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適
讀書三法:勤、慎、虛
◎胡 適
讀書做學問,基礎(chǔ)和方法缺一不可,不僅要有扎實的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還要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良好的閱讀、思考甚至生活的習慣。胡適先生的這篇文章,講的是勤、慎、虛三字訣對于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我之前已經(jīng)詳述做學問的功夫,須要有廣博的知識來做基礎(chǔ),但是單持有廣博的知識,還是不足用。此外,還要養(yǎng)成二三種良好的習慣才成。通常所謂論理學或方法論,想諸位也知道有演繹歸納等的方法。如果以為論理學或方法論可以完全解決做學問的問題,諸位早就可以在教科書里求得了。正因為做學問的功夫,并不單應(yīng)在方法上考究,所以每一個人在學問上造就的深淺,都是有賴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試看古今中外的大學問家如王念孫、戴東原、顧亭林、牛頓、達爾文等,哪一個不是從良好的習慣中淘練出淵博偉大的學問來?所以在做學問之前,應(yīng)有的第二條件,就是養(yǎng)成好的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約有三種:
1.勤(要勤快,不要懶,不要怕苦。)
2.慎(不茍且,不潦草,不隨便,要負責任。)
3.虛(不要有成見,要虛心。)
中國今日的新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大家都知道他的《古史辨》是對于中國史學上貢獻很大的。他平生治學的功夫,有許多是可以取法的,他的好處就在一個“勤”字。試舉一件事做個例。以前顧先生還在做學生的時候,有人知道他的經(jīng)濟上很困難,就拿一本《古今偽書考》囑他用標點符號標點出來,以便送到書店賣一筆錢??墒菚凰螅攘艘辉?、兩月、半年、一年,還沒有見到他交還。一天我到他房間去看他,問起這件事,他就拿出了一大堆的稿子來,已經(jīng)整理一大堆有系統(tǒng)的史料了。我問他:怎么倒弄成考據(jù)了呢?他說:這有什么辦法,書中不是殘缺不全,就是訛誤百出,怎能不細心來替它整理整理呢?這種不肯偷懶的精神,就是他在學術(shù)上成功的秘訣。
現(xiàn)在再讓我介紹顧亭林先生的治學方法。大家知道顧亭林先生平生治學是非常勤謹?shù)?,他為了要證明“服”字古音讀做“比”音,就不憚煩勞,把所有的古書檢出一百六十二條的證據(jù)。可見古人做學問所以有成績的緣故,不論在何種條件之下,都少不了一個“勤”字。
我們做學問,不論中國字的一點一滴、一筆一畫,外國字小小的一個字母,或是研究自然科學或數(shù)學上的一小圈,亦不可輕易把它放過。我看見現(xiàn)在有一班做學問的青年,其所以失敗,是因為太不慎,換言之,就是太茍且,太撤爛污了。譬如近人翻譯外國文學書,竟將Oats譯做橡樹,即將Oats誤當作Oaks;雖只是一小字母的差別,但卻將小麥譯作大橡樹,這不是謬以毫厘,差以千里嗎?又以前曾看到一篇翻譯的小說,描寫一個女人生肺炎病,她的女友就拿豬肉給她吃,看到這里,心里很納罕,即以普通常識來想,也知道生了肺炎病的人,無論怎樣都不應(yīng)該給她吃豬肉,后來一查原文,才知道是把Port誤譯作Pork。這不過隨便略舉一二而己,也就可見一般做學問的人太不小心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錯誤太小,就輕輕把它放過。治學的態(tài)度,要像做法官做偵探一樣,絲毫不茍且,雖是極細微的地方,也要一樣的注意。在這里我愿意再舉出幾個例來:
中國的文字中的“于”字和“於”字,以及“維”字“言”字,都有其獨特用法的,一向大都不十分去注意它。例如“于”字和“於”字的用法,普通以為沒什么分別。可是有一位瑞典人高本漢(Karlgren)研究《左傳》便發(fā)現(xiàn)了“于”和“於”兩字的用法是各有不同的,這是我們所未嘗注意到的。他還把它做出一個詳細的表來。依他就用字法的研究的結(jié)果,到現(xiàn)在我們才知道所謂的《左傳》的作者魯君子左丘明的真假實在發(fā)生問題,而據(jù)高本漢所證明的,此書的作者是山西人而不是山東人。
又我的學生某君,一次曾以“弗”和“不”兩字有什么不同相問,并舉出不少的例子以相示,我就囑他繼續(xù)去研究。后來,研究的結(jié)果,才知道“弗”字具有“不之”兩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半夜鄰有求,無弗給”等“半夜鄰有求,無不之給”。由此可見,做學問是要慎重的,研究自然科學的固然尤應(yīng)該格外小心,即其他事業(yè),如法官偵探?
虛字就是“虛心”的意思。做學問貴能虛心,事先不為成見所入,一如法官的審案,雖搜集各種證據(jù),都可加入罪名,但于證據(jù)中,還須再三慎重的考慮,避絕一切憎愛的成見,然后才不致于枉法。譬如蘋果為什么會墜地、“弗”與“不”為什么不同……凡此種種都得虛心去考慮。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凡做學問所以能有成績的,不在方法而在勤、慎、虛。換言之,就是要笨干。所謂科學方法者,亦離不了上述這三種要件。假使具備了這三種要件,科學方法就隨之而來了。如王念孫、顧亭林、戴東原等,他們的學問何嘗不是笨干出來的?我在西大講演,說到“維”字,它的意義很多,如“維是文王,維是熙熙”,祭文上“維中華民國某年某月某日”涵義各有不同。究竟“維”字在經(jīng)文里怎樣解說呢?《詩經(jīng)》里就有三百幾十個的“維”字。在我們都有些洋脾氣的人,在這里自應(yīng)先認為不懂,再去翻古書,把找的“維”字,都抄出來,一一拿來比較,然后就容易明白了,這樣“維”字是一個感嘆詞。老子說“維之於呵,相去幾何”也可以證明原來“維”就是“呵”的意思。
最后我有幾句話要忠告諸位,就是做學問并無捷徑小路可走。更沒有一定的方法可受用無窮,如果真有這方法,我為何不樂意奉送諸位?
記得以前有個龜兔賽跑的故事,是希臘最有名的寓言,可以拿出來供諸位做學問的教訓。我覺得世界上有兩派人:一派是烏龜派;一派是兔子派。凡是在學問上有大成就像達爾文、牛頓這一班人,都是既有兔子的天才,又有烏龜?shù)墓αΓ阅軌虺蔀槭澜缟献羁熬把龅娜?。不過兔子的聰明,不是人人都有的,但烏龜?shù)墓α?,則人人可學。在這里我希望諸位在做學問方面努力去學做烏龜,中國就不怕不產(chǎn)生達爾文、牛頓、瓦特這一類的大學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