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丹
春節(jié)的舞獅、潑水節(jié)的舞蹈、藏族人的朝拜、穆斯林的禮拜,都是儀式。這些儀式從古代流傳至今,寄寓了人們對自然的贊美、對宗教的敬畏,是人類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也不應該被抹去。然而儀式不是形式,它的價值不在于它繁雜的表現(xiàn)形式,而在于它所承載的文化與感情。所以,我們應該保留儀式,更應該保留儀式背后的情感與文化。
藏族人朝圣,三步一跪拜,要從家鄉(xiāng)一直拜到布達拉宮。哪怕是在交通發(fā)達的今天,也少有人選擇用汽車代步。為什么呢?因為這三步一拜的儀式在藏民心中一代代流傳,這儀式承載著他們對佛祖的尊敬。在一次次跪拜的儀式中,他們與佛祖交流,獲得了心靈的升華,他們是快樂的。這就是儀式的力量,它給人帶來快樂,帶來祖祖輩輩留下的那份安心。
反觀我們漢族人,春節(jié)的儀式被一簡再簡,沒了大年、小年的準備,沒了剪窗花、寫春聯(lián)的趣味,就連除夕夜的鞭炮聲都快完全消失了。我們隨手從商店買個福字貼上,然后告訴自己:現(xiàn)在過節(jié)不需要以往那些麻煩的形式了。但實際上,你快樂嗎?在這簡單的沒有儀式的春節(jié)中,你還能感受到兒時那種興奮和快樂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儀式是我們文化的載體,沒了它們,文化便丟了大半。我們也再難感受到那些繁瑣儀式所帶來的古老樸實的快樂了。
那么,是不是只要保留儀式,做做樣子就可以了呢?答案還是否定的,只有當你認可這個儀式所承載的文化,接受它所帶來的感情時,才能真正體會它的價值。比如說穆斯林的禮拜可不只是做做樣子,形式上“禮拜”一下就好了。他們大多在十歲時就能背誦整本《古蘭經(jīng)》,他們在禮拜中向真主傾訴,獲得心靈上的安慰與平靜。這是儀式帶給他們的,不是形式。反觀面向游客的潑水節(jié),現(xiàn)在已完全成了取悅游客的形式。每天在民族園中,村民們潑水、跳舞,完成一切潑水節(jié)該有的形式,但他們臉上卻沒什么笑容,對他們而言,這只是工作??梢娛?nèi)涵變成形式的儀式,無法給人帶來快樂與滿足。
儀式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如果你珍惜它,完成它,它會給你帶來平靜,帶來快樂。但如果你不在意它,只是當作隨意為之的形式,那便什么也得不到。所以,請你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稍稍駐足,領略儀式的美。也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