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公告由浙大人文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yè)的樓含松、陶然、王德華和胡可先教授合力創(chuàng)作。胡可先教授雖然不愿意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但很熱心地為我們講解了全文。結合他的注釋,我們或許能更好地領略這篇校慶公告,從而加強自己的古文素養(yǎng)。
①首句源自浙江大學校歌,是對浙江大學的恰當定位。浙大校歌由著名國學家馬一浮作詞。
②浙大120周年的總體格局。
③這段主要寫浙大120周年的歷程,突出了兩個方面:浙大西遷的過程。西遷途中的地點,建德、泰和、宜山、湄潭、龍泉、遵義都一一點到;浙大現(xiàn)狀,強調(diào)的是創(chuàng)新精神。
④以寫景的方式,串聯(lián)起浙大所有校區(qū):玉泉——之江——西溪——華家池——紫金港——舟山——海寧。
⑤職責1——傳道授業(yè)解惑。
⑥職責2——學術上百家爭鳴。
⑦桑木之本,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本于《周易》:“系于苞桑?!焙笠蛴谩鞍!敝傅弁跄芙?jīng)常思危而不自安,國家就能鞏固。
⑧本義是茅屋,意謂在非常簡陋的校舍當中,也可以培養(yǎng)出棟梁之材。
⑨職責3——培育人才。一所大學的靈魂在于老師和學生。這兩句是用馬一浮先生赴重慶創(chuàng)辦書院留別浙江大學諸講壇友人之詩,“故國經(jīng)年半草萊,瘴鄉(xiāng)千里歷崔嵬。地因有礙成高下,云自無心任去來。丈室能容師子坐,蠶叢刀遣五丁開。苞桑若系安危計,錦蕞應培禹稷材?!?/p>
⑩這段寫的是對浙大學生的期待和要求,自強不息,志向遠大,代表時代的潮流。
{11}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求是書院”,舊址在今大學路老浙大(原普慈寺內(nèi))。
{12}林公是林啟,字迪臣,福建侯官人,為杭州知府。1897年正月創(chuàng)辦“求是書院”,為浙江大學前身。
{13}藕舫是老校長竺可楨的字。竺可楨任浙大校長后,浙大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國內(nèi)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巨人。
{14}用騷體的寫法做總結,總覽浙大校史,點出浙大發(fā)展中幾個重要人物,重申浙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