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車由法國雷諾卡車防務公司和比利時CMI防務公司聯(lián)合研制,能執(zhí)行偵察、巡邏、監(jiān)視、指揮和通信等任務。它為4×4底盤,最大公路速度11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高達1 000千米。但該車最顯著的特點是火力強大:車頂有一座CMI防務公司研制的CPWS武器站,配裝一門30毫米機關炮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機槍,炮攜彈量為150發(fā)。在4×4的底盤配備口徑達到30毫米的機關炮,這非常少見,因為炮塔本身重量和后坐力都相對來說過大。
芬蘭AMV28A模塊化裝甲車
AMV28A模塊化裝甲車是芬蘭帕特里亞公司基于AMV模塊化裝甲車推出的升級型,不僅車體加長,防護性也得到增強。該車戰(zhàn)斗全重達28噸,長8.53米,寬2.85米,車體高2.4米。發(fā)動機功率為405千瓦,車輪采用雙橫臂獨立懸掛,最大公路速度為100千米/時,最大水上速度為6~10千米/時,最大行程700千米。它的炮塔配備一門“叢林之王”30毫米機關炮,上面還有一個挪威康斯堡公司的MCT-30“保護者”遙控武器站,配裝一挺M2HB式12.7毫米機槍和“標槍”反坦克導彈發(fā)射器。
德國遙控輕型導彈武器站
遙控輕型導彈武器站(RCLM)由萊茵金屬公司研制,大量采用了輕質復合材料,體積小、重量輕,能安裝在大部分軍用車輛上。它能支撐總計超過100千克的設備,但其自身重量只有同類尺寸武器站的50%。RCLM能用于發(fā)射多種近程導彈,包括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甚至還可配裝激光武器模塊。它依靠電機,能快速瞄準目標。標準型號能在水平方向上360°旋轉,簡化型號的水平旋轉范圍是±170°。
英國HMT400“沙漠”特種作戰(zhàn)車
HMT400“沙漠”特種作戰(zhàn)車是英國蘇帕凱特公司研制的,以HMT400“豺”式特種作戰(zhàn)車為基礎,專門針對沙漠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氣候特點,目標客戶為中東國家。HMT400“沙漠”特種作戰(zhàn)車長5.7米,寬2米,高1.8米,重6.75噸,有效載荷2.25噸。采用康明斯公司的6.7升6缸柴油機,最大功率132千瓦,最大公路速度為120千米/時。該車沒有配備裝甲,以提高車輛的單位功率和在沙漠中的機動性。它還采用了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tǒng)。
以色列部署“大衛(wèi)投石索”導彈防御系統(tǒng)
4月2日,以色列總理和國防部長出席了在中部索哈爾空軍基地舉行“大衛(wèi)投石索”導彈防御系統(tǒng)部署儀式?!按笮l(wèi)投石索”由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和美國雷錫恩公司聯(lián)合研制,主要用于攔截近程彈道導彈、遠程火箭彈。它與負責攔截火箭彈、炮彈的“鐵穹”,攔截遠程導彈的“箭”式系統(tǒng),共同組成一個多層防御體系?!按笮l(wèi)投石索”采用以色列埃爾塔系統(tǒng)公司為“鐵穹”研制的多任務雷達,配備“震暈者”導彈。該彈外形獨特,通過直接撞擊目標實現(xiàn)毀傷,因此沒有炸藥。未來以色列還計劃對“大衛(wèi)投石索”進行改進,增強其攔截巡航導彈的能力,并讓它可以攔截無人機。
中國臺灣地區(qū)計劃再造11艘“沱江”級輕型護衛(wèi)艦
這11艘“沱江”級計劃分三批建造,同時還將對現(xiàn)役的“沱江”號進行升級,改進它的艦載雷達系統(tǒng),加裝“天劍”II艦空導彈。“沱江”級排水量約660噸,艦長約65米,寬約15米,吃水約3米,船員編制約50人。它采用了穿浪雙體船船型,最高航速38節(jié)。首艦“沱江”號上配備有8枚“雄風”2反艦導彈,8枚“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武備還有一門76毫米艦炮,一門“密集陣”近防炮。依照它的尺寸和排水量,這樣的防空能力相對來說很弱,16枚反艦導彈則有些多余。新造的第一批3艘計劃在2025年完成交付,預計將花費144.34億新臺幣(約合4.7億美元)。
俄羅斯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4月中旬,俄羅斯“鋯石”導彈完成一次試射,飛行速度達到8馬赫。此前俄羅斯曾披露,“鋯石”導彈最大射程約4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4~6馬赫。外界分析認為,從公開報道的信息看,“鋯石”導彈正在穩(wěn)步按既定計劃推進,而且測試結果已經(jīng)超出預期。預計該彈將配裝到“彼得大帝”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上。俄羅斯計劃2017年完成“鋯石”的國家測試,2018年進入批量生產(chǎn),2022年隨著“彼得大帝”號完成重大升級而安裝到該艦,正式服役。
白俄羅斯Groza-R反無人機系統(tǒng)
Groza-R系統(tǒng)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發(fā)射器,重約2千克,以步槍槍身為基礎改裝,前方裝有3個天線,配有1個光學瞄準具;背包,重約8千克,內有干擾組件和電池,通過線纜與發(fā)射器相連。另外還有充電單元和支架。Groza-R系統(tǒng)發(fā)射的電波能干擾各種衛(wèi)星導航信號,包括GPS、GLONASS、“伽利略”和“北斗”系統(tǒng)的,作用距離達5千米;能干擾2.4~2.485吉赫茲和5.76~5.88吉赫茲的無線電通信,作用距離2千米。整套系統(tǒng)可持續(xù)工作1小時。
俄羅斯可能為T-14坦克研制核炮彈
據(jù)俄羅斯媒體2017年4月17日報道,烏拉爾車輛廠將用2A83式152毫米新型坦克炮升級后續(xù)型號的T-14“阿瑪塔”主戰(zhàn)坦克,還要為其開發(fā)一種戰(zhàn)術核炮彈。目前尚不清楚,俄羅斯是否正在開發(fā)爆炸當量不足千噸、152毫米口徑的低當量核炮彈,但是俄羅斯最近幾年在低裂變、高聚變、亞千噸戰(zhàn)術核技術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
核炮彈并非新鮮事物,是美蘇兩個超級核大國核競賽的產(chǎn)物,早在20世紀美蘇就分別研制并大量裝備過。美國曾經(jīng)研制并試射過多種由火炮發(fā)射的核彈(參見上圖右),最早是由406毫米岸炮發(fā)射的大口徑核炮彈,后來有了203毫米口徑的W33式,甚至155毫米的W48式核炮彈(參加左下圖),能由M109系列自行榴彈炮發(fā)射。W33核炮彈在1957年開始生產(chǎn)并裝備,共生產(chǎn)了2 000枚,直到1992年才全部退役。蘇聯(lián)也曾制造過ZBV3式152毫米核炮彈,1965年開始裝備,能由2S19、2S3等多種火炮發(fā)射。
T-14“阿瑪塔”主戰(zhàn)坦克在2015年5月9日首次公開亮相。它采用了無人炮塔設計,3名乘員都坐在車體內,主炮是一門帶自動裝彈機的2A82A式125毫米坦克炮。根據(jù)俄羅斯軍方的計劃,T-14坦克將于2017~2018年正式列裝,最終裝備數(shù)量將達到2 3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