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永鑫
【摘 要】本文從多角度掃描知識點、抓住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提升解題效率的技巧闡述提高高三物理有效復習的方法。
【關鍵詞】復習策略 橫向聯(lián)系 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55-02
高三物理復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集中訓練和突擊性學習,使得學生對中學階段物理知識點形成系統(tǒng)認識。要在短時間內使得學生知識水平和各種能力能夠大幅提高,這就要求教師緊緊抓住物理學科知識點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出科學的復習策略,并落到實處。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三種復習方法,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多角度地掃描知識點
(一)要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學科基礎知識的復習。對高三物理展開復習課教學活動時,第一步就需要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學科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更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而且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復習“力”的有關內容時,重點是讓學生深刻理解力學相關公式,如重力公式:G=mg,并靈活運用公式解決物理問題。在復習課上,復習完公式后,教師必須馬上將公式代入物理問題,以訓練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以此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
例題 1:如圖所示,小球 A 的重力為 G=20N,上端被豎直懸線掛于 O 點,下端與水平桌面相接觸,懸線對球 A、水平桌面對球 A 的彈力大小可能為( )
A.0,G B.G,0 C.G/2,G/2 D.1/2G,3/2G
學生結合所學力學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小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可能受重力和繩子的拉力而處于平衡;此時拉力 T=G,彈力為零;也可能繩子有拉力,而地面對物體沒有支持力,此時拉力為零,而支持力等于 G;同時還有可能是繩子和地面均有力的作用,此時只要滿足拉力與支持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即可;故 ABC 均符合。
可見,引導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學科基礎知識的復習,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給每章的知識點構建思維導圖。如果不給頭腦中散亂的物理知識構建思維導圖,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難以形成有序的結構,也就不容易在雜亂無章的物理知識中找出各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在以往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在每章學習結束之后構建思維導圖。如果之前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在總復習階段,每復習一個章節(jié),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構建思維導圖,以達到幫助學生梳理物理知識,從而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的目的。
例如在復習“彈力”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將復習內容的重要知識點概括為六個方面,分別為胡克定律、方向、大小、形變、定義以及產生條件。在課堂小結中,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概述本節(jié)課學習重點,并建立思維導圖(如下圖所示)。
通過建立物理知識思維導圖,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更能幫助學生梳理重要知識點,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物理水平,對實現(xiàn)高三物理復習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基本分析方法不僅是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也是高三物理復習的首要任務。這是因為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靈活應用,就可以提高考場解題的正確率。所以,抓住物理學科精髓開展復習活動,是影響高三物理復習課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復習“摩擦力”時,復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用摩擦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教師專門導入綜合性較強、難度不大的物理問題,通過讓學生解決這類問題,檢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物理綜合能力。
例題 2: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個質量為 10 kg 的物體,它和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0.2,問,至少要在水平方向上加多大拉力,才能使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只要學生對摩擦力公式有深層次的理解,就能利用物理公式找出這道問題各個條件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確定解題思路。理解公式、巧用公式,就可以保證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質量。
二、抓住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一)專題復習,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專題復習是高三物理復習課常用方法之一。高三物理復習時間有限,“廣撒網(wǎng)多捕魚”的復習模式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也難以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而抓住復習內容的精髓,采用專題復習的方式,可以優(yōu)化復習效果。
例如在復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時候,學生需要會用平均速度 v平=s/t(定義式)等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根據(jù)復習重點教師引入專題練習,如下所示:
例題 3:甲、乙兩輛汽車速度相等,在同時制動后,設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甲經 3 s 停止,共前進了 36 m,乙經 1.5 s 停止,則乙車前進的距離是 。
學生利用物理公式解決這道題,其解題過程為:
對于甲車,;
對于乙車,。
專題訓練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雙基知識的理解,從而真正達到物理復習的重要目的。
(二)利用知識網(wǎng)絡,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平時的物理教學不同,高三物理復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抓住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保證學生可以應對考試中出現(xiàn)的任意形式的物理問題。
例題 4:傾角為 θ 的光滑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彈簧相連接的物塊 A、B,它們的質量分別為 mA、m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C 為一固定擋板,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開始用一恒力 F 沿斜面方向拉物塊 A 使之向上運動,求物塊 B 剛要離開 C 時物塊 A 的加速度 a 和從開始到此時物塊 A 的位移 d。重力加速度為 g。
這道例題是一道典型的綜合性物理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胡克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的掌握情況,在對這道物理題的分析中,學生這樣分析:令 x1 表示未加 F 時彈簧的壓縮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頓定律可知 kx1=mAgsinθ ①;令 x2 表示 B 剛要離開 C 時彈簧的伸長量,a 表示此時 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頓定律可知 kx2=mBgsinθ ②;F-mAgsinθ-kx2=mAa ③ 最終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g。
由此可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確保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物理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對所學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高三物理復習課上,通過專題復習可以讓學生厘清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必須對所掌握的知識加以延伸和拓展。例如在對“力的分解”進行專題復習時,在學生基本掌握相關知識的情況下,教師引入“附件條件下力的分解”,通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讓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此外,學生在專題復習中,熟悉各種知識點的出題形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自信心。所以,高三物理復習課上,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對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三、提升練習效率的技巧
(一)學會精選模擬試題。為提高高三物理復習課效率,確保學生在短時間內物理綜合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復習課上,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內容的復習要求,精選模擬試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展開復習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例題 5: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運動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B.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C.質點通過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是零
D.質點運動一段時間,路程不能為零但位移可能為零
該題重點考查位移相關知識,基礎性和應用性比較強,通過解決此類問題,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二)培養(yǎng)思維的周密性。物理學科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高考中,命題者更是為了全面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而設計題目。要保證學生能夠在有限時間內有效答題,且答題準確,就需要教師在高三復習課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周密性。
例題 6:關于矢量和標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標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 m 的位移比 5 m 的位移小
D.-10℃比 5℃ 的溫度低
這一類多選題重點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掌握情況,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學生需要對題目進行周密的思考和分析,明確答題關鍵,理順解題思路,從而快速找出正確答案。
(三)訓練解題的規(guī)范性。高考物理解答題所占分值比較高,要保證學生在解題思路和答案正確的情況下得到滿分,就需要確保學生解題的規(guī)范性。所以,高三物理復習課中加強對學生解題規(guī)范性的訓練非常重要。為此,教師在訓練中可以專門選擇綜合題進行訓練,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問題。
例題 7:一質量為 m 的物體,從半徑為 R 的豎直半圓形軌道的邊緣由靜止開始下滑,滑至最低點時速度為 v,則物體沿軌道下滑的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是多大?若摩擦力大小不變,則摩擦力是多大?
通過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如有學生不習慣寫物理公式,幫助學生改掉這些問題,就可以保證學生解題的規(guī)范性。
綜上所述,高三物理復習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水平,讓學生輕松應對高考,就要求教師抓住物理學科精髓,提出有效的復習策略,保證復習課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三物理復習的重要目標。
(責編 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