁有的。在教育單親家庭大學生時,學校應該建立起一系列的幫扶機制,提高其幫扶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采用多種形式以及手段給予單親家庭大學生最為實際的幫助。比如:可以定期舉辦專家講座以及成功的單親學生匯報等各種形式,組織單親家庭大學生到現(xiàn)場來吸取先進的經(jīng)驗。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教育中,不應單單承擔教師這個角色,還要擔任朋友、親人的角色;教師要時刻關注單親家庭學生的行為變化。所以,有的時候教師所給予單親大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他們所缺少的來自家庭的、來自父母的愛。
(三)注意加強引導和支持
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需要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呵護,了解他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多為單親家庭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充分利用社區(qū)、學校的資源,給予他們生活上的照顧和關懷,進行定期談話,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給予心理危機的干預等相關的心理輔導。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并給予適當?shù)膸椭?。同時,更要在思想上幫助他們。有些大學生,其法制觀念比較淡薄,特別是單親家庭大學生,他們更容易受到來自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所以,我們要通過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種途徑相互聯(lián)系、促進,形成一個互相幫襯、扶助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給予單親家庭的大學生更多的愛護,促使他們可以更好地克服心理問題,跨越心理障礙,能夠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可以有更好的發(fā)展。
五、結(jié)論
綜上所述,在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上家長、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更加敏感、自卑,家長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與關愛,要和他們做朋友,和他們共同發(fā)展,也只有這樣才能融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學校也要多為單親家庭的大學生提供交流渠道,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要相信他們、理解他們并呵護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他們敏感、自卑的不良心理。全社會更要給予單親家庭大學生更多的機會,多支持和幫助他們。
責任編輯: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