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
同一個題目,有選擇內(nèi)容的自由,有選擇表達(dá)方式的自由,審題之后,寫的自由總是內(nèi)容和表達(dá)混在一起的。以下混在一起談?wù)剬忣}之后、成文之前的運籌,也就是怎么樣使文與題能夠巧妙地配合,
一、常與變。
常是順著題意寫,或者說,照一般人所預(yù)期的那樣寫。如題目是“我的老師”,成文,是記某一位老師的為人和自己的觀感,是常;成文,不是寫人,而是寫看到蜜蜂為集體而忘我地勞動,受啟發(fā),決心向蜜蜂學(xué)習(xí),丟掉自己的私利觀念,是變。作文,有題,要扣緊題目寫,所毗通常是走常道。但也不是不可毗變,變,只要意思好,與題在某方面能對應(yīng),也可以算是扣緊題目寫。只是要記住,變必須是意思的需要,不可為變而變,立異毗為高。
二、大題小做與小題大做。
科舉時代作八股文,命題有大小,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是大題,“吾身”是小題,八股文規(guī)格有定,字?jǐn)?shù)大致有定,所毗大題須小做,小題須大做,以期能夠多而不臃腫,少而不單薄。這是逞慧心,慧心之下有自由。這種逞慧心的辦法可以移用于現(xiàn)在,就是不管題目怎么樣,我們可毗依照自己的意愿,欲長則長,故短則短,欲詳則詳,欲略則略,欲重此則重此,欲重彼則重彼。結(jié)果是,重大的題目,也許提綱挈領(lǐng)或輕輕點染就完篇了,而狹小的題目,也許推心置腹或面面俱到而成為大篇章。
三、正題反做與反題正做。
某一題目,依通例,應(yīng)該表示正面的意見,題是正題,依通例做是正做;不依通例,而表示反面的意見,是反做。某一題目,依通例,應(yīng)該表示反面的意見,題是反題,依通例做是反做;不依通例,而表示正面的意見,是正做。不依通例,是因為自己有不同于通例的意見,言為心聲,所以正題反做、反題正做都是對的。這種寫法,如果真是出于心聲,就會給讀者毗既新奇又真摯的感覺。
四、就題寫與就己寫。
這所謂“就”是偏于,因為任何文章都不會完壘離開題或完壘離開自己。就題寫是常態(tài),可毗不說。所謂就己寫是惜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或者觸景生情,有千言萬語必吐之而后快。
五、困相關(guān)而岔出。
文是思路的痕跡、思路的文字化。對于同一個主題,不同的人思路必不同,同一個人,不同的時間,思路也可能很不同。思總是由甲及乙:可是,甲已定,乙究竟會是什么,那就很不一定。關(guān)聯(lián)總是有的,但關(guān)聯(lián)的線千頭萬緒,所以如何關(guān)聯(lián)都是可能的,合理的。例如同是風(fēng)吹竹葉,甲可以想到吃竹筍,乙卻想到故人來。因此,可能有這種情況,順著思路寫,大道多歧,越岔越遠(yuǎn),甚至岔到像是與題無關(guān),怎么辦?一個辦法是收回來,最后與題目照應(yīng)一下,這是放風(fēng)箏的形式,雖然飄出去很遠(yuǎn),卻有一條線牽著。也可以不收回來照應(yīng),這是射箭的形式,雖然不回來,總是由弓那里發(fā)出去的,仍然可以算作形離題而神不離題。
總之,同一個題目,寫法可以千變?nèi)f化;應(yīng)該以興趣和見識為準(zhǔn)繩定取舍,而不為題目所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