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摘 要:將心理游戲有效運用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心理游戲做好激趣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心理游戲做好豐富教學內容的工作;運用心理游戲做好鞏固提高的練習。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才能促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心理游戲;應用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擔負著艱巨的教育任務,它不僅要學生學習基本的知識,還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但是這種教育只靠理論的講解是不易完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運用心理游戲活躍整個思想品德課堂。在本文中,筆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闡述了這一問題,希望筆者的觀點能夠給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二、運用心理游戲激趣導入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心理游戲來激趣導入。因為心理游戲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那么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提高了,這樣的話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就更上一層樓了。
比如,在講授“做情緒的主人”這一內容時,我運用“情緒猜猜”的心理游戲進行激趣導入。在正式授課前,請4位學生到講臺上用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分別表演一個和情緒有關的成語,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觀察并猜測成語內容。
這樣的心理游戲短小精悍,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加強了學生對情緒的觀察和記憶,從而訓練了學生對情緒的控制和表達。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設計合理的心理游戲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運用心理游戲豐富內容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展、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的身心塑造就會被耽誤,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心理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知識從而加深對生活的理解。
比如,在講授“自我新期待”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我設計了“舊我與新我”的心理游戲,活動是這樣進行的:讓學生事先準備兩張不同顏色的紙片,在藍色的紙片上評價以前的我,在橙色的紙片上評價現(xiàn)在的我,當學生評價完以后再選擇幾個學生展示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結果,當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待學生展示完畢后,教師再對他們的評價進行相應的點評,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評價。
這個小小的心理游戲不僅豐富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還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了自我的可塑性。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四、運用心理游戲鞏固提高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總結與鞏固。學生要想掌握大多數(shù)知識,還需要鞏固的環(huán)節(jié)?;谶@樣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要設計一些合適的心理游戲來輔助學生的記憶和鞏固。
比如,在講授“走向自立人生”這一內容時,為了鞏固本節(jié)所學的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自立意識,我設計了“勇于承擔責任”的游戲。游戲是這樣進行的:學生全體起立,相隔半米站成5排,教師喊一時全部向左轉,喊二時全部向右轉,喊三時全部向后轉,喊四時站在原地不許動。如果在游戲中,誰做錯了,誰就要向大家道歉并接受“懲罰”,這里的“懲罰”項目不必太苛刻,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決定。其實只要學生按照游戲規(guī)定承擔起責任來就已經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的。
五、結語
設計這個心理游戲就是為了在總結和鞏固的階段緩解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疲勞。與其喋喋不休地灌輸理論知識,倒不如寓教于樂,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也輕松。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枯燥的知識化為簡單有趣的心理游戲,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鞏固階段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 冀.心理游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9).
[2]耿永紅.例談心理游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設計[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