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梅
(夏邑縣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河南 商丘 475400)
個體化健康教育對直腸癌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閆建梅
(夏邑縣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河南 商丘 475400)
目的 探討個體化健康教育對直腸癌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夏邑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直腸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結果 術后3個月隨訪發(fā)現(xiàn),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直腸癌患者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利于提高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臨床應用及推廣的價值較高。
個體化健康教育;直腸癌;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
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目前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乙狀結腸雙腔造口手術為主,但由于手術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身心創(chuàng)傷,造成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下降及嚴重的心理負擔[2]。因此,采取正確的健康教育模式極為重要,在督促患者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改善患者身心狀態(tài)及手術效果中均具有重要意義[3]。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個體化健康教育對直腸癌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夏邑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直腸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乙狀結腸雙腔造口手術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及伴有精神障礙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49.35±6.54)歲;病程7個月~10 a,平均病程(4.38±2.06)a。對照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37~72歲,平均年齡(50.42±6.89)歲;病程5個月~9 a,平均病程(4.01±1.75)a。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臨床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心理干預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常規(guī)宣教。觀察組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具體實施步驟如下:①成立專業(yè)的健康教育小組,組內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健康教育過程中小組內成員交流討論,針對問題探討解決方案;②健康教育宣傳:向患者講述手術準備事項及注意事項,講述手術相關知識、術后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同時向患者發(fā)放院內自制護理宣傳冊,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手術及健康教育的認知度,宣教過程中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向患者講述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及手術成功病例,以降低患者心理擔憂及恐懼,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③術后干預:患者腸蠕動恢復后,方可進食,且進食需遵從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囑咐患者增加水的攝取量,同時降低纖維食物的攝入,避免造成造口阻塞;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衣著寬松及避免日常劇烈運動觸碰到造口,定期進行造口消毒。護理人員在術后第2天進行造口護理,囑咐患者及家屬謹記護理流程,并在日后護理造口時讓患者及其家屬自行處理,鼓勵患者提高自我護理意識。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患者出院3個月后進行隨訪,并應用院內自制自我護理能力量表對患者自我護理水平進行評估,總分6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強。同時采用院內自制生活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功能方面,每個項目均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2.1 自我護理能力 3個月后隨訪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56.28±3.16)分,對照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49.84±2.73)分;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905,P<0.05)。
2.2 生活質量 隨訪發(fā)現(xiàn),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臨床直腸癌患病率明顯增高,其發(fā)病率現(xiàn)今僅次于胃癌[4]。目前臨床主要采取手術切除方式進行治療,由于患者術后腸造口改變了患者的排便方式,給患者生活帶來了不便,且由于遭受到周圍異樣眼光的看待,導致患者出現(xiàn)自卑心理,排斥一切社會活動,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5]。因此,臨床對于直腸癌患者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增強患者對手術知識及護理的了解,增強自我護理管理意識,調整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生活質量[6]。
個體化健康教育是臨床常規(guī)教育的升級,貫穿于患者手術的全過程,并且從對患者的病情、手術效果及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制定高效、全面及科學的健康教育方案,因此,個體化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較臨床常規(guī)健康教育理念更加具有科學性、規(guī)范性及臨床實施意義,可協(xié)助患者更好掌握宣教知識,提高臨床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醫(yī)患關系,利于提升院內護理水平及醫(yī)院形象。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直腸癌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屬于一種主觀行為,是患者對自身行為能力的有效干預,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擾,易產(chǎn)生消極及懈怠心理,對術后的自我護理積極性較差,影響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但通過個體化健康教育的實施,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消極思想,引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術后護理知識及操作要點,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使其主動積極的完成日?;顒?。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督促患者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提高手術效果。
綜上所述,直腸癌患者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利于提高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促進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臨床應用及推廣的價值較高。
[1] 王彥云.圍手術期腸內營養(yǎng)在結直腸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24(12):89.
[2] 許勇,郭珍.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對直腸癌局部復發(fā)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6,22(13):41-42.
[3] 范慧霞.直腸癌根治術中舒適護理的方法和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4):142-143.
[4] 肖百敏.協(xié)同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結腸造口后護理效果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6):136-138.
[5] 關雪晴,譚艷芳,伍妙慈.品管圈活動提升低位結直腸癌Miles術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效果[J].中國臨床護理,2015,7(3):208-211,221.
[6] 路守萍.低劑量氟尿嘧啶持續(xù)靜脈滴注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J].臨床醫(yī)學,2014,34(9):45-46.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9.125
2016-06-10)