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林
內容摘要:“體驗式”教學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新出現的教學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關注他們在進行教學中的一些體驗。品德和社會可以說是小學德育教育的核心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自身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有著非常主要的作用。"體驗式"教學法使用在小學品德和社會的教學里,使得學生在親身的體驗里學習相關的知識,感受優(yōu)良道德品質自身的偉大,真正的締造出健全的人生品格。本文主要對于"體驗式"教學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然后對于"體驗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里的使用給予研究。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小學品德與社會 道德品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小學教育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其中之一。“體驗式”教學更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在體驗中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小學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道德品質和社會教學來實現的。道德教育需要在追求道德修養(yǎng)的基礎上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道德和社會教學大綱還要求課程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許多方面觀察社會的經驗和看法,使學生在獲得社會真實感受的基礎上??梢钥闯?,“經驗”教學對小學道德教育和社會教學的應用將大大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發(fā)展。
1.“體驗式”教學法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相關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學生實際情況,建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實踐經驗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然后實現教學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經驗”教學逐漸得到認可和尊重。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素質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學生情感的發(fā)展以及智力的提升。因此,小學的道德和社會教師應通過廣泛的語境教學來加強“體驗式”教學,使學生在體驗里得到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2.“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2.1情境式體驗教學。小學生的年級并不大,心智當前發(fā)展的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其接觸的事人以及物也并不是很多,所以缺少相關的生活經驗,并且對于知識上的理解以及事物的認識主要是通過直觀的感知去進行完后的。并且,小學生自身有著非常強大的好奇心,對新穎的事物經常會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小學品德以及社會老師需要按照當前學生自身些特點,開展情境式的體驗教學,以教材作為基礎,按照學生的自身的情況,選擇學生日常生活里可能遇到的事情當成是情境素材,關注趣味性因素的加入,使得學生能夠參與到情境教學里。通過建立這樣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強化了加強教學自身帶有的趣味性,同時從另外的方面來說深入了學生對于社會生活上的認識。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冬天》教學的時候,能夠使用多媒體的方式去對于課件進行制作,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一些秋天的照片或者是相關的畫面,并且配上非常美好的音樂,把家鄉(xiāng)自身的秋日中的風光全部的對學生進行展示,從而給學生設置出一個秋天的美好情境,使得學生在進行觀看以及欣賞里抓住秋天自身的特征,正在的認識到秋天自身的美好。并且,老師還能夠給學生播放與秋天相關的歌曲,使得學生能夠在聲像融合的氛圍中真正的體會秋天,認識秋天。假如正好季節(jié)處在秋天,能夠讓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去大自然里親身的感受到秋天。
2.2問題式體驗教學?!皩W貴有疑”,能夠勇敢的提出問題可以說是學習的一種非??茖W的方法。在不同的程度上能夠這樣的理解,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和探究并處置問題的過程。以往的教學方式,太過重視知識以及方法上的傳授,忽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是未知生活和探索的經驗,問題是這個過程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注意在小學道德和社會教學中運用基于問題的體驗式教學。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探索和探索,使得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使用自身所學習的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去回答相關的問題,從而能夠擁有親身的體驗。
體驗,可以說是體驗主體在知,情和意,行方面的親歷還有體認以及驗證;“體驗式”教學是知道小學生通過認識和理解,還有感悟以及驗證去學習生活經驗,并且刺激內在情感,并且塑造完善人格和建設價值觀體系的主要的途徑。“體驗式”教學模式有著主體的參與性和生命的發(fā)展性,以及情感上的目的性還有生活實踐性,交往互動性,生命發(fā)展性以及意義生成性等多種特點,是適宜小學品德和生活課堂進行教學的非常合理的措施。教師需要在按照小學生自身情感的認知去進行學習規(guī)律的情況下,知道學生自身品德和生活課堂里充分的經歷以及進行體驗,最后實現自身的情感的體驗以及知識并得到持續(xù)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文琪.小學教學研究———小學品德與生活研討會[J].北京石景山教育年鑒,2009(1).
[2]祝祖崗.注重教材內涵透視與加工策略———以蘇教版《品德與生活》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0(2).
(作者單位:重慶市墊江縣土主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