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憲生
我們是在中午時分抵達石枧的。已是農歷中秋八月,在嶺南、在瑤鄉(xiāng)、在石家、在石枧,午后的陽光燦爛依舊,熾熱依舊,如蒸籠桑拿一般,散發(fā)著暑熱的余威。我和好友們在石家石枧古村的古道上曲折而從容地行走著。這是一個已有六百年光陰的古村落,整個村莊里彌漫著一股古舊的氣息,這是我喜歡的氛圍和氣息。許多年前,我就出生在同樣古老的一個村莊里,同樣的青磚瓦房,同樣的石板巷道,同樣的一彎清清流水,似曾相識,我有了回家的感覺。鄉(xiāng)村向來是沉默的,鄉(xiāng)村負載了人們太多的重負和憂傷,鄉(xiāng)村賦予了人們沉默堅毅的秉性,古老的石枧村就這樣在石枧河畔默默地度過了六百年。一條叫做石枧河的河流從北到南潺潺地流過村莊,緩緩地,不急不躁,不溫不火。村莊便如一個溫婉的江南女子一般,坐在河邊淡看這如江南一般秀麗的水色風光,她一直看了許多年,直到年華老去,直到容顏老去,直到時光已慢慢流逝了六百年,直到你我姍姍如約而來。沿河兩岸,泊著許多臨河而居的古老人家,沉寂的青磚瓦房,沿著河岸的左右兩側錯落有致地鋪展開來,在我們的心里錯落有致地鋪展開來,引導著我們一步步走入了一段失落在舊日時光中的久遠歷史陳跡。拭去浮塵,那個溫婉的江南女子,便一襲素顏、風華絕代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她來自明朝。
如果講水是一個村莊的血脈,血脈讓一個村莊氣血豐潤飽滿;那么樹則是一個村莊的靈魂,靈魂讓一個村莊的秉性堅毅沉默。六百年來,石枧村人就這樣氣血豐潤,秉性堅毅地生活在石家石枧這塊古老的大地上。村莊里最多的是蓽蓽樹,偶爾也有一株兩株的香樟香楓等喬木雜陳其間,它們有著和村莊一樣古老的年輪,它們無言地伴隨著村莊一步步從遠古走來。有的樹身上爬滿了藤蔓和青苔,虬扎曲屈,蒼勁古拙。一些老人坐在屋前或樹下乘涼、休息,享受著生命暮年溫馨的時光。行走是如此地動人心弦,古屋、古樹、古橋、古藤、老人,人景合一,契合著村莊的整體氛圍。河里的水草卷起又舒揚,細碎的漣漪消沉又泛起,三三兩兩的游人在石枧的古道上閑云野鶴,我們也加入其中,似行云、似流水,心無旁騖、沉靜柔和。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行走,多少年前,我就喜歡在嶺南茫茫蒼蒼的崇山峻嶺間躑躅獨行,在江南豐饒的江河湖泊間漂泊浪跡。
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宗祠是人們慎終追遠、供奉祖先的場所。我們沿著河東堤岸旁的巷道由南往北溯流而上,最先看到的一個古建筑,是石枧村的宗祠。宗祠前是一開闊平展之地,在祖先誕辰祭祀的日子,人們要在這里舉行慶典祭祀活動,追憶逝去久遠的祖先。石枧林氏宗祠里供奉著石枧開基立寨的先祖茂公的神像。神像上方,是石枧林氏的堂號九牧堂,九牧堂三個大字遒勁端莊。下邊兩旁書有一幅對聯(lián):莆田派系宗風遠,富水承祧世澤長。九牧堂是福建莆田林氏的祠堂,石枧林氏的根在莆田。
如果要想對一個村莊有深入的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行走。一只遷徙的大雁從空中掠過,它一定不如一只燕子對一個村莊了解得更多。燕子雖然沒有鴻鵠的遠大志向,但它知道自己更適合在尋常巷陌中探尋生活的真諦,我愿做這樣的一只燕子。巷道是一條古道,我們沿著巷道繼續(xù)前行。沿街巷兩旁的房舍排立著一些古舊的商鋪櫥窗,這里是一個保存得較完整的明清古村落,這里曾是楚越往來的通衢,是一個曾經(jīng)商業(yè)繁茂的地方。時光流轉,阡陌變遷,過往商人匆匆的腳步早已遠去,村落在時光中垂垂老去。沿河岸修筑的古道,依舊保持著過去的石板路,依稀可見當年古舊的身影和韻味徘徊其間,在巷陌中散發(fā)、穿行、沉浮。那些古舊的建筑重檐疊瓦地涌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震撼。
這些讓人驚艷的古建筑,主要是嶺南山地間的天井屋,又叫鎖頭屋或三合院。三合院封閉而典雅。歲月流殤,風華凋零,大多院落已然殘缺不全,讓人痛心疾首。目光輕輕撫過,我們依稀可從現(xiàn)存的房舍式樣推想出當年的盛世繁華來。三合院一般是過去有錢大戶人家的房屋。每座院落屋前的巷道和每座院落一人多高的墻體,都是用大青石板和石條鑲砌而成。院落正面的照壁正中是大門,大門下面的門檻,是用整條的石條做成的,往往重達上千斤。要開采這樣的石材,在過去極其原始簡陋的條件下,可以想見先人的艱辛和智慧。
南方向來多雨,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是建房的首要。進入院門,是一個典型的天井。天井的兩側左右各有一間廂房,這兩間廂房是從后面的正屋兩側的側房延伸出來的,與前邊大門的照壁墻體相連,就圍成了一個封閉的院落整體。天井是露天的,正對天井下方的是一個用石條和石板鋪砌而成的長方形大池子。池底一角有暗道通向屋外,雨天的雨水及用過的污水就是通過暗道流到屋外用青石砌就的陽溝里,排進石枧河里。天井除了排水排污之外,還有通風和采光的功能,是古人集通風采光排污于一體的一個綜合性建筑系統(tǒng)。雖然,這些古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來,但他們稱得上是真正的無名建筑大師。房舍古舊,巷陌幽深,我們跟隨著這些古代的大師們,在時光深邃中秉燭前行。
跨過天井,就是正屋。正屋中間是堂屋,這是古人宴請賓客和奉神的地方。正對堂屋門口的后墻上,是供奉祖先的神臺,神臺正中上書天地君親師之神位。神臺的上方也像宗祠一樣寫上石枧林氏的堂號九牧堂,堂屋還是宴請賓朋的地方,是一座房子最重要也是最寬敞的地方。堂屋左右兩側是側房,也叫廒間,也就是住人和休息的地方。這樣,一個設施齊全,功能齊備的南方三合院就這樣規(guī)規(guī)整整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當然,石枧村還有更多的古建筑是三間堂民居。三間堂是一般人家的房舍,三間堂沒有三合院前邊的天井、廂房和照壁,只有后邊的正屋。三合院實際上是在三間堂的基礎上增建而成的。整個石枧村的古建筑,有錢人家的三合院和普通人家的三間堂,全用青石和青磚砌成,在任何時代,石材都是造價不菲的建材,可見石枧村歷史上曾經(jīng)非常富有過。
從村口的南面一路往北,最能體現(xiàn)石枧村典型特質的古民居,當屬下石枧中部的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當?shù)厝朔Q七十二堂門。這個七十二堂門主要由一個大門樓和幾個小門樓組成。在大門樓的左側,原先還有一個堅固高大的炮樓,可惜毀于“文革”。從門樓進去,則是規(guī)劃整齊縱橫交錯的石板巷道,每條巷道都有一個小閘門,每條巷道里都有幾間規(guī)整的三間堂或三合院。還有一個,別具特色的四合院。四合院是三合院的加強版,把三合院作為上廳,即正廳,再在上廳的對面建一個下廳,即客廳,上下廳的中間有一個寬闊的院子,以上廳為基準,院子的右側是一道封閉的圍墻,左側是一道閘門,與其他房屋的巷道相連,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四合院。這個四合院的下廳,一般也是三間堂架構,是一個打造得特別精致的房舍,是過去大戶人家專門用來招待貴賓的地方,不僅廳的窗戶及梁檐裝有做工精細的窗雕和梁雕,就連大門上面也刻滿了豐富的浮雕。與上廳大門相對的下廳大門,就是下廳堂屋前面的整整一幅墻面,這幅墻面是不砌磚的,全部都是用上好的紅木制作的框架和六扇大木門鑲嵌而成??蚣芎烷T楣上也有非常精美的浮雕,尤其是那六扇大門,每扇大門上都有一件獨立的浮雕,有花鳥蟲魚,有人物故事,有風花雪月,有梅蘭竹菊,不一而足,他們相互構成一個完整的大型雕刻組件。這樣的一個下廳大門,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沒有三頭兩年的工夫,是制作不出來的,這往往是一個工匠畢生技藝的展示和一生心血的凝聚。這些三間堂、三合院、四合院的古建筑,連同大門樓邊的炮樓,相互之間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非常封閉堅固的整體,具有攻防兼?zhèn)涞姆烙δ?,它們就像鐫刻在大地上的一組碩大的群雕一般,兀然屹立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不由得發(fā)自內心地贊嘆起來:大國工匠。從萬里長城,到龍門石窟;從京杭運河到興安靈渠;從布達拉宮到少林禪寺;從北京紫禁城到六朝古都南京,從蘇州園林到石枧古民居,鮮有工匠們的姓名得以流傳。他們默默地打造,精心地布局,精準地勾勒,每一刀,每一鑿;每一琢,每一磨;每一磚,每一瓦;每一梁,每一柱,都是精湛的技藝,都是獨運的匠心。他們是一群無名的匠人,是一群真正的大國工匠。正是他們一代又一代默默地奉獻,一代又一代無私地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得以綿綿不絕,中華五千年文化得以輝煌燦爛,他們將永遠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之上。
封閉,是我對整個村莊最為深刻的印象,門樓,閘門、院門比比皆是。在下石枧的北邊,有一個高大堅固的拱門橫在路中,立在寨邊。歷史上曾有東西南北四個寨門,把村莊密密實實地圍起來,形成了一個非常堅實的整體。走出拱門,就到了上石枧,過不遠,一棵青蒼的大樹籠蓋在河堤邊,樹下是幾個石墩石凳,走累了,稍事休息。
居住水鄉(xiāng),橋是不可或缺的。在大樹木的旁邊,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橋搭建在河面上,向西跨過石橋,一個磚砌的閘門橫在路上,一段平整的石板路穿巷而過,直通村外,過龍窩、澤源,到達麥嶺古關口,直通北邊的湘南,一條連接湘南桂東的古道徐徐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在古道的右邊,一個高高的炮樓拔地而起,直沖云霄,樓高五層,正四方體,黛瓦蓋面,每層每面都有兩個槍眼正對前方。在過去匪患橫行的年代,就像一根高高的擎天柱一般,守護著一方的繁榮和安寧。炮樓旁邊是一個近千平的古建筑群,一座座建筑精美的三間堂、三合院、四合院井然有序地藏身在炮樓后面,和前邊的七十二堂門一樣,門楣、梁柱、門窗上,盡是雕刻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栩栩如生。如今,它們頹敗了,荒蕪了,房舍周圍的道路旁,庭院中,長著凄凄的荒草。
從石橋折返出來,我們重又回到大樹下。這時,我們有了細細打量石枧河的時間。河流是從北往南流淌而來的,我們剛才是從南往北溯流而上的,河流出村后經(jīng)過一段斜斜的石板后開始進入一片茂密的原始叢林,我們在那片森林的中間,找到了石枧河的源頭。河水是從一堆巖石縫隙下面的地下河汨汨冒出的,在巖石周圍形成一汪清泉,人們管這清泉叫大井,也叫虎泉。泉水清澈而甘甜,是森林下面的地下河,孕育了這條奔流不息的石枧河,整個村莊也因此而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在這樣一個偏遠的僻鄉(xiāng),在這樣一個廣袤的曠野,這些林姓族人的先人,是如何尋覓并建造了這樣一個宜居之地呢?
發(fā)端于石枧村后樹林中的石枧河,向南順流出村后,在三十多里外的沙洲村后匯入碧溪湖,正式并入富江。富江出碧溪湖大壩后,一路繼續(xù)向南,流經(jīng)賀街浮山,匯入賀江,繼續(xù)沿信都到達廣東封開,匯入西江,河流在這里折向東流,繼續(xù)沿德慶、肇慶到達廣州,最后匯入珠江,流入南海。石枧林氏的先祖茂公就是從這里一路逆流而上,來到富川石枧的。
六百年前的明永樂年間,在廣州府的府學做教授的茂公,最終沒有選擇回鄉(xiāng)養(yǎng)老,而是攜著妻兒在遠離故土的富川落戶安家,究竟是什么力量的驅使,使得他毅然決然地背井離鄉(xiāng),在遙遠的異鄉(xiāng)安身立命?莆田林氏是客家人,客家人天生就具有遷徙的本性。歷史上,他們從遙遠的中原一路南遷,來到江南,來到東南一遇的閩粵大地。茂公作為林氏子孫的佼佼者,客家族群的士大夫,骨血里就蘊藏著客家人遷徙的渴望。中國士大夫自古以來對自然無比關懷和熱愛的人文情懷,驅使他將目光投向了離中原更遠的地方。當時已是人文薈萃的瑤鄉(xiāng)富川,便成了他安家落戶的首選和人生最后的歸屬地,彰顯出了他的高遠眼界和闊大格局。
富川,地處嶺南邊陲,萌諸嶺與都龐嶺夾峙的茫茫崇山峻嶺之間,為由楚入越之要沖。來自中原具有先進文化和技術的移民,通過統(tǒng)一嶺南時開鑿修筑的瀟賀古道,源源不斷地輸入嶺南,輸入富川。從漢元鼎六年富川設縣歸屬南??な迹淮ǖ娜宋奈幕饾u繁茂發(fā)達起來,科舉仕宦蔚然成風,尤其是唐初開元年間相繼進入富川的毛何兩姓,先后出現(xiàn)了兩個堪稱光耀千秋的典范人物。毛自知,南宋開禧狀元,因首論開禧北伐而名垂青史;何廷樞,大明天啟督察院御史,因巡狩江南而威震倭寇,在中華民族苦難史上留下過清晰的一筆。六百年前,茂公正是循著瀟賀古道通往廣東的水路西江和賀江逆流北上富川的。瀟賀古道,這條秦王開鑿的水陸軍事要道,后成為歷代商業(yè)繁茂的海上絲路古道:陸路部分北起湘南道州瀟水之濱,南至桂東賀州富川富水之畔,之后沿著富江、賀江,直達西江珠江,出廣東、出南洋,直至中東北非,是古代海上絲路始發(fā)港之一的廣州港最為重要的水陸交通要道。茂公的抉擇無疑是正確的,他在石枧開基立寨,經(jīng)過六百年的世道變遷、滄海桑田,與當?shù)仄渌迦航粎R融合,充分發(fā)揮客家人吃苦耐勞、隨遇而安的特質,形成了一個以石枧河為源頭的林氏族群,十幾個林氏村落散落在石枧河流域繁衍生息、安身立命。
如今,從石枧林氏族人及石家福利一帶的林氏族人身上,已很難覓到客家人的印痕,但是,從沿留下來的一些傳統(tǒng)和他們居住的古建筑上,卻依稀折射出客家人獨有的風骨。石枧林氏基本具備了客家人的幾大特征,一是聚族而居。石枧村基本上是林氏同姓族人;二是建筑宗祠和供奉祖像,石枧村在林氏宗祠里供奉著茂公及歷代先祖的神像;建筑四方高樓即炮樓,以抗敵御侮求生存;三是擇水源而居,除石枧有一個叫虎泉的大井以外,城上也有一個大井,井頭也有幾個龍?zhí)秴R聚而成的一個大井,這三個井在當?shù)靥柗Q林氏三井,是石枧河上游最為重要的三大源頭。四是建有獨特的客家民居圍屋。石枧的古民居,就是典型的客家民居三間堂以及在三間堂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小型圍屋三合院和四合院,同時還有以三間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為基礎建筑的類似客家大型圍屋的七十二堂門等古建筑群。石枧的古建筑在建筑格局上具有客家民居的圍屋特征,在建筑形式上,卻有富川徽派建筑的特點,是客家民居與富川徽派民居結合的產物,是林氏族人對富川乃至嶺南做出的重大貢獻。
夕陽西下,我們與一眾村民有了閑聊的間隙。燠熱消退,秋涼漸長,我坐在村北的一戶人家門前,聽村民們追憶林氏祖上逝去的前塵往事。村民憨厚而淳樸,一位回過莆田祭祖的忠厚長者惆然嘆息,我們連祖宗的話都丟了。回到莆田,已是一無所有。當石枧林氏同富川其他林氏在莆田大地上悵惘前行時,那份丟失的鄉(xiāng)音是如何縈繞在他們的心頭?那份濃濃的鄉(xiāng)情是如何讓他們潸然淚下?那是他們世世代代永遠都魂牽夢縈的難言之痛。兩邊都是故鄉(xiāng),兩邊都是游子,他們永遠都只能在故鄉(xiāng)和他鄉(xiāng)間漂泊,伴著那縷縷如煙的鄉(xiāng)愁和客緒。如果不是根據(jù)族譜記載回鄉(xiāng)祭祖,還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曾是遷徙天下的客家人呢?如今,在富川還會講客家話的林氏,也只有靠近旺高一帶的茶山村了。賀州的八步區(qū)和平桂區(qū)的旺高一帶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區(qū),近水樓臺,茶山村林氏族人的客家話和客家傳統(tǒng)得以在富川碩果僅存。雖然這些石枧林氏后裔把自己客家人的身份屬性遺失在歲月的長河中,但基因里傳承下來的那份客家人熱情好客的本質,是任何歲月風雨也磨拭不掉的。晚風輕拂,炊煙裊裊,他們熱情地挽留我們吃飯留宿。天色已晚,歸心似箭,我們和村民們依依道別。
十多年前,我曾經(jīng)路過石家去北面的麥嶺看古軍營。那是中原進入嶺南的古道雄關。那是楚越的通衢,棲身古道上的石家和麥嶺,是富川北邊和東北邊地勢最高的地方,是富川兩大河流富江河和石枧河的發(fā)源地。中華林氏始祖是比干,具有高貴純凈的王族血統(tǒng),石枧林氏是當之無愧的貴族后裔,自古就有讀書入仕的傳統(tǒng),他們秉持祖訓,在石家耕讀傳家六百年,一大片林氏族人在石家及附近福利的大地上艱辛勞作人才輩出,成為石家乃至整個富川最大的林氏族群。中國農村向來是個鄉(xiāng)土社會,林氏族人在這片土地上的族群親密,人情濃郁,令人向往而親切。但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外面的改革之風勁吹,幾千年的人情鄉(xiāng)土社會土崩瓦解,身居富川一隅的石家卻依舊保持著那份日出日入的作息起居生活,保持著淳樸的親情鄉(xiāng)土,也許在有的人嚴重事故那是偏遠、落后的象征,福兮禍兮,是石家的偏遠和曾經(jīng)的閉塞,讓石家給我們留存了這么豐厚的一筆文化遺產,如此龐大的一個古建筑群落,讓我們及后人得以有幸一窺先人的聰慧和勤勞,得以將我們民族的文化和瑰寶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勿忘祖先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
十多年后,我二進石家。漫漫時光,足以改變這里的一切。仲秋的傍晚涼意盛濃,遼闊的秋風吹拂過石家這片亙古高原,西風斜照,我行進在歸途中。辛勤勞作的農人在山坡原野上茫茫的果樹林中默默耕耘,疲憊的臉上難掩對豐收的熱望。滿山滿坡的柑橙果樹上碩果累累,農人們辛勤的汗水化作萬頃翠綠中點綴著的萬點金黃。寬闊平整的鄉(xiāng)間水泥公路蛛網(wǎng)般四通八達,鏈接中原腹地和南海萬里波濤的洛湛鐵路巨龍似地隆隆駛過,古香古色的石枧古村落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依托石枧河形成的林氏族群和失落期間的客屬文化,在瑤鄉(xiāng)大地上生生不息。清清的石枧河清流潺潺,充盈著林氏族人旺盛的血脈親情。富川,這個曾經(jīng)的他鄉(xiāng),已是林氏族人不離不棄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