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成
摘 要:高校班導師在學生黨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班導師在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課程化建設是對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繼續(xù)培養(yǎng)的有益探索,研究班導師針對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課程化模式下的有效措施,對班導師工作專業(yè)化建設和學生黨員教育的系統(tǒng)化提升都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班導師;工作課程化;學生黨員
一、班導師工作在學生黨員教育中實現課程化的必要性
班導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班級中是起到良好的教育者作用。在大學教育階段,當學生思想教育呈現問題時,班導師的及時有效、耐心引導是包括學生黨員在內的受眾群體中最直接、最具時效性的。班導師課程化就是用教學的理念來認識班導師的工作性質,用課程的形式規(guī)劃班導師的工作內容,用教學的標準規(guī)范班導師的工作行為,用最后評優(yōu)的方式來評價班導師的工作效果,促進班導師履行教師角色,充分發(fā)揮教育功能,實現了高校班導師履行了教師職責的義務。其主要內涵就是,將班導師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未來的就業(yè)方向,學習專業(yè)知識。以課程的形式向學生表達出來,更具有信任度。
學生黨員教育的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是實現和提升大學生黨員軟實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而班導師的工作在班級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重要角色,促進班導師在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和培養(yǎng)工作的課程化建設,必將會給學生黨員教育培養(yǎng)注入嶄新的教育舉措,加速學生黨性培養(yǎng)的專業(yè)化進程,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成效性,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需要,更是提高班導師工作職業(yè)化的需要。
二、班導師工作課程化與學生黨建的關聯性
1.班導師是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直接引導者
教育是保障黨員發(fā)展,促進學生黨員不斷成熟的必經之路,學生黨員的健康成長需要更系統(tǒng)的全方位后續(xù)培養(yǎng)教育,才能實現其思想上的不斷進步。班導師作為學生黨員的引路人、鞭策師、規(guī)劃師等這些多重身份,向學生黨員講述和教導思想道德品質,專業(yè)課的學習,黨性文化知識,大學人際關系,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個人就業(yè)方向等??梢哉f,班導師在高校黨組織發(fā)展學生黨員的整個過程中對培養(yǎng)本班級學生的黨性意識和入黨觀念都起到方向性的引導。
大學生班導師并不僅不是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管理者,更應該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義務和職責,能夠和善于關心學生的思想狀況、政治立場,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負責。思想和素質教育對大學生黨員來分析,更需要專門系統(tǒng)性的加強和推進,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教育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質、政治素養(yǎng)的要求。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素質和身心素質、身體健康等因素都間接的影響他們的學習,因此單憑智力因素是遠遠不夠的。將高校班導師的工作歸屬到課程化建設中,可以使高校班導師更便捷的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在黨的教育指導方針具體貫徹落實到課程的實現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有效的擔當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完成社會主義新常態(tài)下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yǎng)任務。
2.學生黨員是班導師開展班級工作的橋梁和紐帶
大學生黨員是班級學生當中的排頭兵,由于其先進的思想覺悟,能夠使其成為高校班級建設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班級學風建設、宿舍建設、良好班風的形成等諸多方面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導師的很多班級事務性工作往往要依托于班級的學生黨員,因此大學生黨員作用的發(fā)揮程度,決定了其在班導師和班級學生之間的橋梁作用程度。
學生黨員能夠依托班導師提供的施展平臺,憑借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來主導班級建設的發(fā)展,及時的協助班導師開展各項班級工作。學生黨員開展班級工作具有強大的精神特質,其具備的領導力和政治影響力,使其能夠讓班級同學信服和配合,這對班導師工作而言是非常得力的,同時班導師還可以從學生黨員中獲取班級其他成員的各種思想狀況信息,有利于班導師及時的了解和處理班級事務。
三、班導師工作課程化模式下學生黨員教育路徑
1. 建立學生黨員教育課程化模塊
從黨員教育活動課程的教學背景著手,認真分析每次課程的實施環(huán)境和具體準備,編制可行性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對每次課程的教學重點進行認真梳理,提出課程關鍵點,將課程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形式傳遞給班級的每名黨員當中,使學生黨員能夠有的放矢的準備好每次班導師的上課預習活動,在班導師的具體課堂上進行重點學習和提高;班導師要針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導入,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備課過程中要積極查閱相關參考資料,認真對待每一堂課程。必要時基層黨組織應該建立相應的教學督導體系,對班導師的輔導教育進行督查和指導,定期召開教學工作總結會議,進行及時的修正,以期提高學生黨員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
2.實現黨員教學內容的課程建設
學生黨員教育通過課程建設目標實現,參考課程培養(yǎng)體系框架和專業(yè)課程建設標準,針對黨員教育培養(yǎng)大綱,培養(yǎng)方案計劃等內容進行標準規(guī)劃,建立相應的教育課程大綱和課程培養(yǎng)計劃。課程內容圍繞學生黨員應該學習哪些黨建書籍,接受哪些黨建類課程,圍繞“三會一課”參加什么形式的業(yè)余黨校學習活動等等。針對新常態(tài)下的黨員教育特點,更新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及時了解和熟悉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特點及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積極運作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平臺搭建框架,通過開展黨建創(chuàng)新知識競賽活動、時事政治網絡調研,熱點問題追蹤研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等;充分挖掘新媒體網絡平臺建設資源,發(fā)揮微信、QQ群、微頁、微課堂等新媒介的課程化管理工具,廣泛的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理論知識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生黨員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和主體意識。
3.挖掘新常態(tài)下的學生黨員專業(yè)質量調研
班導師在學生黨員教育課程化模式下,其具體教學質量是黨員教育的生命線,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強化教學效果考核,組織好質量檢測、黨員素質測試,測試之后要搞好質量分析,全體班導師注意鉆研黨課教材,探討教法,研究測試題型,合理運用學習資料,改進教育輔導方法,明確改進黨員教育教學的方向和方法,從而大面積提高黨員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全體班導師的質量意識,形成全面的質量觀,關注每個學生黨員,挖掘學困生黨員的學習潛能,使學生黨員自身獲得更多的關愛尊重,在班導師的課程下能夠感受到快樂與成功,健康成長就不會是學生黨員過多擔憂的問題了。
4.建立學生黨員活動課程導向模塊
在學生黨員中開展“四重”活動月,即“重想入黨動機、重講黨員責任、重學黨員先進、重塑黨員形象”。通過舉辦“創(chuàng)先爭優(yōu)系列活動之重溫入黨誓詞” 儀式,拉開黨員主題教育活動序幕,重想入黨動機;通過板報、博客、網絡等形式,對學生黨員進行誠信教育、素質教育,重講黨員責任;通過組織黨員、積極分子學習黨章、黨的教育讀本和模范黨員的先進事跡,重學黨員先進;通過黨支部討論會交流行動體會,使黨員意識增強,處處起模范作用,重塑黨員形象。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把重心放到提高公共課教學質量和服務學生上,讓“創(chuàng)新爭優(yōu)”帶動育人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永華.工作課程化模式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實效性提升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4(10):47-49.
[2]徐睿.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