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霞
【摘 要】
素材是作文這座大廈的“奠基石”,小學生唯有積累素材,作文才能豐富生動,感情真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在于不斷地引領、點撥、指導小學生真正用心去觸摸現(xiàn)實生活、熱愛現(xiàn)實生活、感受現(xiàn)實生活、體驗現(xiàn)實生活。同時,必須讓小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在閱讀中吸取作文的“營養(yǎng)”,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以開拓小學生的閱讀視野,增長知識,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還必須注重引領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學生在親自實踐中獲取作文的素材。
【關鍵詞】
作文素材 開發(fā)研究 價值探尋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建構成分,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學極力倡導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人,抒真情,力求讓作文成為學生張揚個性、釋放天性、啟迪靈性的舞臺。然而,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仍然擺脫不了“高耗低效”的窘境,學生怕寫作文,對作文毫無興趣,作文缺少真情,缺少童趣。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遠離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難怪小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究其根源便是小學生作文素材缺乏,而素材對于作文便如同糧食對于做飯,確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是寫作高手或作家也不可能在毫無積累、頭腦空空的情況下寫出文辭優(yōu)美的精品佳作來,小學生同樣如此?;谶@樣的認識,筆者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育工作者,近年來著力進行了小學生作文素材如何進行開發(fā)的實踐研究。
一、開發(fā)小學生作文素材的價值探尋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義務教育語文課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作文教學應力求貼近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小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力求讓小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顯然是呼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充分張揚學生個性,讓“表達”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必需,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引導小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面向未來教育的一項長期的任務之一。對于作文來說,素材是非常重要的,缺乏素材的積累,作文便是“無源之水”與“無本之木”,應將素材的積累放到作文教學的首要地位,唯有引領小學生努力提升積累素材的能力,才能消除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現(xiàn)象,讓作文教學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嶄新境界。
二、引領小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策略研究
1.引領小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新課程倡導教師引領學生去關注生活,觀察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就來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小學生應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的源泉來自于生活,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是小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所在。小學生應時刻留意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養(yǎng)成良好的細致觀察生活的習慣。應解放小學生的眼睛、口、鼻、手、腳,真正實現(xiàn)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六大”解放,讓小學生去觀察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引領小學生學會多種觀察的方法,比如,讓小學生學會有序觀察,讓小學生學會想象觀察,讓小學生學會比較觀察,讓小學生學會機遇觀察等,小學生只有掌握多種多樣的觀察方法,才能從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作文素材。同時,教師應鼓勵小學生拿起手中的筆去記錄生活,去吐露自己的心聲,去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去與他人交換思想、碰撞智慧,去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梢砸I小學生去體驗多姿多彩的學校生活,還可以引領小學生去觀察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只要小學生放眼現(xiàn)實生活,并且去細心觀察,作文素材自然豐盈。
2.引導小學生從閱讀中積累作文素材。杜甫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與寫作間存在著內在的聯(lián)系,閱讀能有效地拓寬小學生的視閾,更能讓小學生理解掌握有關科學知識,更能幫助小學生積累作文的素材。因為作文是字、詞、句的綜合訓練。教師應引領、點撥、指導小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可以讓小學生每人都準備一本素材積累本,上面可以摘錄從閱讀材料中發(fā)現(xiàn)的優(yōu)美的詞語、生動的句子,以便合理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當然小學生的閱讀積累既包含課內的閱讀積累,小學語文教材上大多數(shù)文質兼美的課文都值得讓小學生去精讀、去細讀,從而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受到啟迪、熏陶,在讀中完成積累,又包含課外的閱讀積累。課外閱讀積累首要的任務是引領小學生去學會選擇優(yōu)秀的書籍。神話傳說、童話故事、科幻作品、中外名著都可以讓小學生去進行閱讀。其次教師應引領、點撥、指導小學生有針對性地做好閱讀的記錄,比如,做好常見的讀書筆記,可以摘錄閱讀材料中的經典語句、名言妙語、典型事例等,小學生可以寫提要,將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要點、基本情節(jié)加以歸納縮寫,可以寫心得,寫出閱讀的感想、疑惑、收獲或評價。
3.引導小學生在活動中積累作文素材?;顒幼钅艽碳ばW生的感官,有利于調動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開展游戲活動,舉辦故事會,開展班級主題隊會,進行課本劇表演,組織小學生春游、走進社區(qū)進行社會調查等等,引導小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積累作文的素材。比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毽球比賽”、“拔河比賽”、“少兒卡拉ok比賽”等。
【結 語】
素材是作文這座大廈的“奠基石”,小學生唯有積累素材,作文才能豐富生動,感情真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在于不斷地引領、點撥、指導小學生真正用心去觸摸現(xiàn)實生活、熱愛現(xiàn)實生活、感受現(xiàn)實生活、體驗現(xiàn)實生活。同時,必須讓小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在閱讀中吸取作文的“營養(yǎng)”,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以開拓小學生的閱讀視野,增長知識,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還必須注重引領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學生在親自實踐中獲取作文的素材。長此以往,小學生的作文一定可以妙筆生花,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