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愛好進行閱讀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小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閱讀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為此,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構(gòu)建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去探索。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意見,使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小學語文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和溝通,努力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達到促進學生的閱讀進步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來安排相適應的文章,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去學習,鼓勵學生大膽的去嘗試和閱讀課文。特別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必須充分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在鼓勵和支持中不斷進步。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維持和構(gòu)建和諧的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例如,在教學季羨林的《懷念母親》一課時,我就向?qū)W生推薦他的文章《賦得永久的悔》由此更深刻體會到他對母親的悔和念,同學們都十分感興趣。在學習林海音的《冬陽 童年 駱駝隊》時,就建議學生找來她的《城南舊事》讀讀,既增長了他們的知識又利于課文的學習。此外,在我們班教室的后邊,有一個充滿童趣的三角櫥。書櫥里擺著幾百冊學生愛讀的課外書籍,有《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恐龍世界》、《迪士尼經(jīng)典童話》、《皮皮魯系列叢書》、《小故事大道理》等。走進我們的教室,學生就會感受到濃濃的閱讀氛圍,學生課余可以隨時在圖書角上翻閱自己喜歡的圖書,享受閱讀的愉悅。
二、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是教師的一項既長久又艱巨的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由教師強迫我讀書變?yōu)槲乙x書,我愛讀書;能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遇到不理解的語句或不認識的字,要主動利用工具書;鼓勵學生多問;多思,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除了光向?qū)W生提要求是不夠的,教師還應多督促、勤檢查??梢哉f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過程,也為學生今后學習語文打造了一個合適的平臺。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币虼?,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良好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也尤為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隨時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yǎng)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yǎng)成積累詞句的習慣。在我們的課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課文。對于這些課文,教師要重視創(chuàng)設(shè)情景,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從表面上看,閱讀就是眼睛看。實際上,閱讀是一個處理信息的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有效的閱讀要求小學生不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別是對課文以及一些有啟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馬觀花,需用心體會,圈點批注,認真思索。閱讀方法一般包括初讀、品讀。初讀時,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理解生詞、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讀就要求學生在讀中思考、體味、理解、升華,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nèi)容。在品讀時,我們又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誦讀等方式來深刻地理解課文;在略讀時,根據(jù)閱讀目標的不同,我們又可以采用游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時,我們不但教學生要根據(jù)讀物內(nèi)容來選擇相應的閱讀方法,而且要遵循課內(nèi)帶課外、扶放相結(jié)合的原則,要讓學生掌握一種閱讀方法后再學另外一種,切忌揠苗助長。“學貴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xiàn),質(zhì)疑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因素。每教學一篇課文,我就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了質(zhì)疑,有了疑,學生就會產(chǎn)生求知欲,進入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tài),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也就逐步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了閱讀能力。
三、加強閱讀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快樂。小學生怎樣才能有效地汲取營養(yǎng),拓展知識面,積累素材,提高閱讀能力呢?教師要引導小學生不僅喜歡讀,而且要會讀,要讀的更到位、更有實效。作為讀書的引導者,我經(jīng)常給小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指導小學生做讀書筆記。俗話說的好“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們閱讀時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在本上,經(jīng)常拿出來翻閱,從中體會作者選詞用句的技巧和描景狀物的方法,對他們寫作大有益處。根據(jù)小學生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基礎(chǔ)不好的摘抄詞句,仿寫句子;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摘錄精彩片段,積累佳句等;優(yōu)秀生摘錄時要細化出處,寫心得體會,力爭他們都能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jié)合的能力,指導學生讀書先讀前言、目錄,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對于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詳加研究,其它內(nèi)容可采用略讀形式。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知識?!币虼耍疫€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zhì)疑,并能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多樣,有“摘錄好詞好句”,有“概括主要內(nèi)容”,有“寫讀后感”,還有“直接在書中圈點勾畫批注”等多種形式。而教師在知道學生記筆記時,大可不必統(tǒng)一形式,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筆記形式來記筆記。讀書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讀書筆記應成為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匯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閱讀后對重點片段進行必要的模仿訓練,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好方法?!豆枢l(xiāng)》一文中;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反差,少年閏土的聰明、機智;中年閏土的呆板、麻木都是通過對人物進行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的刻畫體現(xiàn)出來的,我們亦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堂上訓練:刻畫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征,要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手法刻畫出來。若學生在這方面能認真對待,不但訓練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閱讀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陸萍.《小作家選刊》,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